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提高块体非晶合金及其结构件室温塑性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27554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块体非晶合金及其结构件室温塑性的装置,包括刚性垫板、六自由度运动机构、脉冲激光发生器,所述的六自由度运动机构包括下面的移动台,移动台底部有带中心孔的凸台,移动台与其上面的固定台通过六根伸缩轴及所述的伸缩轴两端的万向铰链连接在一起,固定台和移动台均有中心通孔与脉冲激光发生器的光路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综合利用了多种提高非晶合金室温塑性的力学和材料学机制,增塑效果显著,适合于各种非晶合金材料。(*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提高非晶合金塑性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提高块体非晶合金及其结构件室温塑性的装置,属于先进材料

技术介绍
非晶合金的高强度、高弹性极限、高耐蚀性和耐磨性、优异的磁性能以及性能的各向同性,使之成为军事、航天、海洋、电力、微机电系统等领域最具应用前景的一类金属基新材料。然而,非晶合金独特的均质无定形结构中,缺乏排列有序的原子晶面和位错,致使其宏观室温塑性非常有限,并且成为制约其工程应用和成形制造的关键瓶颈。目前,提高非晶合金室温塑性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通过适当的组分设计及 制备技术,如加入元素钯,或在非晶合金中形成第二相得到所谓的非晶复合材料等,以从根本上提高非晶合金的室温塑性。该方面的研究虽有很大进展,但要同时获得良好的非晶形成能力和大的塑性变形力仍然十分困难。其二是对制备好的非晶合金及其结构件进行后处理,以提高其极限塑性变形能力。如姚可夫申请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1967552A (申请号201010502643. 8)通过应用循环载荷来提高非晶合金塑性;邱胜宝申请的一种提高非晶合金压缩塑性的方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1717902A (申请号200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块体非晶合金及其结构件室温塑性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刚性垫板、六自由度运动机构、脉冲激光发生器,所述的六自由度运动机构包括下面的移动台,移动台底部有带中心孔的凸台,移动台与其上面的固定台通过六根伸缩轴及所述的伸缩轴两端的万向铰链连接在一起,固定台和移动台均有中心通孔与脉冲激光发生器的光路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忠刘韧郑超秦绪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