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有隔离圈的高速重载静音滚珠丝杠副,包括滚珠丝杠(1)、螺母(2)、插管(3)和钢球(4),螺母(2)套在滚珠丝杠(1)的外部,插管(3)插在螺母(2)上,螺母(2)内侧弧形凹槽与滚珠丝杠(1)外表面的弧形凹槽相配组成螺旋形的螺旋滚道(7),反向循环滚道(6)的两端都与螺旋滚道(7)相通,反向循环滚道(6)与螺旋滚道(7)的内部并排布置有若干个钢球(4),所述的任意两个相邻的钢球(4)之间都夹放有隔离圈(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改善钢球之间由于彼此接触碰撞带来的接触疲劳寿命变小的现象,提高滚珠丝杠副整体承载和抗疲劳能力,使循环序列运动更流畅,提高滚珠丝杠副DN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床传动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有隔离圈的高速重载静音滚珠丝杠副。
技术介绍
当今世界形势下为使塑料产品的生产达到高精度、高效率,注塑机向电动化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而且全电动注塑机比以 往的液压式注塑成型机更加环保、节能,在如今注重环保和节能的时代,其快速发展也是一个趋势。随着这种电动化的发展,零部件必须在恶劣工况下也保持高可靠性,因此作为全电动注塑机机械驱动部分关键零部件的滚珠丝杠副的性能和可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传统滚珠丝杠副都是应用在高速轻载或者低速重载领域,为了满足注塑机注塑和合模部分的大载荷、快速移动要求,设计研发高速超重载的滚珠丝杠副势在必行,目前注塑机所需载荷在同种规格情况下是国内传统滚珠丝杠副的8 10倍,DN值需要达到12^16万以上,由于载荷增大导致对钢球的疲劳寿命产生非常大的不利影响,因此要尽可能的减少或避免钢球与钢球之间的摩擦和碰撞,并且保证每粒钢球都能得到足够的润滑来降低高速重载带来的温升和噪音,同时还要保证该结构对载荷不产生明显的影响是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有隔离圈的高速重载静音滚珠丝杠副,结构简单,能改善钢球之间由于彼此接触碰撞带来的接触疲劳寿命变小的现象,提高滚珠丝杠副整体承载和抗疲劳能力,使循环序列运动更流畅,提高滚珠丝杠副DN值。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装有隔离圈的高速重载静音滚珠丝杠副,包括滚珠丝杠、螺母、插管和钢球,所述的螺母套在滚珠丝杠的外部,所述的螺母内侧弧形凹槽与滚珠丝杠外表面的弧形凹槽相配组成螺旋形的螺旋滚道,所述的螺母的外侧连接有插管,所述的插管的内部布置有反向循环滚道,所述的反向循环滚道的两端都与螺旋滚道相通,所述的反向循环滚道与螺旋滚道的内部并排布置有若干个钢球,所述的任意两个相邻的钢球之间都夹放有隔离圈。所述的隔离圈呈直径小于钢球的圆板型,所述的隔离圈的两端分别形成锥面,两边的锥面顶部由通孔贯通,所述的锥面的斜度与钢球的直径相配。所述的两个钢球与中间隔离圈之间形成空腔为贮油腔。所述的隔离圈由耐磨耐油的塑料材料或橡胶材料或橡塑材料制成。有益.效果本技术涉及一种装有隔离圈的高速重载静音滚珠丝杠副,结构简单,在原有的滚珠丝杠副中加装了隔离圈,隔离圈可以使循环列中的钢球在绕丝杠轴线公转和绕自身轴线自转过程中避免相互之间的摩擦和碰撞,大幅度减少了滚珠丝杠副的噪音,并且避免了钢球之间的相互摩擦,使整体的摩擦力矩大幅度减小,降低了发热并提高了钢球的接触疲劳寿命;由于该隔离圈与钢球共同形成的贮油腔,可以保证该隔离圈与钢球之间形成油膜,降低摩擦,提高了钢球的接触疲劳寿命;由于该隔离圈结构紧凑,增加该隔离圈后循环序列中钢球数量减少不明显,因此对滚珠丝杠副整体承载能力的影响很小。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隔离圈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装有隔离圈的高速重载静音滚珠丝杠副,包括滚珠丝杠I、螺母2和钢球4,所述的螺母2套在滚珠丝杠I的外部,所述的螺母2内侧弧形凹槽与滚珠丝杠I外表面的弧形凹槽相配组成螺旋形的螺旋滚道7,所述的螺母2的外侧连接有插管3,所述的插管3的内部布置有反向循环滚道6,所述的反向循环滚道6的两端都与螺旋滚道7相通,所述的反向循环滚道6与螺旋滚道7的内部并排布置有若干个钢球4,所述的任意两个相邻的钢球4之间都夹放有由耐磨耐油的软质地材料制成隔离圈5,所述的隔离圈5呈直径小于钢球4圆板型,所属的隔离圈5的两端分别形成锥面51,两边的锥面51顶部由通孔52贯通,所述的两个钢球4与中间隔离圈5之间形成空腔为贮油腔8。所述的隔离圈5的质地比钢球4软,在滚珠丝杠副工作时能够防止相邻的钢球4之间碰撞,同时能够抑制钢球相互碰撞造成的噪音和震动等的产生。权利要求1.一种装有隔离圈的高速重载静音滚珠丝杠副,包括滚珠丝杠(I)、螺母(2)、插管(3)和钢球(4),所述的螺母(2)套在滚珠丝杠(I)的外部,所述的螺母(2)内侧弧形凹槽与滚珠丝杠(I)外表面的弧形凹槽相配组成螺旋形的螺旋滚道(7),所述的螺母(2)的外侧连接有插管(3),所述的插管(3)的内部布置有反向循环滚道(6),所述的反向循环滚道(6)的两端都与螺旋滚道(7)相通,所述的反向循环滚道(6)与螺旋滚道(7)的内部并排布置有若干个钢球(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任意两个相邻的钢球(4)之间都夹放有隔离圈(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装有隔离圈的高速重载静音滚珠丝杠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圈(5)呈直径小于钢球(4)的圆板型,所述的隔离圈(5)的两端分别形成锥面(51),两边的锥面(51)顶部由通孔(52)贯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有隔离圈的高速重载静音滚珠丝杠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面(51)的斜度与钢球(4)的直径相配。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装有隔离圈的高速重载静音滚珠丝杠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钢球(4)与中间隔离圈(5)之间形成空腔为贮油腔(8)。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装有隔离圈的高速重载静音滚珠丝杠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圈(5)由耐磨耐油的塑料材料或橡胶材料或橡塑材料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装有隔离圈的高速重载静音滚珠丝杠副,包括滚珠丝杠(1)、螺母(2)、插管(3)和钢球(4),螺母(2)套在滚珠丝杠(1)的外部,插管(3)插在螺母(2)上,螺母(2)内侧弧形凹槽与滚珠丝杠(1)外表面的弧形凹槽相配组成螺旋形的螺旋滚道(7),反向循环滚道(6)的两端都与螺旋滚道(7)相通,反向循环滚道(6)与螺旋滚道(7)的内部并排布置有若干个钢球(4),所述的任意两个相邻的钢球(4)之间都夹放有隔离圈(5)。本技术结构简单,能改善钢球之间由于彼此接触碰撞带来的接触疲劳寿命变小的现象,提高滚珠丝杠副整体承载和抗疲劳能力,使循环序列运动更流畅,提高滚珠丝杠副DN值。文档编号F16H25/22GK202674209SQ20122021048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1日专利技术者范铭, 郑兴民 申请人:宁波安信数控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有隔离圈的高速重载静音滚珠丝杠副,包括滚珠丝杠(1)、螺母(2)、插管(3)和钢球(4),所述的螺母(2)套在滚珠丝杠(1)的外部,所述的螺母(2)内侧弧形凹槽与滚珠丝杠(1)外表面的弧形凹槽相配组成螺旋形的螺旋滚道(7),所述的螺母(2)的外侧连接有插管(3),所述的插管(3)的内部布置有反向循环滚道(6),所述的反向循环滚道(6)的两端都与螺旋滚道(7)相通,所述的反向循环滚道(6)与螺旋滚道(7)的内部并排布置有若干个钢球(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任意两个相邻的钢球(4)之间都夹放有隔离圈(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铭,郑兴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安信数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