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式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41390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包含壳体、按压弹出机构及元件。按压弹出机构包括中空柱体、顶出件、旋转件及弹簧。中空柱体设置于壳体内并形成多个长槽,及多个短槽。顶出件具有内端部及设置于壳体的外端部。旋转件可活动地设置于中空柱体内并包含多个定位凸齿。弹簧设置于中空柱体内且对旋转件朝顶出件方向偏压。元件设置于顶出件的外端部。顶出件可相对于中空柱体在收纳位置及弹出位置之间移动,当在弹出位置时,各定位凸齿滑接于各长槽内,使元件弹出于壳体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按压弹出机构(PUSH-PUSHMECHANISM)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笔记型电脑的天线是隐藏式地设置于壳体内部。由于外观设计的考量,某些笔记型电脑的壳体会以金属为材质制作。然而金属材质的壳体会对隐藏在其内部的天线产生屏蔽的效应,导致天线传送及接收信号的效率下降。因此,本案专利技术人遂思及,若能发展出一种具有按压弹出机构的电子装置,使天线于使用时能藉该按压弹出机构移动至不被壳体屏蔽的位置,将使该电子装置能同时符合外观设计及天线效率的设计规格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按压弹出机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可供天线或其他元件弹出。于是,本专利技术可携式电子装置,包含壳体、按压弹出机构,及元件。壳体形成开口。按压弹出机构,包括中空柱体、顶出件、旋转件,及弹簧。中空柱体设置于壳体内,中空柱体包含圆柱形内表面、多个间隔地形成于内表面的长槽,及多个形成于两相邻长槽间且长度短于长槽的短槽。顶出件具有设置于壳体邻近开口处的外端部、由外端部朝中空柱体延伸的内端部,及多个环设于内端部的第一凸齿。该旋转件可活动地设置于中空柱体内并包含圆环、多个间隔凸设于圆环外表面的定位凸齿,及多个环设于圆环并抵接于第一凸齿的第二凸齿。弹簧设置于中空柱体内且对旋转件朝顶出件方向偏压。元件设置于顶出件的外端部。顶出件可相对于中空柱体在收纳位置及弹出位置之间移动,当在收纳位置时,定位凸齿卡掣于短槽,元件位于壳体内,当在弹出位置时,各定位凸齿滑接于各长槽内,元件经由开口弹出于壳体外部。壳体设有邻近开口的第一卡合部,顶出件的外端部设有对应第一卡合部的第二卡合部,在收纳位置时,顶出件通过第一卡合与第二卡合部的相互配合以卡设于壳体。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的其中一者为定位凸块,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的其中另一者为供定位凸块卡设的定位凹槽。或者,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分别为卡合面,卡合面是以紧配合的方式相互摩擦接触。其中,顶出件的外端部还具有限位凸块,在弹出位置时,限位凸块抵接于壳体的内表面。按压弹出机构还包括套设于弹簧一端并供旋转件套设的盘体,壳体包括外壁,及由外壁向内凹陷的承载壁,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于承载壁。旋转件界定中心轴,当顶出件由收纳位置移动至弹出位置时,旋转件朝壳体的开口移动并绕中心轴以预定方向转动,当顶出件由弹出位置移动至收纳位置时,旋转件朝远离开口的方向移动并绕中心轴以预定方向转动。中空柱体还包含由内表面径向朝内延伸的内凸缘,及多个由内凸缘朝远离壳体开口的方向延伸的凸肋,每两相邻凸肋之间界定有一长槽,各凸肋远离壳体开口的端界定有一短槽,当顶出件在弹出位置时,各定位凸齿抵接于内凸缘。各第一凸齿呈倒三角形并包括二第一斜面,及由二第一斜面所界定的第一尖端,各第二凸齿呈三角形并包含二第二斜面,及由二第一斜面所界定的第二尖端,各第一凸齿的第一尖端抵接于二第二斜面其中之一,使得顶出件受压时,旋转件绕该中心轴以预定方向转动。各凸肋远离壳体开口的一端包括第一导引斜面、第二导引斜面,及连接于第一、第二导引斜面之间的挡止面,第一、第二导引斜面用以导引各定位凸齿滑移,第一导引斜面及挡止面共同界定短槽。可携式电子装置还包含容置于壳体内的射频电路,顶出件的外端部为具有穿孔的·中空壳体,元件为设置于中空壳体内的天线,天线通过穿设于穿孔的导线耦接于射频电路。本专利技术的功效在于通过中空柱体的长、短槽的结构设计,使旋转件的定位凸齿能通过卡掣于长、短槽内而使顶出件处于弹出位置及收纳位置,进而使设置于顶出件的元件能于弹出位置时位于壳体外部。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说明一壳体、一天线及一按压弹出机构的组装关系;图3是本专利技术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说明该按压弹出机构的一顶出件在一收纳位置,该天线位于该壳体;图4是本专利技术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按压弹出机构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按压弹出机构由另一视角观看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中空柱体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说明该按压弹出机构的一旋转件的定位凸齿卡掣于该中空柱体的短槽内;图8是本专利技术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说明该顶出件受压并带动旋转件内移;图9是本专利技术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说明多个定位凸齿移动到多个第二导引斜面位置;图10是本专利技术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说明该顶出件在弹出位置,该天线弹出于该壳体外;图11是本专利技术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说明该多个定位凸齿滑接于多个长槽并抵接于一内凸缘内端;图12是本专利技术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说明该顶出件受压并带动该旋转件内移;图13是本专利技术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说明该多个定位凸齿移动到多个第一导引斜面位置;及图14是本专利技术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200 可携式电子装置I 壳体11 外壁111 外表面 112 内表面113 内壁面12 承载壁121承载壁部122 穿孔123 围绕壁部14 开口16 定位凹槽17 卡合面2 按压弹出机构21 中空柱体211 内表面212内凸缘213 凸肋214 长槽215第一导引斜面216第二导引斜面217挡止面218 短槽22 顶出件221外端部222 外盖223 盒体224 穿孔225 内端部226 第一凸齿227 第一斜面228 第一尖端23 旋转件231 圆环232 凹槽233定位凸齿234内周面235第二凸齿236第二斜面237第二尖端24弹簧25盘体251盘部 252围壁部26定位凸块27卡合面28限位凸块3元件31导线4射频电路D预定方向F箭头X中心轴具体实施例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两个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在本专利技术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不。如图I与图2所示,是本专利技术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可携式电子装置100包含一壳体I、一设置于壳体I上的按压弹出机构2,及一设置于按压弹出机构2上的元件3。在本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00是以笔记型电脑为例作说明,元件3是以天线为例作说明,当然,可携式电子装置100也可为平板电脑或个人数字助理等电子装置,元件3也可是内藏式喇叭、触控笔或小灯等元件。如图2及图3所示,壳体I可以容置主机板(图未示)、中央处理器(图未示)与散热器(图未示)等可携式电子装置100的电子元件。壳体I包含一外壁11,及一由外壁11向内凹陷的承载壁12,承载壁12具有一承载壁部121,及一由承载壁部121外周围朝外延伸并与外壁11相连接的围绕壁部123,外壁11具有一朝向外部的外表面111、一朝向壳体I内部的内表面112,及一连接外表面111与内表面112的环状内壁面113,内壁面113界定出一开口 14。在本实施例中开口 14是形成于笔记型电脑的下机体的一侧缘,但形成的位置并不以为限,开口 14也可以是形成于上机体的侧缘。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含:壳体,形成一开口;按压弹出机构,包括:中空柱体,设置于该壳体内,该中空柱体包含圆柱形内表面、多个间隔地形成于该内表面的长槽,及多个形成于两相邻长槽间且长度短于该多个长槽的短槽;顶出件,具有一设置于该壳体邻近该开口处的外端部、一由该外端部朝该中空柱体延伸的内端部,及多个环设于该内端部的第一凸齿;旋转件,可活动地设置于该中空柱体内并包含一圆环、多个间隔凸设于该圆环外表面的定位凸齿,及多个环设于该圆环并抵接于该多个第一凸齿的第二凸齿;及弹簧,设置于该中空柱体内且对该旋转件朝该顶出件方向偏压;以及元件,设置于该顶出件的外端部;该顶出件可相对于该中空柱体在一收纳位置及一弹出位置之间移动,当在该收纳位置时,各该定位凸齿卡掣于各该短槽,该元件位于该壳体内,当在该弹出位置时,各该定位凸齿滑接于各该长槽内,该元件经由该开口弹出于该壳体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侯举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