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铁路轴承试验加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89973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轴承试验加载装置,包括机座部分、传动部分和加载部分;机座部分安装有变频电机、轴承及支撑轴承,两个支撑轴承上分别安装有一试验主轴;每个试验主轴两端各自分别安装有一个被试轴承;传动部分的变频电机与带轮轴连接,带轮轴上同时安装有两个V带,两个V带的另一端分别朝向两侧套装在两个从动轮上,该两个从动轮分别安装在两个试验主轴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其加载系统均采用了液压传动和增力机构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降低了加载系统输入力,系统可靠性高,功耗小,提高了测试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设备
,涉及一种高速铁路轴承试验加载装置
技术介绍
高速铁路轴承要求具有高速、重载和高可靠性的性能,为评估高速铁路轴承的可靠性,需要对高速铁路轴承实际运行时的动态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目前,国内关于高速铁路轴承的试验加载问题研究较少,而且有关高速、重载的轴承试验装置基本都采用单纯的液压加载方式,造成试验装置体积庞大,功耗较高,而且由于压力过大导致液体容易泄露。同时现有的轴承加载装置还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轴承性能试验尤其是寿命可 靠性试验的试验周期很长,而一台轴承试验加载装置一次可测试轴承的数量又较少(一般最多为两个),因而试验效率偏低。(2)大多数轴承试验加载装置,一般都采用一个液压缸提供一个方向的加载力,因此对需要在轴向和径向同时施加载荷的轴承,就得采用两个液压缸分别提供轴向力和径向力。所以,研制与之相适应的高转速、重载荷、寿命可靠的轴承试验加载装置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铁路轴承试验加载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轴承加载装置中体积大,功耗高,试验效率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铁路轴承试验加载装置,包括机座部分、传动部分和加载部分,加载部分包括轴向加载装置及径向加载装置,所述的机座部分结构是,在工作台上固定设置有电机支座、轴承支座和四个轴承支撑座,在电机支座上安装有变频电机,在轴承支座上安装有轴承,电机支座与轴承支座同轴设置;四个轴承支撑座两两同轴设置且分别对应安装在电机支座与轴承支座的连轴线两边,每边的两个轴承支撑座中同轴安装有支撑轴承,两个支撑轴承上分别安装有试验主轴和试验主轴二,试验主轴和试验主轴二的形状及尺寸完全一致;所述的传动部分结构是,变频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带轮轴连接,带轮轴的另一端套装在轴承中,带轮轴上同时安装有V带和V带二,V带和V带二的另一端分别朝向两侧套装在从动轮和从动轮二上,从动轮和从动轮二分别安装在试验主轴和试验主轴二上。本专利技术的高速铁路轴承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轴向加载装置结构是,在工作台上设置有油箱,油箱与滤油器的一端相通,滤油器的另一端连接有液压泵,液压泵和溢流阀并流后与电液伺服阀连接,电液伺服阀与两个液压缸同时联通,电液伺服阀与液压缸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压力指示表,液压缸内设置有无杆活塞和滑块,每个滑块上的两个接点通过钢索分别与两组增力机构相连,每个增力机构的输出端并列连接有一个轴向加载头,轴向加载头设置在轴向轨道中,轴向加载头的加载端顶在被试轴承的端面;所述的径向加载装置结构是,在工作台上设置有油箱二,油箱二与滤油器二的一端相通,滤油器二的另一端与液压泵二连接,液压泵二和溢流阀二并流后与电液伺服阀二连接,电液伺服阀二与液压缸二相连,电液伺服阀二与液压缸二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压力指示表二,液压缸二内设置有无杆活塞二和滑块二,滑块二上的两个接点通过钢索分别与两组增力机构二相连,增力机构二的输出端分别与一个径向加载头连接,两个径向加载头设置在径向轨道中,两个径向加载头的加载端分别顶在一组被试轴承的外圈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液压传动与增力机构相结合,有效地降低加载系统的输入力,有效地降低了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增加了系统可靠性,同时还节省了功耗;(2)利用增力机构特性将一个液压缸的输出力并列分配给两个轴承,只用了四个液压缸便实现了 8个加载力(分别是4个轴向力和4个径向力),节省了液压缸的数量,缩小了整个装置的体积;(3)本装置一次可测试四个轴承试件,能够对轴承进行轴向和径向加载,特别是涉及具有高速重载特性的高铁轴承试验加载装置,比传统的试验装置至少多测两个,在试验周期不变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附图说明 图I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轴向加载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径向加载结构图。图中,I.油箱,2.滤油器,3.液压泵,4.溢流阀,5.电液伺服阀,6.液压缸,7.活塞,8.滑块,9.增力机构,10.轴向轨道,11.轴向加载头,12.螺栓,13.轴承端盖,14.密封圈,15.被试轴承,16.轴套,18.轴承端盖三,19.轴承支撑座,20.支撑轴承,21.轴承支座,22.带轮轴,23.从动轮,24. V带,25.试验主轴,26.联轴器,27.变频电机,29.轴承端盖二,30.轴承,31.试验主轴二,32. V带二,33.从动轮二,34.压力指示表,35.工作台,36.电机支座,37.径向轨道,38.径向加载头,39.增力机构二,40.滑块二,41.活塞二,42.液压缸二,43.压力指示表二,44.电液伺服阀二,45.液压泵二,46.滤油器二,47.油箱二,48.溢流阀二。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I、图2、图3,本专利技术的高速铁路轴承试验加载装置,包括机座部分、传动部分和加载部分,机座部分结构是,在工作台35上固定设置有电机支座36、轴承支座21和四个轴承支撑座19,在电机支座36上安装有变频电机27,在轴承支座21上安装有一组轴承30,轴承30端头采用轴承端盖二 29和螺栓进行轴向固定,电机支座36与轴承支座21同轴设置;四个轴承支撑座19两两同轴设置且分别对应安装在电机支座36与轴承支座21的连轴线两边,每边的两个轴承支撑座19中同轴安装有支撑轴承20,每个支撑轴承20均采用轴承端盖三18和螺栓对其进行轴向固定,两个支撑轴承20上分别安装有试验主轴25和试验主轴二31,该两根试验主轴的形状及尺寸完全一致,;传动部分结构是,变频电机27通过联轴器26与带轮轴22连接,带轮轴22的另一端套装在轴承30中,带轮轴22上同时安装有V带24和V带二 32,V带24和V带二 32的另一端分别朝向两侧套装在从动轮23和从动轮二 33上,从动轮23和从动轮二 33分别安装在试验主轴25和试验主轴二 31上;试验主轴25和试验主轴二 31两端分别用于安装一个被试轴承15,这样,被试轴承15及其附件一次能够安装四套同时进行测试。参照图4,所述的轴向加载装置结构是,在工作台35上设置有油箱1,油箱I与滤油器2的一端相通,滤油器2的另一端连接有液压泵3,液压泵3和溢流阀4并流后与电液伺服阀5连接,电液伺服阀5与两个液压缸6同时联通,实现同时控制两个液压缸6,电液伺服阀5与液压缸6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压力 指示表34,液压缸6内设置有无杆活塞7和滑块8,每个滑块8上的两个接点通过钢索分别与两组增力机构9相连,每个增力机构9的输出端并列连接有一个轴向加载头11,轴向加载头11设置在轴向轨道10中进行径向支撑,轴向加载头11的加载端顶在被试轴承15的端面。参照图5,所述的径向加载装置结构是,在工作台35上设置有油箱二 47,油箱二47与滤油器二 46的一端相通,滤油器二 46的另一端与液压泵二 45连接,液压泵二 45和溢流阀二 48并流后与电液伺服阀二 44连接,电液伺服阀二 44与液压缸二 42相连,电液伺服阀二 44与液压缸二 42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压力指示表二 43,液压缸二 42内设置有无杆活塞二 41和滑块二 40,滑块二 40上的两个接点通过钢索分别与两组增力机构二 39相连,增力机构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铁路轴承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部分、传动部分和加载部分,加载部分包括轴向加载装置及径向加载装置,所述的机座部分结构是,在工作台(35)上固定设置有电机支座(36)、轴承支座(21)和四个轴承支撑座(19),在电机支座(36)上安装有变频电机(27),在轴承支座(21)上安装有轴承(30),电机支座(36)与轴承支座(21)同轴设置;四个轴承支撑座(19)两两同轴设置且分别对应安装在电机支座(36)与轴承支座(21)的连轴线两边,每边的两个轴承支撑座(19)中同轴安装有支撑轴承(20),两个支撑轴承(20)上分别安装有试验主轴(25)和试验主轴二(31),试验主轴(25)和试验主轴二(31)的形状及尺寸完全一致;所述的传动部分结构是,变频电机(27)通过联轴器(26)与带轮轴(22)连接,带轮轴(22)的另一端套装在轴承(30)中,带轮轴(22)上同时安装有V带(24)和V带二(32),V带(24)和V带二(32)的另一端分别朝向两侧套装在从动轮(23)和从动轮二(33)上,从动轮(23)和从动轮二(33)分别安装在试验主轴(25)和试验主轴二(3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昭王磊原大宁刘丽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