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微细铜丝的生产工艺,属于有色金属加工
技术介绍
超微细铜丝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微电子、IT产品中,如微电机、继电器、小型变压器、电感、振荡线圈、音频线圈等。一般要求超微细铜丝导电率高,单线长度超过5000米以上,由于超微细铜丝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断线等问题,一般成材率低,目前国内只能生产中低档产品,线径较粗,在O. 05mm以上,单线长度在3千米以内。目前制备超微细铜丝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以下三种1、连铸连轧低氧铜杆-轧制-拉拔-退火-拉拔;2、上引无氧铜杆-轧制-拉拔-退火-拉拔;3、连续定向凝固-轧制-拉拔-退火-拉拔。·通过生产实践发现这三种工艺均存在缺点第一种工艺采用连铸连 轧低氧铜杆,其铜杆氧含量较高,一般在200ppnT400 ppm ;同时连铸连轧工艺需通过保温炉、溜槽、中间包转运铜液,相对容易造成耐火材料的剥落,热轧制过程需通过轧辊,造成铁质的脱落,这会给铜杆带来外部夹杂。而热轧中皮上和皮下氧化物的轧入,会给低氧杆的拉丝造成不利的影响。第二种工艺采用上引无氧铜杆为铸态组织,生产过程中没有经过热加工,上引无氧铜杆容易产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微细铜丝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上引无氧铜杆:将电解铜预热烘干后置于熔炼装置中熔化,采用木炭及石墨鳞片覆盖铜液表面,经在线除气装置除气、脱氧后,用牵引机组离合式真空上引铜杆,然后铜杆进入收线装置;2)连续挤压:将步骤1)所得的无氧铜杆连续挤压成铜线,且铜线经真空防氧化管及水槽冷却、吹干至20℃~30℃;3)拉拔:将步骤2)所得的铜线采用多道次拉拔,且拉拔过程中采用乳液进行润滑和冷却,先大拉至直径为1~3mm,接着小拉至直径为0.1~0.5mm,并采用电阻内热式连续退火,最后微拉至直径为0.01~0.05mm,得到直径为0.01~0.05mm超微细铜丝。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