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窑余热炉模块式管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31619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玻璃窑余热炉模块式管箱装置,由受热面管片、集箱、管箱框架、护板、管夹、支撑梁、后部护板、检查门孔和烟气通道组成;受热面管片与集箱对接焊接,受热面管片通过管夹焊接固定在底部的支撑梁上;支撑梁与管箱框架焊接固定,管箱框架与护板焊接固定,管箱框架与护板组成密封烟气通道;后部护板下部开有检查门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厂内组装,受热面管片同集箱焊接质量好,管箱框架护板的密封性好;2、模块式管箱结构,现场安装方便快捷,节约工期;3、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优化了结构,节约材料;4、底部支撑式结构,保证最佳的燃气脉冲吹灰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技术涉及玻璃窑余热炉中集成的模块式管箱装置,本技术技术属于玻璃窑余热炉领域。
技术介绍
以往的玻璃窑余热炉的受热面通常采用管片式出厂,运输到现场进行组装,现场安装工作量大、时间长。且管片在运输过程中容易碰撞受损。另外,以往受热面通常采用吊挂式,对目前大多玻璃窑余热炉采用的燃气脉冲吹灰的吹灰效果有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安装方便、结构紧凑、高效且经济合理 的受热面结构形式。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玻璃窑余热炉模块式管箱装置由受热面管片、集箱、管箱框架、护板、管夹、支撑梁、后部护板、检查门孔和烟气通道组成;受热面管片与集箱对接焊接,受热面管片通过管夹焊接固定在底部的支撑梁上;支撑梁与管箱框架焊接固定,管箱框架与护板焊接固定,管箱框架与护板组成密封烟气通道;后部护板下部开有检查门孔。受热面管片、集箱同管箱框架、护板整体组装出厂;管箱框架后侧开有检查门孔,受热面管片采用局部让管留出检修空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厂内组装,受热面管片同集箱焊接质量好,管箱框架护板的密封性好;2、模块式管箱结构,现场安装方便快捷,节约工期;3、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优化了结构,节约材料;4、底部支撑式结构,保证最佳的燃气脉冲吹灰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右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受热面管片I、集箱2、管箱框架3、护板4、管夹5、支撑梁6、后部护板7、检查门孔8和烟气通道9。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I 一 3所示,本技术由受热面管片I、集箱2、管箱框架3、护板4、管夹5、支撑梁6、后部护板7、检查门孔8和烟气通道9组成。本实施例中受热面管片I和集箱2对接焊接,受热面管片I通过管夹5焊接固定在底部的支撑梁6上,受热面管片I的整个重量全部由支撑梁6来承载,支撑梁6同管箱框架3焊接在一起,管箱框架3同护板4采用密封焊接,组成一个密封烟气通道9,烟气就在这个密封的烟气通道9中留经受热面管片1,进行传热。在后部护板7下部开设检查门孔8,开设检查门孔8处的受热面管片I采用局部让管,留出检修通道,从而节省空间,节约材料。本技术技术主要特点为受热面管片、集箱同管箱框架、护板整体组装出厂;管箱框架后侧开设检查门孔,受热面管片采用局部让管留出检修空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厂内组装,受热面管片同集箱焊接质量好,管箱框架护板的密封性好;2、模块式管箱结构,现场安装方便快捷,节约工期;3、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优化了结构,节约材料;4、底部支撑式结构,保证最佳的燃气脉冲吹灰效果。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 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玻璃窑余热炉模块式管箱装置,由受热面管片、集箱、管箱框架、护板、管夹、支撑梁、后部护板、检查门孔和烟气通道组成;其特征在于受热面管片与集箱对接焊接,受热面管片通过管夹焊接固定在底部的支撑梁上;支撑梁与管箱框架焊接固定,管箱框架与护板焊接固定,管箱框架与护板组成密封烟气通道;后部护板下部开有检查门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玻璃窑余热炉模块式管箱装置,由受热面管片、集箱、管箱框架、护板、管夹、支撑梁、后部护板、检查门孔和烟气通道组成;受热面管片与集箱对接焊接,受热面管片通过管夹焊接固定在底部的支撑梁上;支撑梁与管箱框架焊接固定,管箱框架与护板焊接固定,管箱框架与护板组成密封烟气通道;后部护板下部开有检查门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厂内组装,受热面管片同集箱焊接质量好,管箱框架护板的密封性好;2、模块式管箱结构,现场安装方便快捷,节约工期;3、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优化了结构,节约材料;4、底部支撑式结构,保证最佳的燃气脉冲吹灰效果。文档编号F27D17/00GK202675911SQ20122031660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日专利技术者许浩新, 袁进涛 申请人:杭州海陆重工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璃窑余热炉模块式管箱装置,由受热面管片、集箱、管箱框架、护板、管夹、支撑梁、后部护板、检查门孔和烟气通道组成;其特征在于:受热面管片与集箱对接焊接,受热面管片通过管夹焊接固定在底部的支撑梁上;支撑梁与管箱框架焊接固定,管箱框架与护板焊接固定,管箱框架与护板组成密封烟气通道;后部护板下部开有检查门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浩新袁进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陆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