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重凡专利>正文

真空包装机的抽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26087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真空包装机的抽气装置,该种用于就食品包装袋抽取真空且能封口的真空包装机,于一主机中包括有一抽气装置、一震动装置及一封口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别就抽气装置提出改进,该抽气装置包括有一抽气马达、一储压桶、一气阀与若干管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于进行抽真空初期时,利用储压桶的压差,当抽真空进入后期时,借助气阀的转换,改由抽气马达进行抽真空作用。如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真空抽气全时程具有速度增加、效率提升的优点,改进传统方式在抽真空进入后期时的缺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真空包装机的抽气装置,涉及真空包装机的两阶段式抽真空技术。更明确地说,其能使抽真空进入后期时的抽真空速度增加、效率提升的技术。
技术介绍
许多食品、谷物或农产品,经在工厂洗选或加工完成后,若与空气长时间接触,将很容易造成腐坏,难以长期保存。为能有效延长保存期间,避免食品或谷物等受潮或腐坏,厂家都会尽量以真空包装方式产销食品,其中每个人都需要食用的白米即为其中一例。现有的白米于工厂经过处理或筛选后,会先装在三边封口的包装袋中,并平置该包装袋于真空包装机中,进行抽真空并配合震动作用,最后进行封口而完成包装。现有的真 空包装机在进行抽真空作业时,其原理是先利用一抽气马达将一储压桶内部抽取成负压状态,而后利用该储压桶的负压将一吸汲空间抽取真空,即可使位于吸汲空间内的包装袋形成真空。而该传统方式在以储压桶进行抽真空时,其优点是初期的抽真作业空速度快、效率高,但其缺点是随着压差变化,以储压桶进行的抽真空作业的后期的速度将变得很慢、效率很差。创作人有鉴于现有真空包装机于抽真空作业后期效率差、速度慢的缺点,特以研创成本技术,期能借本技术的提出,以便改进现有缺点,使真空包装机抽真空作业的后期效率和速度都能提升,以使包装作业能臻致完善与理想。创作人经研究后发现,以储压桶进行抽真空初期的作业并无问题,需改善的是抽真空作业的后期。因此,若能将后期的抽真空作业舍弃储压桶,改采抽气马达,应即能解决前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以提供一种真空包装机,是于一主机中包括有一抽气装置、一震动装置及一封口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真空包装机的抽气装置,包括一吸汲空间,位于一箱体内;一抽气装置,包括一抽气马达、一储压桶、一气阀、一第一管体、一第二管体与一第三管体;其中该第一管体一端与吸汲空间连连通,另一端与气阀连接;该第二管体两端分别与储压桶和气阀连接;该第三管体两端分别与抽气马达和气阀连接;该气阀能切换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或第三管体联通以使该吸汲空间被储压桶或抽气马达其中之一抽气。其中该真空包装机中包括有一抽气装置、一震动装置及一封口装置。该真空包装机,包括有一箱体,该箱体顶部,设有一可掀式盖体。该箱体内横设有一隔板,隔板上、下分别区分出吸汲空间与底部空间。该抽气装置设于底部空间内。该抽气装置,还包括有一第四管体、一第五管体与一消音器;其中,该抽气马达的输出端连接到第四管体,第四管体连接到消音器,消音器再连接到第五管体,而第五管体的外端则是连通到箱体外部的排气口。该气阀为三叉式电磁阀。该震动装置,设于吸汲空间内,包括一个震动马达、数缓冲组件与一置物板;其中该震动马达位于置物板的下方中央,而各缓冲组件位于置物板角落下方处。该封口装置,设于吸汲空间内,包括一电热器与一压条;其中,电热器设于置物板上旁侧处,而压条位于电热器顶部的盖体底缘处悬置。该盖体底缘环边设有密封条。该气阀,具有连通路径切换作用,可决定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之间的连 通状态。该气阀的连通路径切换状态,可包括仅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连通、仅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连通、仅第一管体和第三管体连通。该气阀就吸汲空间进行抽真空初期作业时,先利用储压桶抽气,而后切换成利用抽气马达抽气。较佳的,该主机,包括有一箱体,该箱体顶部,设有一可掀式盖体。较佳的,该箱体内适当高度处,横设有一隔板,隔板上、下分别区分出吸汲空间与底部空间。较佳的,该底部空间内,设置有一抽气装置。较佳的,该抽气装置,包括有一抽气马达、一储压桶、一气阀、一第一管体、一第二管体、一第三管体、一第四管体、一第五管体与一消音器;其中,该抽气马达的输出端连接到第四管体,第四管体连接到消音器,消音器再连接到第五管体,而第五管体的外端则是连通到箱体外部的排气口,该抽气马达的进气端借第三管体连接至气阀,该气阀为三叉式电磁阀结构,另两端分别与第一管体、第二管体连接;该第一管体的另一端穿经隔板而与吸汲空间连通,至于第二管体的另一端则与储压桶连接。较佳的,该震动装置,设于吸汲空间内,包括一震动马达、数只缓冲组件与一置物板;其中该震动马达位于置物板的下方中央,至于各缓冲组件位于置物板角落下方处。较佳的,该封口装置,设于吸汲空间内,包括一电热器与一压条;其中的电热器,设于置物板上旁侧处,而压条位于电热器顶部的盖体底缘处悬置。较佳的,前述盖体底缘环边设有密封条,该盖体经盖合于箱体上时,利用密封条的气密效果,能使吸汲空间呈密闭状。较佳的,本技术的气阀,具有连通路径切换功能,可决定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之间的连通状态。包括仅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连通、仅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连通、仅第一管体和第三管体连通。较佳的,当储压桶内部需产生负压时,本技术的气阀将使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连通,以便抽气马达就储压桶内部进行抽气。较佳的,当要就吸汲空间进行抽真空初期作业时,也即欲利用储压桶抽气时,本技术的气阀将使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连通,以便储压桶的内部负压能就吸汲空间进行抽真空作业。较佳的,当要就吸汲空间进行抽真空后期作业时,也即欲利用抽气马达抽气时,本技术的气阀将使第一管体和第三管体连通,俾便抽气马达能就吸汲空间直接进行抽真空作业。换言之,本技术气阀的路径切换功能,即为本技术的技术特征。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真空包装机的抽气装置,其主要是提供了一种真空包装机的抽气装置的改进结构,该种抽气装置,包括有一抽气马达、一储压桶、一气阀与若干管体;本技术于进行抽真空初期时,一如以往,仍利用储压桶的压差;但,当抽真空进入后期时,借助气阀的转换,改由抽气马达直接进行抽真空作用。如是,本技术于抽真空后期时,相较于既有方式,明显具有速度增加、效率提升等优点。更具体来说,本技术的实施就真空抽气全时程来说,混合抽真空初期以储压桶抽气的优点与抽真空后期以抽气马达抽气的优点;整体抽真空的速度与效率能较现有技术明显提升至少一倍。附图说明图I :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 :为本技术实施的立体外观图。图3 :为本技术实施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 :为本技术实施的另一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 :为本技术完成抽真空进行封口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I-----主机I I----箱体12——盖体111隔板112底部空间113吸汲空间121-----密封条2-----抽气装置21——抽气马达22——储压桶23——第一管体24——气阀25——第二管体26——第三管体27第四管体28消音器29第五管体3-----震动装置31----震动马达32----缓冲组件33——置物板4-----封口装置41——电热器42——压条5-----包装袋51——袋Π6-----白米。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新型的详细特征与较佳实施例,兹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新型的
技术实现思路
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及附图,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前述的目的及优点。本新型以下列举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新型的目的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新型的范围。首请参阅图I所示,本技术的真空包装机,于一主机I中包括有一抽气装置2、一震动装置3及一封口装置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包装机的抽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吸汲空间,位于一个箱体内;一个抽气装置,包括一个抽气马达、一个储压桶、一个气阀、一个第一管体、一个第二管体与一个第三管体;其中该第一管体一端与吸汲空间连连通,另一端与气阀连接;该第二管体两端分别与储压桶和气阀连接;该第三管体两端分别与抽气马达和气阀连接;该气阀能切换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或第三管体联通以使该吸汲空间被储压桶或抽气马达其中之一抽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重凡
申请(专利权)人:邱重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