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星齿轮变速机构,它主要包括输出轴、壳体、行星轮架、销轴、行星轮、内齿圈、太阳轮、固定齿轮、输入轴和手动操作换挡机构。行星轮通过销轴安装在行星轮架上;当换挡机构将内齿圈与固定齿轮啮合在一起时,内齿圈固定,太阳轮、行星轮、内齿圈、行星轮架组成一行星减速机构,减速比由太阳轮齿数、行星轮齿数、内齿圈齿数决定,形成1挡;当换挡机构将内齿圈处于中位时,内齿圈不固定,形成空挡;当换挡机构将内齿圈与行星轮架啮合在一起时,太阳轮、行星轮、内齿圈、行星轮架连接成一体,形成直接传动,减速比为1,形成2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解决对于小型2挡行星齿轮实现成本低、易于实现,且高可靠性要求的技术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行星齿轮变速机构。
技术介绍
在中小型冶金机械、石油机械、工程机械中,经常需要的齿 轮变速箱进行动力传递与变速。相对于常规的多轴齿轮变速机构,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传递扭矩大、结构紧凑、体积小,行星齿轮变速常用液压摩擦离合机构或气胎摩擦离合机构来实现变速,其机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且摩擦盘属易损件,需定期更换,可靠性较差。对于中小型冶金机械、石油机械、工程机械,要求造价要尽可能低,且可靠性要求尽可能高,2挡的手动行星齿轮变速箱可以得到一定的应用,这就需要设计一种可以手动操作换挡的2挡齿轮变速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行星齿轮变速机构,以解决对于小型2挡行星齿轮实现成本低、易于实现,且高可靠性要求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行星齿轮变速机构,它主要包括输出轴(I)、壳体(2)、行星轮架(3)、销轴(4)、行星轮(5)、内齿圈(6)、太阳轮(7)、固定齿轮(8)、输入轴(9)和手动操作换挡机构,固定齿轮(8)安装在壳体(2)上,太阳轮(7)与输入轴(9)连接在一起,行星轮架(3)与输出轴(I)连接在一起,行星轮(5)通过销轴(4)安装在行星轮架(3)上;当换挡机构将内齿圈(6)与固定齿轮(8)啮合在一起时,内齿圈(6)固定,太阳轮(7)、行星轮(5)、内齿圈(6)、行星轮架(3 )组成一行星减速机构,减速比由太阳轮(7 )齿数、行星轮(5 )齿数、内齿圈(6 )齿数决定,形成I挡;当换挡机构将内齿圈(6)处于中位时,内齿圈不固定,形成空挡;当换挡机构将内齿圈(6)与行星轮架(3)啮合在一起时,太阳轮(7)、行星轮(5)、内齿圈(6)、行星轮架(3 )连接成一体,形成直接传动,减速比为I,形成2挡。手动操作换挡机构由换挡轴(10)、换挡拨叉(11)、换挡拨环(12)和换挡拨头(13)组成,换挡轴(10)可移动的固定在壳体(2)上,两个换挡拨叉(11)一端固定在换挡轴(10)上,另一端固定有换挡拨头(13),换挡拨环(12)采用分体结构,套在内齿圈(6)外,换挡拨头(13)与换挡拨环(12)卡接固定。行星轮架(3)外侧加工成与内齿圈(6)同模数、同齿数的齿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实现2挡行星齿轮变速1挡、2挡和空挡,其成本低、易于实现,且可以实现手动操作换挡,无需复杂的液压摩擦离合机构和气胎摩擦离合机构,当然,也可以采用液压或气动控制换挡。技术的制造成本低、结构可靠,对于中小型冶金机械、石油机械、工程机械的变速要求非常适合,从而有利于该技术技术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沿I —I方向的剖视图。图中零部件编号1.输出轴,2.壳体,3.行星轮架,4.销轴,5.行星轮,6.内齿圈,7.太阳轮,8.固定齿轮,9.输入轴,10.换挡轴,11.换挡拨叉,12.换挡拨环,13.换挡拨头。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行星齿轮变速机构采用手动操作换挡机构,换挡轴、换挡拨叉、换挡拨环、换挡拨头组成换挡操作机构,内齿圈与固定齿轮啮合时,输入轴、行星轮架、行星轮、内齿圈、太阳轮、固定齿轮、输入轴形成行星减速机构,减速比由行星轮、内齿圈、太阳轮的齿数决定;当内齿圈处于中位时,行星减速机构内齿圈无固定,形成空挡;当内齿圈与行星轮架啮合时,输入轴、行星轮架、行星轮、内齿圈、太阳轮、固定齿轮、输入轴形成行直接传动机构,减速比为I ;这样,I挡、2挡、空挡的手动操作换挡行星齿轮变速机构构建完成。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参照图I、图2,固定齿轮(8)安装在壳体(2)上,保持固定,太阳轮(7)与输入轴(9)连接在一起,行星轮架(3)与输出轴(I)连接在一起,行星轮(5)通过销轴(4)安装在行星轮架(3)上。参照图2,换挡轴(10)、换挡拨叉(11)、换挡拨环(12)、换挡拨头(13)组成手动操作换挡机构。换挡轴(10)可移动的固定在壳体(2)上,两个换挡拨叉(11) 一端固定在换挡轴(10 )上,另一端固定有换挡拨头(13 ),换挡拨环(12 )采用分体结构,套在内齿圈(6 )夕卜,换挡拨头(13)与换挡拨环(12)卡接固定。为便于换挡拨环(12)的安装,其采用分体结构,行星轮架(3)外侧加工成与内齿圈(6)同模数、同齿数的齿轮。当换挡机构将内齿圈(6)与固定齿轮(8)啮合在一起时,内齿圈(6)固定,太阳轮(7)、行星轮(5)、内齿圈(6)、行星轮架(3)组成一行星减速机构,减速比由太阳轮(7)齿数、行星轮(5)齿数、内齿圈(6)齿数决定,形成I挡;当换挡机构将内齿圈(6)处于图I所示的中位时,内齿圈不固定,形成空挡;当换挡机构将内齿圈(6 )与行星轮架(3 )啮合在一起时,太阳轮(7)、行星轮(5)、内齿圈(6)、行星轮架(3)连接成一体,形成直接传动,减速比为1,形成2挡;这样I个带空挡的2挡行星齿轮变速机构便构建完成。权利要求1.一种行星齿轮变速机构,它主要包括输出轴(I)、壳体(2)、行星轮架(3)、销轴(4)、行星轮(5)、内齿圈¢)、太阳轮(7)、固定齿轮(8)、输入轴(9)和手动操作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固定齿轮(8)安装在壳体(2)上,太阳轮(7)与输入轴(9)连接在一起,行星轮架(3)与输出轴(I)连接在一起,行星轮(5)通过销轴(4)安装在行星轮架(3)上;当换挡机构将内齿圈(6)与固定齿轮(8)啮合在一起时,内齿圈(6)固定,太阳轮(7)、行星轮(5)、内齿圈(6)、行星轮架(3)组成一行星减速机构,减速比由太阳轮(7)齿数、行星轮(5)齿数、内齿圈(6)齿数决定,形成I挡;当换挡机构将内齿圈(6)处于中位时,内齿圈不固定,形成空挡;当换挡机构将内齿圈(6)与行星轮架(3)啮合在一起时,太阳轮(7)、行星轮(5)、内齿圈(6 )、行星轮架(3 )连接成一体,形成直接传动,减速比为I,形成2挡。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手动操作换挡机构由换挡轴(10)、换挡拨叉(11)、换挡拨环(12)和换挡拨头(13)组成,换挡轴(10)可移动的固定在壳体(2)上,两个换挡拨叉(11) 一端固定在换挡轴(10)上,另一端固定有换挡拨头(13),换挡拨环(12)采用分体结构,套在内齿圈(6)夕卜,换挡拨头(13)与换挡拨环(12)卡接固定。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行星轮架(3)外侧加工成与内齿圈(6)同模数、同齿数的齿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星齿轮变速机构,它主要包括输出轴、壳体、行星轮架、销轴、行星轮、内齿圈、太阳轮、固定齿轮、输入轴和手动操作换挡机构。行星轮通过销轴安装在行星轮架上;当换挡机构将内齿圈与固定齿轮啮合在一起时,内齿圈固定,太阳轮、行星轮、内齿圈、行星轮架组成一行星减速机构,减速比由太阳轮齿数、行星轮齿数、内齿圈齿数决定,形成1挡;当换挡机构将内齿圈处于中位时,内齿圈不固定,形成空挡;当换挡机构将内齿圈与行星轮架啮合在一起时,太阳轮、行星轮、内齿圈、行星轮架连接成一体,形成直接传动,减速比为1,形成2挡。本技术可以解决对于小型2挡行星齿轮实现成本低、易于实现,且高可靠性要求的技术问题。文档编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星齿轮变速机构,它主要包括输出轴(1)、壳体(2)、行星轮架(3)、销轴(4)、行星轮(5)、内齿圈(6)、太阳轮(7)、固定齿轮(8)、输入轴(9)和手动操作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固定齿轮(8)安装在壳体(2)上,太阳轮(7)与输入轴(9)连接在一起,行星轮架(3)与输出轴(1)连接在一起,行星轮(5)通过销轴(4)安装在行星轮架(3)上;当换挡机构将内齿圈(6)与固定齿轮(8)啮合在一起时,内齿圈(6)固定,太阳轮(7)、行星轮(5)、内齿圈(6)、行星轮架(3)组成一行星减速机构,减速比由太阳轮(7)齿数、行星轮(5)齿数、内齿圈(6)齿数决定,形成1挡;当换挡机构将内齿圈(6)处于中位时,内齿圈不固定,形成空挡;当换挡机构将内齿圈(6)与行星轮架(3)啮合在一起时,太阳轮(7)、行星轮(5)、内齿圈(6)、行星轮架(3)连接成一体,形成直接传动,减速比为1,形成2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仪,王东,秦桂林,陈明,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蓝滨石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兰州蓝亚石油化工装备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兰州石油化工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