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合金精密铸造领域,具体涉及反重力铸造方法及其设备。重力下浇注容易使铸件产生欠铸、疏松、氧化夹杂等铸造缺陷,重力下的铝合金消失铸造还容易产生气孔及针孔等缺陷。在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低压铸造、差压铸造中,都是采用金属型模具。金属铸型的透气性差、易产生蹩气和浇不足等缺陷,且当充型压力较高时,如压力铸造,还易产生卷气等缺陷;金属型模具的结构使其生产的铸件的结构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很难生产带复杂内腔结构的铸件。反重力铸造是利用压力差反重力地浇注液态金属的方法。为了克服常见的反重力铸造方法的局限性,即要求铸型具有较好的透气性、要求铸型具有较高的强度,有些反重力铸造方法,如熔模吸铸、低压铸造,在金属凝固时的补缩压力不够,曾建民、周尧和提出了一种调压铸造方法(CN1034876A)。但调压铸造方法控制相对复杂,不适于大量工业生产,且只能用于铝合金铸件的生产。另外,液态下的镁、铝合金与空气接触时极易氧化、吸气,易在铸件中形成大量的氧化杂物和气孔。镁、铝合金熔化浇注时通常需要附加气体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镁、铝合金反重力真空消失模铸造方法及其设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镁、铝合金反重力真空消失模铸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消失模铸造模样放入底注式砂箱内,加入型砂,振动紧实, (2)熔化精炼后的镁、铝合金金属液,送入浇注炉内保温待浇,浇注炉内通入保护性气体, (3)浇注炉内通入可控压力的惰性气体,在可控压力作用下使镁、铝合金金属液由砂箱底部进入,将消失模铸造模样气化,冷却凝固后形成镁、铝合金铸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自田,董选普,黄乃瑜,胡敏,田学峰,吴和保,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