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塔顶换热器,包括壳体和插装于该壳体内的换热管束,壳体上设有进料口和放料口,其特征是:所述壳体内设有封头,该封头的凹面正对换热管束尾端,所述封头上连接有出料口,封头凹侧的换热器内部空间通过该出料口与外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换热器壳体上设有进料口、出料口以及放料口,壳体内物质可分流或分离后经出料口和放料口输送至2个外部设备,换热器适用范围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塔顶换热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包括壳 体和设于其内部的换热管束,用作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换热器是综合反应容器,根据反应条件对换热器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换热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等行业,是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钛、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他复合材料。大多数换热器的结构如图I所示,壳体上设有进料口和放料口,为满足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等要求,在壳体内设置换热管束,换热管束上设有管程进、出口。物料等经由进料口进入换热器内,进行物理或化学反应,然后由放料口流出换热器,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应步骤,可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搅拌、鼓风等)、反应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严格的调控。但是该换热器只有一个放料口,只适用于有单一生成物的物理或化学反应,且只依靠放料口与外部设备连接,不能将壳体内的物质分流或分离,换热器的使用受到局限、适用范围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塔顶换热器,通过结构的改进,壳体内物质可分流或分离至多个外部设备,换热器适用范围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塔顶换热器,包括壳体和插装于该壳体内的换热管束,壳体上设有进料口和放料口,所述壳体内设有封头,该封头的凹面正对换热管束尾端,所述封头上连接有出料口,封头凹侧的换热器内部空间通过该出料口与外部连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两温度计接口,两温度计接口的止端分别位于所述封头的凹、凸侧。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封头利用复数块筋板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塔顶换热器为立式钛换热器,所述换热管束为U型换热管束,该U型换热管束的头部与壳体的口部利用法兰连接,所述封头设于U型换热管束的下方。本技术可用于PTA残渣中苯甲酸的回收塔中,回收PTA残渣中苯甲酸的工作步骤如下(1)200 270°C的热水自U型换热管束的管程进口流入、由管程出口流出的循环流动于换热管束内;(2)200 270°C的导热油自导热油进口流入、由导热油出口流出的循环流动于隔套与反应爸之间;(3)氧化残渣和水混合,混合物中总水量是根据纯水中苯甲酸溶解度计算所得理论用量的O. 5 I. 5倍;(4)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物经进料口送进塔顶换热器,利用U型换热管束散出的热量加热,氧化残渣逐步溶解;(5)流经U型换热管束间的氧化残渣热浆液由封头汇聚,然后经由出料口流出塔顶换热器,在塔顶换热器外部重新加水稀释后经进料口送进该 塔顶换热器,重复加热溶解;(6)流经U型换热管束与壳体内壁间的氧化残渣热浆液流入塔顶换热器下方的填料塔,并在填料塔的各输送管内由栅板过滤除渣后得到粗苯甲酸浆液;(7)粗苯甲酸浆液进入反应釜,在导热油的作用下蒸馏脱水,得到干燥粗苯甲酸;(8)步骤(7)中得到的干燥粗苯甲酸由放料口流出回收塔,由管道输送给外设的精馏装置,得到所需的苯甲酸,PTA残渣中苯甲酸回收工作完成。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I.本技术在换热器的壳体内设有封头,该封头的凹面正对换热管束设置,所述封头通过一出料口与外部连通,即换热器上设有进料口、出料口以及放料口,壳体内物质可分流或分离后经出料口和放料口输送至2个外部设备,换热器适用范围广。2.本使用新型在换热器壳体上开设有两温度计接口,两温度计接口的止端分别位于所述封头的凹、凸侧,便于检测封头凹、凸侧的物质的温度并进行控制,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等要求。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其中1、壳体;10、进料口 ;11、放料口 ;12、出料口 ;13、温度计接口 ;14、温度计接口 ;2、换热管束;3、封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I所不,一种新型塔顶换热器,包括壳体和插装于该壳体I内的换热管束2,优选的,所述塔顶换热器为立式钛换热器,换热管束2为U型换热管束,该U型换热管束的头部与壳体的口部利用法兰连接。所述塔顶换热器内设有位于换热管束2下方的封头3,所述封头3利用复数块筋板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该封头3的凹面正对换热管束2尾端,所述封头3上连接有出料口12,封头3凹侧的换热器内部空间通过该出料口 12与外部连通。壳体I上设有进料口 10和放料口 11,壳体I下部设有两温度计接口,分别为封头凹侧温度计接口 13和封头凸侧温度计接口 14,两温度计接口的止端分别位于封头3的凹、凸侧。本实施例可用于PTA残渣中苯甲酸的回收塔中,回收PTA残渣中苯甲酸的工作步骤如下(I) 200 270°C的热水自U型换热管束的管程进口流入、由管程出口流出的循环流动于换热管束内;(2)200 270°C的导热油自导热油进口流入、由导热油出口流出的循环流动于隔套与反应爸之间;(3)氧化残渣和水混合,混合物中总水量是根据纯水中苯甲酸溶解度计算所得理论用量的O. 5 I. 5倍;(4)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物经进料口送进塔顶换热器,利用U型换热管束散出的热量加热,氧化残渣逐步溶解;(5)流经U型换热管束间的氧化残渣热浆液由封头汇聚,然后经由出料口流出塔顶换热器,在塔顶换热器外部重新加水稀释后经进料口送进该塔顶换热器,重复加热溶解; (6)流经U型换热管束与壳体内壁间的氧化残渣热浆液流入塔顶换热器下方的填料塔,并在填料塔的各输送管内由栅板过滤除渣后得到粗苯甲酸浆液;(7)粗苯甲酸浆液进入反应釜,在导热油的作用下蒸馏脱水,得到干燥粗苯甲酸;(8)步骤(7)中得到的干燥粗苯甲酸由放料口流出回收塔,由管道输送给外设的精馏装置,得到所需的苯甲酸,PTA残渣中苯甲酸回收工作完成。上述实施例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用途的限定,本专利技术还可以用作回收对苯二甲酸残渣的设备或其他适用的场合。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塔顶换热器,包括壳体(I)和插装于该壳体内的换热管束(2),壳体(I)上设有进料口(10)和放料口(11),其特征是所述壳体(I)内设有封头(3),该封头(3)的凹面正对换热管束(2)尾端,所述封头(3)上连接有出料口(12),封头(3)凹侧的换热器内部空间通过该出料口(12)与外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塔顶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壳体(I)上还设有两温度计接口(13,14),两温度计接口(13,14)的止端分别位于所述封头(3)的凹、凸侧。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塔顶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封头(3)利用复数块筋板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I 3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塔顶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塔顶换热器为立式钛换热器,所述换热管束(2)为U型换热管束,该U型换热管束的头部与壳体(I)的口部利用法兰连接,所述封头(3)设于U型换热管束(2)的下方。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塔顶换热器,包括壳体和插装于该壳体内的换热管束,壳体上设有进料口和放料口,其特征是所述壳体内设有封头,该封头的凹面正对换热管束尾端,所述封头上连接有出料口,封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塔顶换热器,包括壳体(1)和插装于该壳体内的换热管束(2),壳体(1)上设有进料口(10)和放料口(11),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内设有封头(3),该封头(3)的凹面正对换热管束(2)尾端,所述封头(3)上连接有出料口(12),封头(3)凹侧的换热器内部空间通过该出料口(12)与外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泉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龙峰钛镍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