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箱梁,尤其是涉及一种木与混凝土组合式箱梁。
技术介绍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具备良好的结构性能,在现代各种桥梁中有广泛的应用。在中等、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中,采用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尤其是指薄壁箱形截面的梁,其截面抗扭刚度大,在实际施工与使用过程中都具备良好的稳定性,且由于顶底板都具有较大的混凝土面积,因而能有效地抵抗正负弯矩,并满足配筋的要求,能适应具有正负弯矩的结构。另外,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也能适应现代化施工方法的要求。然而,现如今所使用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采用的顶、底板均为混凝土顶、底板。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顶、底板的容重大,其运输安装并不方便;其次,混凝土顶、底板容易开裂,往往带裂缝工作,因而施工难度大,容易出现质量缺陷且加固维修困难。此外,混凝土顶、底板的施工受气候影响较大,尤其是冬季低温对混凝土的凝结效果影响较大,欠发达地区还未普及其耐久性。同时,混凝土顶、底板的养护硬化期长,施工周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木与混凝土组合式箱梁,其结构设计合理、运输安装方便、施工周期较短且受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木与混凝土组合式箱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顶板(1?1)、位于混凝土顶板(1?1)正下方的混凝土底板(1?2)和两个分别布设于混凝土顶板(1?1)与混凝土底板(1?2)之间左右两侧的木质腹板(2),混凝土顶板(1?1)与混凝土底板(1?2)均呈水平向布设,且两个所述木质腹板(2)呈左右对称布设;所述混凝土顶板(1?1)和混凝土底板(1?2)的纵向长度均与所施工箱梁的跨径一致,且二者的宽度均与所施工箱梁的横桥向宽度一致;所述木质腹板(2)为叠合木板(6),所述叠合木板(6)为由并排拼装在一起的多块长条形木板组成的长方形组合板,且多块所述长条形木板通过多道预应力钢束(4)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健,李娜,傅梅珍,孙昊,田智娟,席荔,刘鹏,贺谐,王灿,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