【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激光
,特别是涉及一种端面泵浦主动调Q腔外倍频绿光激光器。它适于激光打标、激光内雕、激光划片、其他激光的泵浦源、激光医疗和科研等领域的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端泵绿光激光激光器都是采用的腔内倍频方式。这种方式结构紧凑,光束质量较好,倍频效率较高,可以利用腔内的高功率密度获得较大的倍频绿光输出,但是这种方式容易遇到纵模竞争导致的稳定性较差问题。由于在腔内产生振荡的基频激光纵模和偏振态的变化使得输出光的功率产生幅度很大的波动,不能满足一些应用的要求,利用单向环型激光器或利用能把两个偏振态激光模式相互藕合起来的直线腔激光器能 够消除激光器工作介质中空间烧孔效应,从而降低输出功率的波动,但是它们的结构复杂、腔内损耗较大、调整困难、成本较高。并且腔内倍频方式不容易设计合适的谐振腔以同时获得较小的基频光束腰和较短的激光脉冲宽度。另外,腔内倍频方式增加了激光谐振腔的插入损耗,使得激光的振荡阈值增加,光-光转换效率降低。此外,腔内倍频方式存在双向倍频转换过程,第二次倍频过程的绿光一般不能有效输出,导致转换效率的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端面泵浦主动调Q腔外倍频绿光激光器,包括激光泵浦源(1)、激光传能光纤(2)、光学耦合系统、激光谐振腔、激光晶体(8)、主动调Q开关(9)、第一转向镜(10)、第二转向镜(11)、聚焦透镜(12)、倍频晶体(13)、准直透镜(14)、第一谐波分离镜片(15)、第二谐波分离镜片(16),其特征在于:光学耦合系统由第一片透镜(3)和第二片透镜(4)组成,第一片透镜(3)对激光传能光纤(2)输出的泵浦光(17)进行准直,第二片透镜(4)对泵浦光(17)聚焦,第一片透镜(3)和第二片透镜(4)之间的距离可调;激光谐振腔为“V”型折叠腔结构,其光路成“V”形,沿基频激光(18)光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凌云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