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竹的加工方法,是由以下步骤构成:采用390~410℃铁丝从竹材稍部向根部进行烙烧竹节的竹横隔壁圆心部位,但不烙烧接近根部的竹节竹横隔壁,其中铁丝直径为2-3mm;然后利用蜂蜡将根部竹节封死;再将混合油倒满竹材,竹材直立自然存放3~6个月,倒出混合油,即得油竹;其中混合油是按照体积比V芝麻油:V桐油=1:0.2~0.5,将芝麻油、桐油均匀混合而成的混合液。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操作工艺简单、可控性好、成本低的油竹的加工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植物油制备油竹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竹子资源丰富,竹子种类、面积、竹材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资源的优势、日益增大的科技投入,以及国家的产业引导政策使我国的竹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2005竹业年产值已达598亿元,年均增幅在20%以上,直接从业人员超过3500多万,年出口创汇约 10. 5亿美元。竹产业已经称为我国林业的四大朝阳产业之一,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整体竞争优势。然而竹子因含有大量淀粉、糖份、蛋白质和其它盐类物质,天然耐久性差,容易引起虫蛀和霉腐。每年因腐朽、虫蛀而损失的竹材约占全世界竹材产量的10%,因此,竹材抗菌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竹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竹材抗菌是我国竹材利用中的薄弱环节,大多数户外使用的竹材未经抗菌处理,少数经抗菌处理的竹材所使用的抗菌剂大多数对环境不友好。近年来化学抗菌剂因其已知或潜在的毒副作用日渐受到冷遇,而源自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天然抗菌剂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天然产物不仅种类繁多,生物活性多样,且作用独特,更重要的是易降解或与环境相容性好,因此,从生物中寻找抗菌杀虫活性成分是目前抗菌剂研究的热点之一。林木抽提物一般含有单宁、树脂、树I父、精油、色素、生物喊、脂肪、腊、糖和淀粉等700多种化合物,其中一些成分是化工、医药及其它工业部门的重要原料,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有些木材抽提物含有毒性的化学成分,如松木心材抽提物中含有3,5 二羟基苯乙烯,柏木类木材中含酚酮,均具有较强的毒性。含有毒性抽提物的树木或竹材具有较强的天然耐久性,对木腐菌、白蚁等危害竹材的生物具有显著的抗蚀能力。虽然天然产物具有很多有点,但是多数天然产物化合物结构复杂,不易合成或合成成本太高,无使用价值,大多数对光不稳定,或极易挥发,通常不能直接作为抗菌剂使用。解决的办法有两种,一是将对天然产物进行修饰、改性和复配成适当的抗菌剂配方;二是以天然产物为先导化合物,开发性能优良的与环境相容的、抗菌剂新品种。因此,依据天然产物化学原理,经过大量试验与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筛选、制备出天然抗菌、防虫活性物质,通过制剂开发、配方优化等研究,研制出适用于竹材及其制品的天然抗菌剂。本专利的实施可以大幅度降低竹材抗霉变腐朽成本,推动竹材抗菌技术的普及利用,实现竹材加工行业的健康发展,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工艺简单、可控性好、成本低的油竹的加工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由以下步骤构成采用390 410°C铁丝从竹材稍部向根部进行烙烧竹节的竹横隔壁圆心部位,但不烙烧接近根部的竹节竹横隔壁,其中铁丝直径为2-3_ ;然后利用蜂蜡将根部竹节封死;再将混合油倒满竹材,竹材直立自然存放3 6个月,倒出混合油,即得油竹;其中混合油是按照体积比V: Vstt=I :0. 2 O. 5,将芝麻油、桐油均匀混合而成的混合液。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油竹的加工方法,使竹壁中浸满混合油,产生疏水效应,断绝酶腐真菌生存条件,以达到抑制竹材酶腐真菌生长,可以有效遏制竹材酶变腐朽的发生。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操作工艺简单、重现性好、无需任何昂贵设备、也不需要复杂的化学处理过程,更为重要的是,本专利技术处理后的竹材无毒,对环境友好,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很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操作工艺简单、可控性好、成本低的油竹的加工方法。具体实施例方式通过下面给出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下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I :,是由以下步骤构成采用390°C铁丝从竹材稍部向根部进行烙烧竹节的竹横隔壁圆心部位,但不烙烧接近根部的竹节竹横隔壁,其中铁丝直径为3_ ;然后利用蜂蜡将根部竹节封死;再将混合油倒满竹材,竹材直立自然存放3个月,倒出混合油,即得油竹;其中混合油是按照体积比V芝麻油V桐油=1 :0· 2,将之麻油、桐油均勾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实施例2:,是由以下步骤构成采用395°C铁丝从竹材稍部向根部进行烙烧竹节的竹横隔壁圆心部位,但不烙烧接近根部的竹节竹横隔壁,其中铁丝直径为3_ ;然后利用蜂蜡将根部竹节封死;再将混合油倒满竹材,竹材直立自然存放4个月,倒出混合油,即得油竹;其中混合油是按照体积比V芝麻油V桐油=1 :0· 3,将之麻油、桐油均勾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实施例3:,是由以下步骤构成采用400°C铁丝从竹材稍部向根部进行烙烧竹节的竹横隔壁圆心部位,但不烙烧接近根部的竹节竹横隔壁,其中铁丝直径为2_ ;然后利用蜂蜡将根部竹节封死;再将混合油倒满竹材,竹材直立自然存放5个月,倒出混合油,即得油竹;其中混合油是按照体积比V芝麻油V桐油=1 :0· 4,将之麻油、桐油均勾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实施例4:,是由以下步骤构成采用410°C铁丝从竹材稍部向根部进行烙烧竹节的竹横隔壁圆心部位,但不烙烧接近根部的竹节竹横隔壁,其中铁丝直径为2_ ;然后利用蜂蜡将根部竹节封死;再将混合油倒满竹材,竹材直立自然存放6个月,倒出混合油,即得油竹;其中混合油是按照体积比V芝麻油V桐油=1 :0· 5,将之麻油、桐油均勾混合而成的混合液。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是由以下步骤构成 采用390 410°C铁丝从竹材稍部向根部进行烙烧竹节的竹横隔壁圆心部位,但不烙烧接近根部的竹节竹横隔壁,其中铁丝直径为2-3_ ;然后利用蜂蜡将根部竹节封死;再将混合油倒满竹材,竹材直立自然存放3 6个月,倒出混合油,即得油竹;其中混合油是按照体积比: Vstt=I 0. 2 O. 5,将芝麻油、桐油均匀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是由以下步骤构成采用390~410℃铁丝从竹材稍部向根部进行烙烧竹节的竹横隔壁圆心部位,但不烙烧接近根部的竹节竹横隔壁,其中铁丝直径为2-3mm;然后利用蜂蜡将根部竹节封死;再将混合油倒满竹材,竹材直立自然存放3~6个月,倒出混合油,即得油竹;其中混合油是按照体积比V芝麻油:V桐油=10.2~0.5,将芝麻油、桐油均匀混合而成的混合液。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操作工艺简单、可控性好、成本低的油竹的加工方法。文档编号B27M1/08GK102886807SQ201210339048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3日专利技术者张仲凤, 张继娟, 黄凯 申请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竹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是由以下步骤构成:采用390~410℃铁丝从竹材稍部向根部进行烙烧竹节的竹横隔壁圆心部位,但不烙烧接近根部的竹节竹横隔壁,其中铁丝直径为2?3mm;然后利用蜂蜡将根部竹节封死;再将混合油倒满竹材,竹材直立自然存放3~6个月,倒出混合油,即得油竹;其中混合油是按照体积比V芝麻油:V桐油=1:0.2~0.5,将芝麻油、桐油均匀混合而成的混合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仲凤,张继娟,黄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