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生长激素纳米药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36791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生长激素纳米药物微球,它包含生长激素、纳米颗粒、聚合物和药用辅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微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生长激素和药用辅料制备成纳米药物,将所述纳米药物加到含有聚合物的有机溶剂混合溶液中进行乳化,然后将油包纳米药物混悬液加到含纳米颗粒或含纳米颗粒和表面活性剂的水混悬液中进行乳化得到纳米颗粒混悬液包油-油包纳米药物复乳,最后将所得复乳固化,离心收集微球。本发明专利技术选择了合适的聚合物材料和微球制备方法,制备的微球包封率高,其表面自组装的一层纳米颗粒具有增强细胞黏附作用,以及减少局部过酸和疏水材料引起的炎症及微囊化的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可以运用到其它药物缓释或控释微球的制备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药物微球,具体地说,是,属于制药

技术介绍
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是动物腺垂体细胞分泌的蛋白质,是一种肽类激素, 具有细胞黏附作用和促进生长或延缓衰老作用。由于生长激素经口服后在胃肠道中活性会被破坏,不能发挥作用,所以只能采用注射或埋植方式。目前生长激素制剂有缓冲剂和缓释剂两种形式,缓冲剂是用碳酸氢盐缓冲液溶解生长激素冻干粉,现配现用,需每天注射;缓释剂是采用包埋、吸附、融合等措施将大量生长激素固定在一定的载体空间内,使其具有长效缓释作用。中国专利文献CN200910019437. 9,公开日2010年4月7日,公开了一种载生长激素海藻酸钙壳聚糖缓释微球及其应用,采用包埋的方法将生长激素束缚于海藻酸钙微球内,再利用壳聚糖溶液在微球表面形成均匀半透性薄膜,得到复合凝胶微球,生长激素包封率在70% - 96%,微球粒径在130 μ m — 260 μ m,微球表面的壳聚糖具有生理活性,能被降解吸收。采用生物可降解的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包被生长激素,具有缓慢释放活性物质、延长药物的生物半衰期、增加生物利用度等优势。陆丽芳等采用复乳-溶媒蒸发法用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将生长激素制成长效注射微球,所得微球平均粒径约为30 μ m,生长激素包封率高达95%以上,释药时间长达30天(详见陆丽芳,可生物降解生长激素缓释微球的研究,复旦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用常规的S/0、S/0/W和S/0/0方法制备的药物微球,由于表面疏水,容易导致体内组织微囊化及炎症等副作用,且药物突释易造成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关于纳米颗粒混悬液包油一油包生长激素纳米药物(Ν/0/Ν)微球及其制备方法,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纳米颗粒混悬液包油一油包生长激素纳米药物(Ν/0/Ν)微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生长激素制剂包封率不高,不完全释放和突释情况,疏水性表面会引起局部微囊化及炎症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颗粒混悬液包油一油包生长激素纳米药物(Ν/0/Ν)微球的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含生长激素纳米药物微球,所述微球的表面自组装有一层纳米颗粒,微球中生长激素的重量百分比为O. 01% - 40%,纳米颗粒的重量百分比为O. 01% - 96%,聚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3. 65% - 99. 98%,药用辅料的重量百分比为0% — 30%,微球的粒径为I 一 500 Mm。所述的纳米颗粒为有机纳米颗粒或无机纳米颗粒,可选自聚苯乙烯纳米颗粒、交联葡聚糖纳米颗粒、二氧化娃纳米颗粒、二氧化钛纳米颗粒、轻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三氧化二铁颗粒、金纳米颗粒、三氧化二招纳米颗粒、碳酸韩纳米颗粒、磷酸钙纳米颗粒、碳酸镁纳米颗粒、氢氧化镁纳米颗粒或银纳米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聚合物选自聚己内酯、聚乳酸、聚乳酸一羟基乙酸、聚乳酸一聚乙二醇、聚羟基乙酸一聚乳酸一聚乙二醇或聚己内酯一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药用辅料为注射用药用辅料。所述微球的粒径为10 - 100 Mm。一种含生长激素纳米药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生长激素和药用辅料制备成纳米药物,所述纳米药物中,生长激素的重量百分比为O. 1% - 90%,药用辅料的重量百分比为0% - 20 % ; (2)将步骤(I)制备的纳米药物按照1:1一 1:10的重量比分散在重量百分比浓度为O. 5% - 80%聚合物的有机溶剂混合溶液中,形成均匀的混悬液,即油包纳米药物混悬液; (3)将步骤(2)形成的油包纳米药物混悬液加入到含重量百分比为1%— 80%纳米颗粒的水混悬液或含重量百分比为1% - 80%纳米颗粒和重量百分比为O. 5% - 5%表面活性剂的水混悬液中,进行乳化,形成纳米颗粒混悬液包油一油包纳米药物复乳; (4)将所述纳米颗粒混悬液包油一油包纳米药物复乳转移到含重量百分比为1%— 10%无机盐的水溶液中固化I一 4小时; (5)将步骤(4)所得样品进行离心,收集微球,并洗涤所得微球,之后冻干,得到表面自组装有纳米颗粒且内部含有生长激素纳米药物的微球。步骤(I)中所述的纳米药物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将生长激素和药用辅料溶解在水中,然后加入多孔纳米颗粒,搅拌使得生长激素和药用辅料充分吸附在多孔纳米颗粒里,离心去除上清液,再充分洗涤,然后冻干形成纳米药物;或 将生长激素和药用辅料溶解在水中形成药物水溶液,然后将药物水溶液转移到聚乙二醇水溶液中,充分混匀后于冰箱中预冻,之后冻干,再用二氯甲烷溶解聚乙二醇并离心除去聚乙二醇得到纳米药物。步骤(2)中所述的有机溶剂混合溶液中还添加有重量百分比为O. 1% - 20%的聚乙二醇或泊洛沙姆。步骤(2)中所述的聚合物重量百分比浓度为5% - 30%,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乙腈、庚烷、氯仿或丙酮中的一种或几种。步骤(3)中所述的纳米颗粒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0% — 70%,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泊洛沙姆、聚山梨醇、乙基纤维素或吐温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I、本专利技术选择了合适的聚合物材料和制备微球的方法,制备的微球包封率高达80%以上,并且这种表面自组装有一层纳米颗粒的微球具有增强细胞黏附的作用,以及减少局部过酸和疏水材料引起的炎症及微囊化的作用。2、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微球,其粒径大小可以根据不同需要从I μ m到500 μπι进行调控,且制备过程不污染环境。3、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微球,大大降低了药物突释,药物几乎完全释放,可以达到零级释放,释放的纳米药物可以局部高效被病变细胞摄取,从而减少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同时可以使药物在整个制备过程和治疗过程中保持高活性即不失活。4、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成的微球制剂,其微粒表面光滑圆整,颗粒规整无粘连,其冻干粉剂为白色细腻、疏松的粉体,不会塌陷、不粘连,再分散性良好,可以运用到其它药物缓释或控释微球的制备中。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制备所得微球的扫描电镜(SEM)照片。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制备所得微球的体外释放曲线。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制备所得微球的药效作用曲线。 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制备所得微球与用S/0/W方法制备微球的体内组织相容性情况。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做出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纳米颗粒为有机纳米颗粒或无机纳米颗粒,具体指选自聚苯乙烯纳米颗粒、交联葡聚糖纳米颗粒、二氧化娃纳米颗粒、二氧化钛纳米颗粒、轻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三氧化二铁颗粒、金纳米颗粒、三氧化二铝纳米颗粒、碳酸钙纳米颗粒、磷酸钙纳米颗粒、碳酸镁纳米颗粒、氢氧化镁纳米颗粒或银纳米颗粒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聚合物选自聚己内酯(PCL)、聚乳酸(PLA)、聚乳酸一羟基乙酸(PLGA)、聚乳酸一聚乙二醇(PLA - PEG)、聚羟基乙酸一聚乳酸一聚乙二醇(PLGA — PEG)或聚己内酯一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生长激素纳米药物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的表面自组装有一层纳米颗粒,微球中生长激素的重量百分比为0.01%-40%,纳米颗粒的重量百分比为0.01%-96%,聚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3.65%-99.98%,药用辅料的重量百分比为0%-30%,微球的粒径为1-500?μ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英辉袁伟恩施晓红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