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用排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23504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造用排气装置,包括型腔,所述的型腔上方的型砂上设有排气用的内管和外管,所述的内管设在外管内,内管和外管之间为型砂。铸造浇铸过程中,通过型砂上设置的排气管可以很通畅的将型内产生的大量气体排出,减少铸件质量缺陷;并且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在企业大批量生产中应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铸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铸造用排气装置
技术介绍
铸造浇铸过程中,在高温的金属液体作用下,型腔内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如是利用泡沫模浇铸成型,产生的气体量会更大,高温作用下泡沫气化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在型腔内的气体不及时排出,型腔内气体压力过大,会加大铸造工艺的难度,影响铸件的质量。目前铸造排气主要是通过冒口或选择透气性较好的型砂。现有的铸造排气方式排气效果不理想,当产生的气体量较大时,大量的气体不能及时的排出,铸件易产生气孔、疏松等质量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铸造用排气装置,以达到能及时排出型腔内产生的大量气体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铸造用排气装置,包括型腔,所述的型腔上方的型砂上设有排气用的内管和外管,所述的内管设在外管内,内管和外管之间为型砂。所述的内管和外管均为钢管。所述的内管直径范围为20-40mm,外管直径范围为110_130mm。所述的内管直径为30mm,外管直径为120m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铸造浇铸过程中,通过型砂上设置的排气管可以很通畅的将型内产生的大量气体排出,减少铸件质量缺陷;并且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在企业大批量生产中应用。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I为本技术排气装置构造示意图。图中1.内管、2.型砂、3.外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I所示,一种铸造用排气装置,包括型腔,在型腔上方的型砂上设有排气用的内管I和外管3。其中,内管I设在外管3内,内管I和外管3之间为型砂2。优选的,内管I和外管3均为钢管,钢管可以重复使用,节省资源,降低成本。优选的,内管I直径范围为20-40mm,外管3直径范围为110_130mm。进一步的,内管I直径为30mm,外管3直径为120mm,排气效果更好。本技术,在铸造过程中,等型砂硬化后,旋转钢管拔出。但为了防止型砂硬化后钢管难以拔出,在内管和外管之间填砂完毕后适当时间内转动钢管。通过型砂上设置的内管和外管组成的排气管可以很通畅的将型内产生的大量气体排出,减少铸件质量缺陷。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 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铸造用排气装置,包括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腔上方的型砂上设有排气用的内管(I)和外管(3),所述的内管(I)设在外管(3)内,内管(I)和外管(3)之间为型砂(2)。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铸造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I)和外管(3)均为钢管。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铸造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I)直径范围为20-40mm,外管(3)直径范围为110_130mm。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铸造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I)直径为30_,外管(3)直径为120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铸造用排气装置,包括型腔,所述的型腔上方的型砂上设有排气用的内管和外管,所述的内管设在外管内,内管和外管之间为型砂。铸造浇铸过程中,通过型砂上设置的排气管可以很通畅的将型内产生的大量气体排出,减少铸件质量缺陷;并且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在企业大批量生产中应用。文档编号B22C9/00GK202667550SQ20122022157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7日专利技术者韩书章, 左从军 申请人:芜湖瑞鹄铸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铸造用排气装置,包括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腔上方的型砂上设有排气用的内管(1)和外管(3),所述的内管(1)设在外管(3)内,内管(1)和外管(3)之间为型砂(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书章左从军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瑞鹄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