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械测量技术领域,可用于测量轴承的径向刚度和轴向刚度。测量原理基于轴承刚度与测试用轴振动固有频率之间的关系。测轴承径向刚度时,先求出轴承径向刚度与测试用轴一阶横向振动频率的函数关系,再组建测试用轴--被测轴承--刚性支座物理系统,然后测量测试用轴的一阶径向振动固有频率,最后根据振动固有频率与轴承径向刚度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出轴承的径向刚度;测轴承轴向刚度时,先求出测试用轴的质量,再组建测试用轴—被测轴承—刚性支座物理系统,然后测量测试用轴的一阶轴向振动固有频率,最后根据振动固有频率与轴承轴向刚度之间的关系,计算出轴承轴向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测量
,可用于滚动轴承以及部分滑动轴承的径向刚度、轴向刚度的测量。
技术介绍
轴承刚度的测量方法,一般依据胡克定理F=Kx,通过测量力F和力引起的位移X,从而计算得到刚度K。最新的关于轴承刚度测试的专利技术,比如“轴承刚度测试装置”(申请号200810137157)、“气浮轴承的刚度测试装置”(申请号201010530570),都是对基于胡克定理的测试装置的改进和专利技术。基于胡克定理的测试方法,属于静力学方法,虽然原理简单,但对设备要求较高,原因在于轴承刚度K 一般较大,施加很大的力F但却产生很小的位移X,导致测试设备既需要产生并测量很大的载荷力,又需要精密测量力产生的极其微小的位移,容易造成测试装置的结构复杂、成本高昂。另外,根据最近科技论文的研究成果,有诸多因素影响轴承的刚度,主要包括预紧力、内外圈变形等,而这些因素,基于胡克定理的测试装置通常无法予以考虑,也就不容易测出实际安装状态下轴承的刚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轴承径向刚度、轴向刚度的测量,而提出的一种动力学测量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1、轴承径向刚度和轴向刚度的动力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轴承径向刚度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确定轴承径向刚度&与测试用轴一阶横向振动固有频率f的函数关系Kr=Kr(f); 步骤I. 2 :组建测试用轴--被测轴承--刚性支座的物理系统; 步骤I. 3 :测量测试用轴的一阶横向振动固有频率,设测量值为& Hz ; 步骤I. 4 :按照公式计算轴承的径向刚度,公式为&= Kr (f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轴承径向刚度和轴向刚度的动力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 I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I. I. I :建立以弹簧单元为支撑的测试用轴的有限元模型; 步骤I. I. 2 :设置弹簧单元刚度& ; 步骤I. I. 3 :求解测试用轴的一阶横向振动固有频率f ; 步骤I. I. 4 :改变弹簧单元刚度&,重复步骤I. I. 2和I. I. 3,得到一系列&、f数对; 步骤I. I. 5 :构建K,与f的函数关系Κ,=Κ, (f);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轴承径向刚度和轴向刚度的动力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 2中,测试用轴的两端分别安装被测轴承,被测轴承安装在刚性支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轴承径向刚度和轴向刚度的动力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 2中,在测试用轴中部通过电磁力等柔性接触方式施加径向力,以测量不同径向力下轴承的径向刚度;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轴承径向刚度和轴向刚度的动力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 2中,被测轴承可以加装预紧装置,但要求两端的被测轴承处于同样的预紧状态,以测量不同预紧力下轴承的径向刚度; 6、轴承径向刚度和轴向刚度的动力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轴承轴向刚度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 I :求出测试用轴的质量M ; 步骤2. 2 :组建测试用轴一被测轴承一刚性轴承座的物理系统; 步骤2. 3 :测量测试用轴的一阶轴向振动固有频率,设测量值为f Hz ; 步骤2. 4 :按照公式计算轴承的径向刚度,公式为Ka=4 π 2f2M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承径向刚度和轴向刚度的动力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 2中,测试用轴的一端安装被测轴承,另一端仅需限定径向位移、允许轴向位移,测试用轴和被测轴承安装在刚性支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承径向刚度和轴向刚度的动力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测试用轴仅需限定径向位移、允许轴向位移的一端,可安装无挡边的圆柱滚子轴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承径向刚度和轴向刚度的动力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 2中,在测试用轴上通过电磁力等柔性接触方式施加轴向力,以测量不同轴向力下轴承的轴向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承径向刚度和轴向刚度的动力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 2中,被测轴承上可加装预紧装置,以测量不同预紧力下轴承的轴向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承径向刚度和轴向刚度的动力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 2中,测试用轴的两端分别安装被测轴承,被测轴承安装在刚性支座上,同时,步骤2.4中,采用公式Ka=2 π 2f2M。 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相对于已有技术,具有以下创新点 1.测试原理基于动力学中振动固有频率与刚度之间的关系; 2.运用动力学知识,忽略阻尼,将轴承简化为弹簧,构建轴以弹簧为支撑的有限元模型; 3.在测试用轴一被测轴承一刚性支座系统中,测量轴承刚度; 本专利技术相对于已有技术,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1.可以测量轴承实际安装状态下的径向刚度、轴向刚度; 2.可以测量带有轴承预紧装置的、不同预紧力下的轴承的径向刚度、轴向刚度; 3.通过柔性接触施加径向载荷,可以测量不同径向载荷力下的轴承的径向刚度、轴向刚度; 利用成熟的振动测试系统,很容易测量一阶振动固有频率,尤其采用锤击法作为冲击激励时,测试更方便、成本更低。附图说明图I测量轴承径向刚度的物理系统示意图。图2测量轴承径向刚度的有限元模型示意图。图3轴承径向刚度&与测试用轴一阶横向振动固有频率f的函数关系示意图。图4实施例I的模型结构主要参数。图5测量轴承轴向刚度的物理系统示意图。图6测量轴承轴向刚度的有限元模型示意图。图7测量轴承轴向刚度的单自由度振动模型示意图。 图8实施例2的模型结构主要参数。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轴承径向刚度的测量 请参阅图I测量轴承径向刚度的物理系统示意图,将被测轴承(或者被测轴承对)2安装在测试用轴3两端的轴颈上,并利用紧定装置4,限定轴承相对于测试用轴3的位移;把轴承安装在刚性支座I上,并利用紧定装置5,限定轴承相对于刚性支座I的位移,这样就组建成为测试用轴一被测轴承一刚性支座的物理系统; 请参阅图2测量轴承径向刚度的有限元模型示意图,它对应于测试用轴一被测轴承一刚性支座的物理系统。在该有限元模型中,改变弹簧单元的刚度值,求得不同刚度值下的测试用轴一阶横向振动频率,再通过数值方法,建立轴承径向刚度与测试用轴一阶横向振动固有频率的函数关系,函数形式请参看图3轴承径向刚度&与测试用轴一阶横向振动固有频率f的函数关系不意 运用振动测试系统,在测试用轴一被测轴承一刚性支座的物理系统中,测量测试用轴的一阶横向振动固有频率; 测试用轴上可安装轴承预紧装置,测量轴承不同预紧状态下的径向刚度; 测试用轴中部,通过电磁铁施加非接触式的径向力,或者通过柔性绳、柔性弹簧等柔性接触的方式施加径向力,以测量不同径向载荷下的轴承径向刚度。轴承轴向刚度的测量 请参阅图5测量轴承轴向刚度的物理系统示意图,将被测轴承(或者被测轴承对)4安装在测试用轴3 —端轴的颈上,并利用紧定装置5,限定轴承相对于测试用轴3的位移;测试用轴3 —端轴的颈上,安装径向限定装置2,并把径向限定装置2也安装在刚性支座I上,这样就组建成了测试用轴一被测轴承一刚性支座的物理系统; 请参阅图6测量轴承轴向刚度的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轴承径向刚度和轴向刚度的动力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轴承径向刚度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1:确定轴承径向刚度Kr与测试用轴一阶横向振动固有频率f的函数关系Kr=Kr(f);步骤1.2:组建测试用轴??被测轴承??刚性支座的物理系统;步骤1.3:测量测试用轴的一阶横向振动固有频率,设测量值为f0?Hz;步骤1.4:按照公式计算轴承的径向刚度,公式为:?Kr=?Kr(f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会防,谌勇,华宏星,
申请(专利权)人:马会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