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品面料的流水式进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26796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印染前处理进布输送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纺织品面料的流水式进布装置,属于染整机械技术领域。一种纺织品面料的流水式进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烧毛机与退浆机之间装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若干个立式导布环、若干个立式双槽滑轮、若干个井字型导布辊,支撑架上还设置有槽轮主动牵引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使烧毛后的半成品直接从烧毛机落布端通过一系列立式导布环、立式双槽滑轮、井字型导布辊进入退浆机进布区域,克服了传统退浆机进布模式存在的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以及半成品撞残损耗等问题,真正实现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用工、提高效率的精益生产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印染前处理进布输送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纺织品面料的流水式进布装置,属于染整机械

技术介绍
传统的085退浆机进布方式是将烧毛后的半成品落布叠放到布车内,然后用人工将布车推移到085退浆机进布区域进布退浆。这种人工输送方式存着以下不足一是因输送距离远、输送的布匹物品重量大,导致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很大、效率较低。由于烧毛工序花毛多、粉尘重,环境恶劣,印染设备排列充分考虑其花毛粉尘对后道生产工序的不良影响,故一般将烧毛工序设备排列在离其它印染设备偏远的地方,并将其充分隔离,致使退浆机进布工到烧毛机推布的距离较远,就我们公司设备排列状况看,从烧毛机到绳状退浆机进布区域,平均操作距离达100多米。一般每辆布车存放的半成品布匹长度数量在3000-5000米之间,为提高生产效率,一般采用湿法灭火及落布,布匹含潮率较大,最终导致每车布重量至少500Kg。按现有每班产量12万米计,推布人员相当于推着500Kg的布车,每班走7公里的路程导致劳动强度和劳动量很大。二是对劳动者和产品都不安全。每辆布车两推布端各有一只铁质滚轮,滚轮容易砸伤劳动者的脚,操作人员在推布过程中由于布车太重,推动过程中难以对布车进行控制,容易造成撞残生产线上存放的其它半成品,对劳动者和财产都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纺织品面料的流水式进布装置的技术方案,该方案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生产安全性,达到增效的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纺织品面料的流水式进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烧毛机与退浆机之间装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若干个立式导布环、若干个立式双槽滑轮、若干个井字型导布辊,支撑架上还设置有槽轮主动牵引装置;所述立式导布环有方形边框I,方形边框I内装有并列的圆环I ;所述立式双槽滑轮有方形边框II,方形边框II内装有并列的两个槽轮I ;所述井字型导布辊有方形边框III,方形边框III上横向与纵向各装有两只辊轴;所述槽轮主动牵引装置有方形边框IV,方形边框IV上平行的装有槽轮II和橡胶轮,橡胶轮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支撑架上还装有转弯装置,所述转弯装置有支撑框,支撑框上安装有转轮和圆环II。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能使烧毛后的半成品直接从烧毛机落布端通过一系列立式导布环、立式双槽滑轮、井字型导布辊进入退浆机进布区域,克服了传统退浆机进布模式存在的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以及半成品撞残损耗等问题,真正实现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用工、提高效率的精益生产目的。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的立式双槽滑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中的立式导布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I中的井字型导布辊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I中的槽轮主动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I中的转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一退浆机,2—支撑架,3—槽轮主动牵引装置,4一立式双槽滑轮,5—井字 型导布棍,6—立式导布环,7—布匹,8—方形边框11,9一槽轮I ,10—方形边框I,11一圆环I,12—方形边框III,13—辊轴,14一动力装置,15—方形边框IV,16—橡胶轮,17—槽轮II,18一支撑框,19一转轮,20—圆环II, 21一烧毛机,22—转弯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和原理做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纺织品面料的流水式进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烧毛机21与退浆机I之间装有支撑架2,支撑架2上设置有若干个立式导布环6、若干个立式双槽滑轮4、若干个井字型导布辊5,支撑架2上还设置有槽轮主动牵引装置3 ;所述立式导布环6有方形边框I 10,方形边框I 10内装有并列的圆环I 11 ;所述立式双槽滑轮4有方形边框II 8,方形边框II 8内装有并列的两个槽轮I 9 ;所述井字型导布辊5有方形边框III12,方形边框III12上横向与纵向各装有两辊轴13 ;所述槽轮主动牵引装置3有方形边框IV 15,方形边框IV 15上平行的装有槽轮II 17和橡胶轮16,橡胶轮16与动力装置14连接;所述支撑架2上还装有转弯装置22,所述转弯装置22有支撑框18,支撑框18上安装有转轮19和圆环II 20。在本实施例中,立式导布环6、立式双槽滑轮4、井字型导布辊5、槽轮主动牵引装置3、转弯装置22在支撑架2上的设置依次为立式导布环6 —立式双槽滑轮4 —井字型导布辊5 —转弯装置22 —槽轮主动牵引装置3 —立式导布环6 —井字型导布辊5 —立式双槽滑轮4 —立式导布环6 —井字型导布辊5 —立式双槽滑轮4 —槽轮主动牵引装置3 —转弯装置22,最后到达退浆机I。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立式导布环6、立式双槽滑轮4 :防止双幅生产进布时相互纠缠、绞扭,方便操作。槽轮主动牵引装置3 :该装置以15kg力矩电机为主牵引动力,上部橡胶轮16为主动轮,工作状态时橡胶轮16应充气加压,该装置可安装在导布通道的中间位置、尾端,防止因导布距离长,牵引张力过大,造成断布,影响生产效率。转弯装置22:可以根据生产线实际分布情况,实现布料的灵活转向。本技术是以厂房架构和设备排列为依托,从烧毛机21存布区域起至退浆机I进布必经区域,以墙为支撑架2,上面安装若干数量的立式导布环6、立式双槽滑轮4、井字型导布辊5、转弯装置22,组成固定、通畅的导布通道,还安装有槽轮主动牵引装置3将烧毛后的布匹引导至退浆机I进布区域,实现了不用推布操作的半自动进布模式。权利要求1.一种纺织品面料的流水式进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烧毛机与退浆机之间装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若干个立式导布环、若干个立式双槽滑轮、若干个井字型导布辊,支撑架上还设置有槽轮主动牵引装置;所述立式导布环有方形边框I,方形边框I内装有并列的圆环I ;所述立式双槽滑轮有方形边框II,方形边框II内装有并列的两个槽轮I ;所述井字型导布辊有方形边框III,方形边框III上横向与纵向各装有两只辊轴;所述槽轮主动牵引装置有方形边框IV,方形边框IV上平行的装有槽轮II和橡胶轮,橡胶轮与动力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纺织品面料的流水式进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还装有转弯装置,所述转变装置有支撑框,支撑框上安装有转轮和圆环II。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印染前处理进布输送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纺织品面料的流水式进布装置,属于染整机械
一种纺织品面料的流水式进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烧毛机与退浆机之间装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若干个立式导布环、若干个立式双槽滑轮、若干个井字型导布辊,支撑架上还设置有槽轮主动牵引装置。本技术结构简单,能使烧毛后的半成品直接从烧毛机落布端通过一系列立式导布环、立式双槽滑轮、井字型导布辊进入退浆机进布区域,克服了传统退浆机进布模式存在的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以及半成品撞残损耗等问题,真正实现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用工、提高效率的精益生产目的。文档编号B65H20/04GK202670842SQ20122033726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2日专利技术者刘曰兴, 张国清, 王克峰, 常景新, 乔传亮, 崔永远, 石志军, 于秉清, 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纺织品面料的流水式进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烧毛机与退浆机之间装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若干个立式导布环、若干个立式双槽滑轮、若干个井字型导布辊,支撑架上还设置有槽轮主动牵引装置;所述立式导布环有方形边框Ⅰ,方形边框Ⅰ内装有并列的圆环Ⅰ;所述立式双槽滑轮有方形边框Ⅱ,方形边框Ⅱ内装有并列的两个槽轮Ⅰ;所述井字型导布辊有方形边框Ⅲ,方形边框Ⅲ上横向与纵向各装有两只辊轴;所述槽轮主动牵引装置有方形边框Ⅳ,方形边框Ⅳ上平行的装有槽轮Ⅱ和橡胶轮,橡胶轮与动力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曰兴张国清王克峰常景新乔传亮崔永远石志军于秉清宫成民谢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愉悦家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