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的鹅头架自装卸装置及起重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38292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起重机的鹅头架自装卸装置及起重机。起重机包括主臂和鹅头架,鹅头架自装卸装置包括起重机的导绳架和支撑装置,其中,导绳架包括架体和导绳滚筒,架体的第一端与主臂的基本臂上部靠近主臂头部的一端铰接,导绳架绕铰接的铰接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导绳滚筒设置于架体的第二端;支撑装置分别连接于起重机的主臂头部和导绳架的架体,并使导绳滚筒位于起重机的鹅头架上方。其中,导绳架一物两用,在起重机正常工作时能发挥原有导绳架的压绳作用;在鹅头架的吊装过程中使导绳架与支撑装置连接形成起重机的鹅头架自装卸装置,发挥起吊工装以及导绳的作用。从而该鹅头架自装卸装置简单方便,适合户外施工,减小运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起重机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起重机的鹅头架自装卸装置及起重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汽车起重机,除臂尖滑轮和副臂外,鹅头架因能较大幅度地提高起吊高度和工作幅度,能较好地避免起吊大块物体时造成碰杆的状况,且也能和主钩同时作业,故而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其在汽车起重机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如图I所示的现有技术中,均需要吊车辅助才能将鹅头架8安装在汽车起重机的主臂9的主臂头部91。这对于用户来说,每次出车除了需要平板车托运砝码外,还需配备一台小吨位的辅助吊车,且装卸鹅头架费时费力,增加很多运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重机的鹅头架自装卸装置及起重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起重机上安装鹅头架时需用额外的一台起重机辅助起吊,增加运营成本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起重机的鹅头架自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起重机包括主臂和安装于主臂的主臂头部上的鹅头架,鹅头架自装卸装置包括起重机的导绳架和支撑装置,其中,导绳架包括架体和导绳滚筒,架体的第一端与主臂的基本臂上部靠近主臂头部的一端铰接,导绳架绕铰接的铰接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导绳滚筒设置于架体的第二端;支撑装置分别连接于起重机的主臂头部和导绳架的架体,并使导绳滚筒位于起重机的鹅头架上方。进一步地,导绳滚筒包括围绕自身周向设置的导绳槽。进一步地,导绳槽设置于的导绳滚筒的轴向中间位置。进一步地,导绳槽两侧分别与导绳滚筒相接位置为平滑过渡。进一步地,支撑装置与架体连接为使导绳槽上的钢丝绳在悬垂状态与鹅头架的重心共线。进一步地,鹅头架自装卸装置还包括吊装座,吊装座固定连接于鹅头架顶部,且鹅头架处于安装状态时,吊装座的起吊点与鹅头架的重心的连线呈竖直方向。进一步地,鹅头架自装卸装置还包括与吊装座连接的钢丝绳绳袋。进一步地,支撑装置包括支座,可拆卸地固定于主臂头部顶端;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与支座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与架体可拆卸地连接。进一步地,支座包括底座,包括用于与主臂头部连接的连接孔;耳板,设置于底座上,支撑杆与耳板铰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主臂和安装于主臂的主臂头部上的鹅头架,起重机还包括前述的起重机的鹅头架自装卸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起重机的鹅头架自装卸装置及起重机,其中导绳架一物两用,在起重机正常工作时,导绳架的第二端放置在基本臂顶部,能发挥原有导绳架的压绳作用;在鹅头架的吊装过程中,转动导绳架,能够使导绳架与支撑装置连接形成起重机的鹅头架自装卸装置,发挥起吊工装以及导绳的作用。这样设置的起重机的鹅头架自装卸装置简单方便,避免了为起吊鹅头架重新制作起吊工装而增加成本,适合户外施工,方便用户使用,减小运营成本。由于设置了鹅头架自装卸装置,可用起重机自身具有的起重功能替代辅助吊车安装鹅头架,在鹅头架起吊过程中手扶、对孔、插销就能实现鹅头架的装配,也减少了用户的运营成本。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 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是现有技术的汽车起重机的主臂和鹅头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汽车起重机的主臂、鹅头架和鹅头架自装卸装置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汽车起重机的导绳架的导绳滚筒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汽车起重机的鹅头架自装卸装置的支撑装置中支座的结构不意图;图5是图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起重机包括主臂9和安装于主臂9的主臂头部91上的鹅头架8。该起重机还包括可一物两用的导绳架,该导绳架不仅能发挥原有导绳架的压绳作用,还能够与增设的支撑装置配合形成起重机的鹅头架自装卸装置。以下将对该导绳架以及包括该导绳架的起重机的鹅头架自装卸装置进行具体说明。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导绳架包括架体4和导绳滚筒5。其中,架体4的第一端与主臂9的基本臂92上部靠近主臂头部11的一端铰接,其中,铰接的铰接轴线垂直于主臂9的延伸方向,导绳架绕铰接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导绳滚筒5设置于架体4的第二端。该导绳架的“一物两用”体现在,在起重机正常工作时,导绳架的第二端放置在基本臂92顶部,处于图2中所示的A位置,此时,该导绳架能发挥导绳架原有的压绳作用。而在鹅头架8的吊装过程中,转动导绳架至图2所示的B位置,使导绳架与由支座3和支撑杆2组成的支撑装置连接,能够形成起重机的鹅头架自装卸装置,从而使导绳架发挥起吊工装以及导绳的作用。这样设置的起重机的鹅头架自装卸装置简单方便,避免了为起吊鹅头架重新制作起吊工装而增加成本,对用户来讲非常适合户外施工,方便使用,减小运营成本。优选地,如图3所示,导绳滚筒5包括围绕自身的周向设置的导绳槽51。更优选地,导绳槽51设置于的导绳滚筒5的轴向中心位置。其中,导绳槽51的截面形状可以为曲线。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该曲线包括中心圆弧。另外优选地是,该中心圆弧的两侧边缘与相应侧的导绳滚筒5的外周之间还可以通过各自的过渡圆弧过渡连接。在导绳滚筒5上设置导绳槽51,可以保证在吊装鹅头架8时钢丝绳I不在导绳滚筒5上左右滑动,而通过导绳槽51进行横向定位,从而进行准确吊装。如前所述的,本实施例中起重机的鹅头架自装卸装置包括前述的导绳架和支撑装置。如图2所示,支撑装置分别连接于起重机的主臂头部91和导绳架的架体4,并使导绳滚筒5位于起重机的鹅头架8上方。由于设置了起重机的 鹅头架自装卸装置,从而可用起重机自身具有的起重功能替代辅助吊车安装鹅头架,在鹅头架起吊过程中手扶、对孔、插销就能实现鹅头架的装配,也减少了用户的运营成本。优选地是,支撑装置与架体4如此连接,使导绳滚筒5的导绳槽51上的钢丝绳I在悬垂状态与鹅头架8的重心共线。这样的设置可以增加鹅头架8起吊过程的稳定性,且尽可能地减少人工辅助。另外,为了平稳起吊鹅头架8,使钢丝绳I与鹅头架8的连接位置易于实现最优,鹅头架自装卸装置还包括吊装座7,吊装座7固定连接于鹅头架8顶部,且鹅头架8处于安装状态时,吊装座7的起吊点与鹅头架8的重心的连线呈竖直方向。为了便于钢丝绳I与吊装座7的连接,鹅头架自装卸装置还包括与吊装座7连接的钢丝绳绳袋6。钢丝绳绳袋6与吊装座7可通过销轴铰接。本实施例中,支撑装置包括一对支座3和与一对支座3 对应的一对支撑杆2。支座3可拆卸地固定于主臂头部91顶端。具体地,支座3包括底座31和设置于底座31上的耳板32,底座31包括用于与主臂头部91连接的连接孔,底座31通过穿过该连接孔的螺栓与主臂头部91连接。该连接孔可以是螺纹孔,也可以是光孔。支撑杆2的一端与相应的支座3的耳板32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架体4通过销轴铰接。该鹅头架自装卸装置的工作原理是I、在进行装卸鹅头架8的工作前,可以将支撑杆2与相应的支座3先装配好后,再将一对支座3安装于主臂头部91的纵向中心线的左右两侧。然后通过起重机将鹅头架8从平板车上吊至主臂头部91下方,然后主臂9全缩趴平至最小角度,由人工将基本臂92上方平放的导绳架抬起翻至朝向鹅头架8的一边,在翻转到一定角度时,将支撑杆2通过铰接固定在导绳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重机的鹅头架自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包括主臂(9)和安装于所述主臂(9)的主臂头部(91)上的鹅头架(8),所述鹅头架自装卸装置包括起重机的导绳架和支撑装置,其中,所述导绳架包括架体(4)和导绳滚筒(5),所述架体(4)的第一端与所述主臂(9)的基本臂(92)上部靠近所述主臂头部(11)的一端铰接,所述导绳架绕所述铰接的铰接轴线可转动地设置,所述导绳滚筒(5)设置于所述架体(4)的第二端;所述支撑装置分别连接于所述起重机的主臂头部(91)和所述导绳架的架体(4),并使所述导绳滚筒(5)位于所述起重机的鹅头架(8)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纯新刘权刘劲松何新维龙冶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