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有利地防止由在高温环境下长期使用所引起的在缩颈部产生裂纹的隔振橡胶装置。在设置在用于连结第一安装构件(12)与第二安装构件(14)的主体橡胶部(16)上的缩颈部(28)的应力集中部(30)上,以拉伸状态外套有具有比该主体橡胶部(16)高的耐气体透过性的橡胶环(32)。而且,基于自拉伸变形状态恢复的恢复力使该橡胶环(32)以非粘接的方式贴紧在该应力集中部位(30)的外周面上,从而构成橡胶环(3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振橡胶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用作汽车等车辆的发动机支架的隔振橡胶装置。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作为夹设在两个构成振动传递系统的构件之间的隔振连结体或隔振支承体的一种,公知有利用主体橡胶部将分别安装在这两个构件上的第一安装构件和第二安装构件相连结而得到的构造的隔振橡胶装置,该主体橡胶部夹设在这些安装构件之间,由具有块部与筒部中的至少任意一者的橡胶弹性体构成。这样的隔振橡胶装置一般作为例如汽车等车辆的发动机支架、悬挂支架、车身支架等进行使用。另外,在如上所述的构造的隔振橡胶装置中,有时在主体橡胶部所具有的块部与 筒部中的至少任意一者上设有向内侧凹陷的缩颈部。该缩颈部主要有基于第一安装构件与主体橡胶部之间的连结部分同第二安装构件与主体橡胶部之间的连结部分的形状的差异、第一安装构件及第二安装构件相对于主体橡胶部的安装构造方面的理由等而设置的情况,和为了提高主体橡胶部的耐久性、意图使应力因由来自外部的负荷引起的弹性变形而集中的应力集中部位存在于主体橡胶部的块部、筒部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部分而设置的情况。另夕卜,即使是在前一种情况下,由弹性变形引起的应力集中部位也存在于缩颈部。并且,在此所说的缩颈部是指以跨越主体橡胶部的整周或以未满一周的长度沿周向延伸的、向内侧凹陷的凹部。以下,于同一含义进行使用。若长期使用包括这种具有缩颈部的主体橡胶部的隔振橡胶装置,则有时会在缩颈部上产生裂纹。而且,这种隔振橡胶装置例如应用于车辆用发动机支架等中,在发动机室内等达到100°C左右以上的高温的地方长期使用的情况下,存在有缩颈部上裂纹的产生变明显的倾向。一般认为在该缩颈部上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在于构成主体橡胶部的橡胶的氧化。此外,由氛围温度的上升会明显促进这样的橡胶的氧化,因此,一般认为由于在发动机室内等高温环境下进行使用而使裂纹的产生变得明显。在此,以往为了防止主体橡胶部上的裂纹产生,采取有例如将形成主体橡胶部的橡胶材料的种类变更为高耐热性的材料或者对主体橡胶部的缩颈部的形状进行改进的对策。但是,在采取这些对策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出现材料成本因橡胶材料种类的变更而上涨这样的问题、由于主体橡胶部的形状变更而难以获得期望的隔振特性这样的不良情况。这种情况下,例如在日本特开平7—197967号公报(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利用耐热性的橡胶膜覆盖主体橡胶部的整个外周面、将该橡胶膜整面粘接在主体橡胶部的外周面上而成的构造的隔振装置。在这种构造的隔振装置中,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使用时,会防止主体橡胶部的外周面暴露在高温氛围中,从而谋求提高了主体橡胶部的耐热性。但是,在这种以往的隔振装置中,因为在主体橡胶部的整个外周面上粘接有橡胶膜,所以橡胶膜对主体橡胶部的弹簧特性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因此,要得到隔振装置所需的隔振性能,考虑到橡胶膜的弹簧特性,不得不调谐主体橡胶部的弹簧特性,此工作极其麻烦。并且,也存在有为了将橡胶膜粘接在主体橡胶部上而需要额外的成本、作业这样的不良情况。而且,由于橡胶膜单只是具有耐热性的材料,因此难以防止主体橡胶部的外周面与透过橡胶膜的氧气接触,因而,无法充分地防止主体橡胶部的氧化。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7—19796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此,本专利技术是以如上所述的情况为背景而做成的,其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用实施麻烦的作业、而且会充分地抑制对主体橡胶部的弹簧特性的影响、并在经济面上有利的情况下,采取用于防止在高温环境下长期使用所引起的、在主体橡胶部的缩颈部产生裂纹的对策而成的隔振橡胶装置。本专利技术者为了解决该问题,首先,验证了因在高温环境下使用隔振橡胶装置而在主体橡胶部的缩颈部产生的裂纹的产生情况。其结果发现,若在高温环境下长期使用隔振橡胶装置,则即使是在缩颈部中,也会在应力因主体橡胶部的弹性变形而集中的部位表面,先是产生了较小的龟裂,之后,由于主体橡胶部的反复的弹性变形,该龟裂在主体橡胶部内发展,从而在缩颈部形成会给使用带来障碍的程度的裂纹。本专利技术是本专利技术人基于这样的见解进一步反复专心研究的结果所完成的,其主旨在于提供一种隔振橡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隔振橡胶装置包括(a)主体橡胶部,其夹设在互相分离配置的第一安装构件与第二安装构件之间,由用于连结该第一安装构件与第二安装构件的、具有块部与筒部中的至少任意一者的橡胶弹性体构成,在该块部与筒部中的至少任意一者上设有缩径部,该缩颈部包括因由沿使该第一安装构件与该第二安装构件相互接近的方向输入的负荷引起的弹性变形而使应力集中的应力集中部位;(b)橡胶环,其在拉伸变形状态下外套于该主体橡胶部的上述缩颈部的应力集中部位,该橡胶环基于自该拉伸变形状态恢复的恢复力,以非粘接的方式贴紧在该应力集中部位的外周面上,该橡胶环具有比该主体橡胶部高的耐气体透过性。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方式,隔振橡胶装置用作车辆用发动机支架。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理想方式,上述橡胶环由丁基橡胶制的橡胶环或者氯丁橡胶制的橡胶环构成。在本专利技术的隔振橡胶装置中,主体橡胶部的缩颈部中的应力集中部位的外周面被具有比主体橡胶部高的耐气体透过性的橡胶环跨越整周地覆盖、并被保护。因此,这种隔振橡胶装置例如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有利地防止了在缩颈部中成为裂纹产生起点的应力集中部位的外周面暴露在高温氛围中,并且,也充分地抑制了该应力集中部位的外周面与透过橡胶环的氧气相接触。因此,会有效地防止或抑制因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使用而在缩颈部的应力集中部位的表面产生较小的龟裂,由此,会有效地抑制在缩颈部产生裂纹。而且,即使产生了裂纹,也能够充分地推迟其产生时期。另外,橡胶环没有贴紧在主体橡胶部的整个外周面上,而只是贴紧在构成该外周面的一部分的、缩颈部中的应力集中部位的外周面上。因此,与将橡胶环贴紧在主体橡胶部的整个外周面上的情况相比,能够充分地减小橡胶环对主体橡胶部的弹簧特性的影响。而且,在使橡胶环贴紧在缩颈部的应力集中部位时,只要仅进行以扩径的方式拉伸橡胶环使其弹性变形、在外套于缩颈部之后解除其拉伸状态的极其简单的作业即可。因此,与将橡胶环粘接在主体橡胶部的外周面上的情况不同,在向缩颈部安装橡胶环时,无需粘接剂等特别的材料、粘接所需的设备等,而且,也无需进行使用了这些材料、设备的麻烦的作业。因而,在如此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隔振橡胶装置中,能够在不用进行麻烦的作业、而且也基本上不会对主体橡胶部的弹簧特性带来影响、并在经济面上有利的情况下,采取用于防止在高温环境下长期使用所引起的、在主体橡胶部的缩颈部产生裂纹的对策。而且,作为其结果,即使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使用,也不用花费额外的成本,就能够更长期地稳定地确保充分的隔振特性。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构造的隔振橡胶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半剖视说明图。图2是图I所示的隔振橡胶装置所具有的橡胶环的俯视说明图。 图3是图2中的III一III剖视说明图。图4是表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构造的隔振橡胶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主视说明图。图5是图4所示的隔振橡胶装置的剖视说明图。附图标记说明10,34 发动机支架;12、36 第一安装配件;14、38 第二安装配件;16、40 主体橡胶部;24块部;26锥形筒部;28缩颈部;30应力集中部;32橡胶环。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为了更加具体地表明本专利技术,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亮太,小川雄一,清水赖重,
申请(专利权)人:东海橡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