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跃刚专利>正文

短距升降楼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8480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8:09
短距升降楼梯,克服了现有室内楼梯上下不方便、占用空间大的不足。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电机和控制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前立柱、中立柱、后立柱、框架、A梯、B梯、升降机构和保护机构。2只前立柱、2只中立柱和2只后立柱均垂直安装在一楼地面,中立柱和后立柱的上端都延伸至二楼地面。中立柱和后立柱的顶端平行于地面设置有框架;前立柱的顶端平行于地面也设置有框架,该框架与中立柱的中部固定连接;2只后立柱的中部连接有后横梁,两侧的中立柱和后立柱的中部分别连接有侧横梁;A梯置放在前立柱和中立柱之间,B梯置放在中立柱和后立柱之间;A梯和B梯上均设有扶手。该升降楼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占用空间小,制造成本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室内楼梯,具体涉及一种短距升降楼梯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住房条件的不断提高,建筑面积逐渐扩大,特别是两层别墅户型越来受到青睐。不仅房屋使用容积率高,也为追求个性生活的人提供了更多的创造空间。有了二层楼上的房间当然要有上楼的楼梯,现在室内楼梯大都采用传统的台阶式的人力楼梯;无论是直接式还是旋转式楼梯,占用了室内较多空间;为节省空间,楼梯就会做的宽度较为窄小,台阶比较陡直,即不利老人和儿童的上下安全,更不便楼上较大物品的搬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室内楼梯所存在的上下楼不方便、占用室内空间大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室内短距升降楼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电机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立柱、中立柱、后立柱、框架、A梯、B梯、升降机构和保护机构。2只前立柱、2只中立柱和2只后立柱均垂直固定在一楼地面,中立柱和后立柱的上端都延伸至二楼地面。在中立柱和后立柱的顶端平行于地面设置有框架;在前立柱的顶端平行于地面也设置有框架,该框架与中立柱的中部固定连接;在2只后立柱的中部连接有后横梁,在两侧的中立柱和后立柱的中部分别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短距升降楼梯,包括电机(9)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立柱(1)、中立柱(2)、后立柱(3)、框架(10)、A梯(12)、B梯(13)以及升降机构和保护机构;2只前立柱(1)、2只中立柱(2)和2只后立柱(3)均垂直固定在一楼地面,中立柱(2)和后立柱(3)的上端都延伸至二楼地面;在中立柱(2)和后立柱(3)的顶端平行于地面设置有框架(10);在前立柱(1)的顶端平行于地面也设置有框架(10),该框架与中立柱(2)的中部固定连接;在2只后立柱(3)的中部连接有后横梁(4),在两侧的中立柱(2)和后立柱(3)的中部分别连接有侧横梁(5);A梯(12)置放在前立柱(1)和中立柱(2)之间,B...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跃刚
申请(专利权)人:李跃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