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接口检测塞规及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40698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接口检测塞规,包括手柄,以及连接于手柄上的并与待检测光模块的光纤接口相适配的检测头,检测头能与待检测光模块光纤接口相互配合,检测头内部中空并设有光纤头和卡箍;光纤头一端与卡箍相互连接,光纤头另一端伸出检测头且与待检测光模块内的光器件配合;手柄和检测头为导磁材料,检测头与手柄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磁铁配合连接,且使得磁铁在所述手柄和所述检测头之间产生的磁力小于或等于19.6N;检测时,只需从光模块光纤接口拔出塞规,通过手柄和检测头分离与否来判断光纤接口是否存在加工尺寸超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光纤接口检测塞规,拆装简便快捷、检测快速有效,能适应多种光模块光纤接口类型的检测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纤接口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光纤连接器是光纤与光纤之间进行可拆卸/活动连接的器件,它通过将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同时使由于其介入光链路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LC型光纤跳线是光纤连接器的一种,通过光纤接口将LC型光纤跳线连接SFP模块的连接器,采用了操作方便的模块化插孔(RJ)闩锁机理制成,由于采用的插针和套筒尺寸较小,提高了光纤配线架中光纤连接器的密度,在单模SFF方面,LC类型的连接器实际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多模方面的应用也增长迅速。·如果光纤接口出现尺寸超差,可能导致光纤跳线插入光模块光纤接口时出现插拔困难的问题,该问题在现有的诸多产品中屡屡出现,直接影响光纤连接器的光传输系统可靠性和各项性能。判断光纤接口是否合格,是通过光纤跳线插入和拔出模块光纤接口的最大力是否超标,按MSA标准该力为FS 19. 6N,目前检测方法是直接使用光纤跳线插拔模块对应接口,如果插拔顺畅,就判定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光纤跳线直接检验的弊端在于 I、光纤跳线本身具有公差,同一个模块上用不同的供应商提供的跳线检测时往往出现一个插拔顺畅,一个插拔困难的现象,使检验必须返回到接口尺寸的测量上来,而该尺寸由于公差较小(±0. 05),再加上仪器和人为因素,测量结果精度不高且效率极为低下。2、光纤跳线作为直接检验工具经过频繁插拔,容易出现磨损,断裂等问题,以致影响检验准确性。3、从功能上而言,光纤跳线尺寸只适用于装配,不具备检验功能;而自制塞规为控制对应接口尺寸,须做到极限偏差,以保证通过检测的模块适用于任何光纤跳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使用光纤跳线对光纤接口进行插拔来检测结果精度不高、效率较低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光纤接口检测塞规以及用于光纤接口检测塞规的检测方法。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纤接口检测塞规,包括手柄,以及连接于手柄上的并与待检测光模块的光纤接口相适配的检测头,检测头内设有与待检测光模块内的光器件接口相对应的光纤头安装孔,所述手柄和检测头为导磁材料,所述检测头与手柄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磁铁配合连接,且使得磁铁在所述手柄和所述检测头之间产生的磁力小于等于19. 6N。检测头外形与待检测光模块光纤接口为相同形状结构,以便能相互配合进行检测;光纤头伸出检测头的一端是用于检测光器件在模块结构中的同轴度,以判断是否安装到位。如同轴度不满足要求,光纤头将很难甚至无法插入光器件接口。通过磁铁来实现手柄和检测头的连接,相比螺钉连接装配更快速、便捷。根据MSA标准,并通过实际设计计算和实验保证手柄端与磁铁的磁力F = 19. 6N,最大允许插拔力19. 6N为时最佳检测磁力,但不局限于严格意义上的19. 6N,实际该塞规在误差范围内可取较佳值为18-20N之间的中某一数值。优选地,所述检测头与手柄相连接端分别为检测头连接端和手柄配合端;所述检测头连接端与磁铁相互过盈配合,所述手柄配合端与磁铁相互间隙配合,或所述检测头连接端与磁铁相互间隙配合,所述手柄配合端与磁铁相互过盈配合。检测头连接端与磁铁通过过盈配合,是为了使检测头与磁铁能连接成一体,防止磁铁在该塞规拔出时丢失;而手柄配合端与磁铁通过间隙配合,是为了磁铁来实现磁力控制拔出力,同时方便装配。 优选地,所述检测头内设有可安装光纤头的卡箍。通过在检测头内部设卡箍与光纤头一端相互连接,在拆卸和更换光纤头时更为方便。优选地,所述卡箍表面设有开口槽。优选地,所述卡箍上开口槽为单边贯通式开口槽。采用线切割在卡箍上加工单边贯通式开口槽,使卡箍具有弹性,从而实现卡箍与光纤头的“弹性紧配合”,相比没有该开口槽的卡箍与光纤头之间的紧配合而言,除了能保证光纤头与卡箍可靠连接的同时还有很好的可拆卸性,方便光纤头损坏后的更换,还降低了卡箍的加工难度。优选地,所述检测头表面设有插入深度标尺。在检测头表面设插入深度标尺,可以为判断检测头是否插入光纤接口到位,提供了快速直观的参照。优选地,所述手柄成柱形状,表面设有防滑槽,且手柄两端部截面尺寸大于手柄中部截面尺寸。手柄表面设有防滑槽,增大了拔出时的手持摩擦力,更为省力;手柄两端截面积大于中部截面积,手柄末端能挡住在拔出时手产生的滑动,拔出更为容易。优选地,所述手柄配合端设有至少一个拆卸让位槽。手柄配合端设有的至少一个拆卸让位槽,是为了光纤头损坏后,手指可以通过拆卸让位槽来克服磁力,从而方便地将手柄和检测头分离开,进行光纤头的更换。优选地,所述手柄和检测头为模具钢。检测头和手柄都采用的模具钢,具有良好的磁导性,能更好的被磁铁所吸附,并且模具钢有足够的硬度和耐磨性,可以保证长时间使用而不降低其检测精度。优选地,所述光纤接口为LC、SC、FC、ST等插拔型光纤接口。对于不同的光模块光纤接口,诸如LC、SC、FC、ST型光纤接口,只需修改检测头的外形尺寸,与其相应的光模块光纤接口相匹配后,就可以用光模块检测塞规进行检测了。一种光纤接口检测塞规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光纤接口检测塞规上的所述检测头插入被检测光模块光纤接口 ; 步骤二、通过检测头表面所述深度标尺判断检测头的插入深度,并将检测头插入到位; 步骤三、将所述手柄朝检测头插入的相反方向外拔,若手柄和检测头一起拔出,则光模块光纤接口尺寸超差合格;若手柄和检测头出现分离,即手柄拔出而检测头未被拔出,则可判定光模块光纤接口尺寸超差不合格。在上述步骤二中,检测头插入光模块光纤接口深度随光模块类型而改变,即同种光模块插入深度相同,不同光模块插入深度不完全一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根据MSA标准,通过设计磁铁产生的磁力(最佳设计磁力为19. 6N),来检测光纤接口检测塞规在拔出光纤接口时手柄和检测头是否分离,实现判断光纤接口是否存在加工尺寸超差,即若光纤接口检测塞规拔出时检测头与手柄一起,光纤接口尺寸合格,若光纤接口检测塞规拔出时检测头与手柄,则光纤接口尺寸存在超差,该装置拆装简便快捷、检测快速有效;检测头深度标尺的设计,判断检测头插入光纤接口直观准确;手柄表面的防滑槽 和端部的大于中部的尺寸,使用更加简单、轻松;只需要改变检测头的外形与待检测光模块光纤接口相匹配,就能适应多种光纤接口的检测工作。附图说明 图I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光纤接口检测塞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光纤接口检测塞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手柄、检测头与磁铁的配合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光纤头和卡箍配合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光纤接口检测塞规纵剖面图。图6为所述检测头和光模块配合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光纤接口检测塞规与光模块配合示意 图8为图7中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标记 01、光模块,02、光器件,1、手柄,2、检测头,3、光纤头,4、卡箍,5、磁铁,6、检测头连接端,7、手柄配合端,8、拆卸让位槽,9、深度标尺,10、开口槽,11、紧定螺栓。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纤接口检测塞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以及连接于手柄(1)上的并与待检测光模块(01)的光纤接口相适配的检测头(2),所述检测头(2)内设有与待检测光模块(01)内的光器件(02)接口相对应的光纤头(3)安装孔,所述手柄(1)和检测头(2)为导磁材料,所述检测头(2)与手柄(1)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磁铁(5)配合连接,且使得磁铁(5)在所述手柄(1)和所述检测头(2)之间产生的磁力小于或等于19.6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绍友王自力王洪宾
申请(专利权)人:索尔思光电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