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翅片管换热器穿铜管用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杆和位于导向杆一端并与导向杆固为一体的导向头,所述导向头包括中心杆,所述中心杆与导向杆同轴设置,在中心杆上设置有弹性对中机构。该导向装置结构简单,能够保证铜管安全、准确、稳定地穿入翅片中,并且能够用于自动穿管装置导向,利用自动穿管代替人工穿管,不仅能够提高穿管效率,降低产品报废率,还能够有效节约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翅片管换热器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翅片管换热器穿铜管用导向装置。
技术介绍
翅片管热交换器是空气调节器(即空调)中的重要组件,翅片管换热器是由数百片翅片和十几或几十根两端穿过翅片的U型筒管组成的密闭热交换循环设备,主要用于空气调节器中作为换热器。目前的翅片管换热器的生产工艺技术手段是,依靠专用接料器自动整齐叠放成翅片层,利用高速冲床在翅片上自动冲压用于铜管穿过的翅片孔,然后人工逐根把U型铜管穿入由翅片的翅片孔形成的翅片通道中。但由于翅片是由厚度为O. Imm左右的铝箔制成的片形零件,所以十分柔软,同时U型铜管的管臂厚度也只有O. 3mn左右,其刚 性也很差,因此在U型铜管穿过数百片叠放在一起的翅片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翅片孔或U型铜管变形,进而造成铜管无法穿过翅片层,甚至造成整个翅片管换热器的报废。中国专利CN 2799159Y公开了一种翅片管换热器穿铜管的导向装置,其包括导向头和导杆,导向头的直径略小于铜管,铜管导杆进行引导,从而使铜管从翅片层穿过,但是由于导向头的直径略小于铜管,使得在引导过程中通过容易产生偏移,从而依然容易造成翅片孔或U型铜管变形,进而造成铜管无法穿过翅片层,甚至造成整个翅片管换热器的报废;并且该导向装置使用时,需要将导向头先从翅片层的下方向上穿过翅片层,然后将铜管与导向头对接,再下压铜管,导向装置沿原路返回的同时对通过进行引导;但是由于导向装置在向上穿过翅片层的过程中,容易对翅片造成损伤,使得导向装置在返回(导向)的过程中很难进行正常返回(导向),从而造成铜管无法正常穿过翅片层。并且因其特殊的引导方式,穿管效率也很低,很难用于自动化穿管,穿管难度也很大,依然容易造成翅片孔或U型铜管变形,进而造成铜管无法穿过翅片层,甚至造成整个翅片管换热器的报废。所以尽管珠海格力电器有限公司2006年就申请了 CN 2799159Y专利,但还是不能解决自动穿管问题,包括格力在内的空调厂家仍然只能采取人工穿管。日本大金工业株式会社、珠海格力电器有限公司从2005年就开始进行该技术攻关,但由于该课题涉及到软件、机械、硬件、工业制造能力、视觉系统、模糊数学等学科基础,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可行的方式方法解决自动穿管的问题,因而,空调制冷行业仍然是采用人工穿管,这样不仅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并且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效率非常低,从而使成本增加。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用于自动化穿管的导向装置,从而提高穿管效率,降低产品报废率,降低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翅片管换热器穿铜管用导向装置,能够更好地引导铜管穿入翅片层,并且能够用于自动化穿管,从而提高穿管效率,降低产品报废率,节约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翅片管换热器穿铜管用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杆和位于导向杆一端并与导向杆固为一体的导向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头包括中心杆,所述中心杆与导向杆同轴设置,在中心杆上设置有弹性对中机构。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杆的靠近导向头的一端为倒圆台结构,其远离导向头的一端具有锥度。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对中机构为至少三根绕中心杆一周均匀分布的弹性支脚,所述弹性支脚远离导向杆的一端与中心杆固定,且弹性支脚与中心杆之间具有一小于90°的夹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能够保证铜管安全、准确、稳 定地穿入翅片中,并且能够用于自动穿管装置导向,利用自动穿管代替人工穿管,不仅能够提高穿管效率,降低产品报废率,还能够有效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导向装置穿过翅片层的示意图;图3为导向装置与铜管对接的示意图;图4为铜管穿过翅片层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见图I至图4,一种翅片管换热器穿铜管用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杆I和位于导向杆一端并与导向杆固为一体的导向头,所述导向杆的靠近导向头的一端为倒圆台结构(即靠近导向头一端的端面直径大于导向杆的直径,成锥形),其远离导向头的一端具有锥度(即远离导向头一端的端面直径小于于导向杆的直径)。所述导向头包括中心杆2,所述中心杆2与导向杆I同轴设置,在中心杆2上设置有弹性对中机构。所述弹性对中机构为至少三根绕中心杆一周均匀分布的弹性支脚3,所述弹性支脚3远离导向杆I的一端与中心杆3固定,且弹性支脚与中心杆之间具有一小于90°的夹角。具体制作时,导向杆的直径小于或等于翅片孔的直径,并且导向杆的长度大于翅片层的厚度;所述中心杆的直径小于导向杆的直径。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支脚3可以采用簧片,也可以采用钢丝等。在利用该导向装置进行穿管时,首先将翅片层4固定,并使翅片上的孔的中心线一致,然后使导向杆远离导向头的一端由上至下穿过翅片层5,并使导向头位于翅片层5上方,由于导向杆远离导向头的一端具有锥度,因而在导向杆插入翅片孔时更加容易,且不会造成翅片变形。此时,将U型铜管5两端从导向头上端套入(即使导向杆与铜管对接),并使导向头上的弹性对中机构位于铜管内部,由于导向头具有弹性对中机构,这样就使得中心杆位于铜管的轴线上,从而使得铜管与导向杆的轴线重合,这样在穿管过程中,铜管不会发生晃动,穿管效果更好;最后向下移动铜管,同时以相同的移动速度向下移动导向杆,直至铜管穿入翅片层;由于导向杆靠近导向头的一端为倒圆台结构,因而在向下移动过程中,导向杆的上端始终与翅片层的翅片孔组成的通道侧壁紧贴,使导向更加准确,进一步保证铜管安全、稳定地穿过翅片层,而不会造成铜管或翅片变形,更不会造成整个翅片管换热器的报废,降低的产品的报废率。同时,本导向装置能够用于穿管装置进行自动穿管,能够有效节约人力资源,并且提高穿管效率,进而降低成本。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应当理解,那些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 一种翅片管换热器穿铜管用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杆和位于导向杆一端并与导向杆固为一体的导向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头包括中心杆,所述中心杆与导向杆同轴设置,在中心杆上设置有弹性对中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翅片管换热器穿铜管用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的靠近导向头的一端为倒圆台结构,其远离导向头的一端具有锥度。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翅片管换热器穿铜管用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对中机构为至少三根绕中心杆一周均匀分布的弹性支脚,所述弹性支脚远离导向杆的一端与中心杆固定,且弹性支脚与中心杆之间具有一小于90°的夹角。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翅片管换热器穿铜管用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杆和位于导向杆一端并与导向杆固为一体的导向头,所述导向头包括中心杆,所述中心杆与导向杆同轴设置,在中心杆上设置有弹性对中机构。该导向装置结构简单,能够保证铜管安全、准确、稳定地穿入翅片中,并且能够用于自动穿管装置导向,利用自动穿管代替人工穿管,不仅能够提高穿管效率,降低产品报废率,还能够有效节约成本。文档编号B23P19/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翅片管换热器穿铜管用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杆和位于导向杆一端并与导向杆固为一体的导向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头包括中心杆,所述中心杆与导向杆同轴设置,在中心杆上设置有弹性对中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宏灿,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伟略智能系统集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