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现平专利>正文

车辆的弹性连接车架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8027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弹性连接车架,是通过上弦和下弦的弧行线条状,与中间和两侧的弧线条紧密连接为一体,其特征是所述的车架由车身、上弦和下弦弧行线、排座弧线条与扶手连接为一体,所述的车架与前轮设有接近角,车架与后轮设有离去角,所述的车架底部设有两轮轴之间的通过半径。优点是结构简单合理,抗压、抗拉、抗冲击力、抗扭曲力、抗风阻力,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尤其是一 种车辆的弹性连接车架。
技术介绍
国内外车辆设计都少不了强性连接的车架大梁结构,整车身变重,缺乏轻型弹性钢架连接设计功能,在行驶中无法达到最理想地克服来自各方面产生的抗力。当整车载重不平衡时更容易产生车架变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有产生车架断裂现象;尤其在雨天行车急转弯时容易出现翻车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抗压、抗拉、抗冲击力、抗扭曲力、抗风阻力、安全可靠的车辆的弹性连接车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车辆的弹性连接车架,是通过上弦和下弦的弧行线条状,与中间和两侧的弧线条紧密连接为一体,其特征是所述的车架由车身、上弦和下弦的弧行线、排座弧线条与扶手连接为一体,所述的车架与前轮设有接近角,车架与后轮设有离去角,所述的车架底部设有两轮轴之间的通过半径。所述的车架与前轮的接近角为35。±10°,车架与后轮的离去角为45° ±10° ;所述的车架底部两轮轴之间的通过半径为I. 5 3. 2米;所述的车架应用于单排及多排座车辆;所述的车架应用于载货车。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显而易见的优点其结构轻盈、简单,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的弹性连接车架,是通过上弦和下弦的弧行线条状,与中间和两侧的弧线条紧密连接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由圆形车身(1)、上弦弧行线(10)、下弦弧行线(7)、排座弧线条(2)与扶手(3)连接为一体,所述的车架与前轮(8)设有接近角(9),车架与后轮(5)设有离去角(4),所述的车架底部设有两轮轴之间的通过半径(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现平
申请(专利权)人:刘现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