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贝类加工副产物的生物活性肽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38791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类以贝类加工固、液副产物为原料制备的具有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活性及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多肽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复合酶催化技术对贝类加工副产物进行分步水解,水解物经分离纯化,得到具体不同生理活性功能的多肽。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的是一类肽类水解物,具有很高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活性,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并具有很强的还原力;可广泛用于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辅助降压药物等产品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可行,易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化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来源于贝类的具有生理活性的功能肽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高血压病是一种全球性常见多发病,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由于药物治疗高血压病会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因而从天然蛋白质中提取具有抗高血压活性的多肽,具有食物安全性高、无副作用等优点而将成为今后高血压非药物治疗的重要部分。血管紧张素转移酶(AngiotensinI-converting Enzyme, ACE,EC 3. 4. 15. I)是作用于血管紧张素I的一种酶,血管紧张素I是通过利用血管紧张肽原酶消化血管紧张素原生成的,并通过释放其C-末端的两个氨基酸将其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I。血管紧张素转移酶的作用不仅能产生具有增强血压作用的血管紧张素II,还能使具有降血压效果的缓激肽失活。由于这些作用,一直将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用作高血压的治疗剂或辅助治疗剂。自1970年以来发现第一个自然产生的从毒蛇的毒液中分离得到的ACE抑制物以来,不断有新的抗高血压活性肽被研究和发现。目前很多ACE抑制剂已上市销售,尽管这类合成药物对降低高血压的作用显著,但长期使用出现的不良反应。因此,无副作用的降血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类生物活性功能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媛霞管于平曾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