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翼框做单向转动的扑翼升力生成装置,涉及扑翼机及其模型
,可广泛应用于运输、军事、农林业及体育娱乐等领域。其原理和结构也可用作水上交通工具的推进器。
技术介绍
人类渴望像鸟一样在空中自由飞翔,到目前为止,都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扑翼飞行。传统的连杆机抅扑翼靠上下煽动来产生升力,效率较低,能产生的升力有限,很难实现重载飞行;专利号为ZL200910073435. 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靠扑翼提升机构使扑翼片复位的扑翼升力生成装置,其效率高,但传动及控制系统均较复杂,不能用连续转动的·动力直接驱动扑翼机构,扑翼片数量受其结构限制,使用一套装置时不能连续产生升力,稳定性不高;专利号为ZL200710071871. 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滑动翼式升力生成装置,虽能用连续转动的动力直接驱动翼片,但翼片数量受其轴向尺寸限制,产生升力连续性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效率较高、结构简单、能连续稳定地产生升力的翼框做单向转动的扑翼升力生成装置。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主轴、前轴承、后轴承、导向罩和两套、三套或四套结构完全相同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翼框做单向转动的扑翼升力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轴(1)、前轴承(4)、后轴承(5)、导向罩(2)和两套、三套或四套结构完全相同的扑翼单元(3);每套扑翼单元(3)均由翼片(31)、翼框(32)和压翼机构(33)组成;其中,翼片(31)的头端有一个垂直翼展方向的穿透孔,翼片(31)的尾端装有减摩滚筒(312)和滚筒轴(311);翼框(32)由前转臂(321)、翼轴(323)、后转臂(322)和挡翼杆(324)围成;前转臂(321)和后转臂(322)均为空心管;翼轴(323)穿过翼片(31)的穿透孔,翼轴(323)的两端与前转臂(321)和后转臂(322)固连,翼框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