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铝液转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27582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电解铝液转接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底部开有排液口,箱体内部固定有隔板层,隔板层的上表面为凹面,隔板层内开有通孔,通孔内固定有网筛,隔板层把箱体内部分为了两个空腔,上部的过滤腔和下部的贮液腔,在所述过滤腔内填充有氧化铝制成的缓冲球。箱体上设置有箱盖,箱盖的下面设置有电加热丝。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过滤腔内的氧化铝缓冲球,在铝液注入时防止高温铝液的飞溅,对铝液起到了初步除杂的作用。并且该缓冲球和夹渣定期清除并可作为电解铝车间的原料,起到了对资源的充分的利用。贮液腔对铝液有一定的贮存作用,铝液通过排液口均匀地流到流槽内,稳定了流速,避免因铝液翻滚再次产生氧化夹渣。(*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铝的冶炼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解铝液的转接装置。
技术介绍
利用电解铝液直接熔炼生产铝合金产品已经成为一种节能高效的工艺流程,具体流程是把电解铝液从电解槽中吸出后进入专用保温抬包,并以此抬包为转载工具将电解铝液转运至熔铸车间保温炉内,在保温炉内再进行后续加工处理。现代铝工业生产采用冰晶石一氧化铝融盐电解法,熔融冰晶石是溶剂,氧化铝是溶质,以炭素体作为阳极,铝液作为阴极,通入强大直流电后,在950-970°C下在两极上进行电化学反应。这一工艺特点决定了电解铝液中不可避免地混有大量的氧化夹渣、电解质团块、细小炭块以及氧化铝粉末 等固体颗粒物。目前,通常的电解铝液转接方式是将以上电解铝液通过直通流槽直接注入熔炼炉内,转注过程中不对电解铝液进行任何预处理,因而电解铝液中的大量夹渣、电解质团块及氧化铝粉末等夹杂物随铝液一起进入熔炼炉,这样一方面增加了铝液净化处理的难度,容易造成铝产品含有夹渣,极大地影响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大量夹渣、电解质等夹杂物容易沉积到炉底,或者粘附到炉壁上,污染了熔炼炉,增加了清炉次数,也增加了产品质量隐患。另外,目前采用直通流槽转接铝液容易造成铝液翻滚,甚至飞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解铝液转接装置,包括箱体,其特征是:所述箱体的底部开有排液口,所述箱体内部固定有隔板层,所述隔板层内开有通孔,通孔内固定有网筛,隔板层把箱体内部分为了两个空腔,上部的过滤腔和下部的贮液腔,在所述过滤腔内填充有缓冲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永崔华清崔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创新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