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浮型生物活性炭颗粒载体及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10062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0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浮型生物活性炭颗粒载体是一种边长为2-5mm、比重为1.02-1.08的立方块颗粒,所述立方块颗粒包括:微生物菌体、竹制粉末状活性炭及水性聚氨酯凝胶体;所述微生物菌体以MLVSS浓度计量,其数量为2000-30000mg/L;所述竹制粉末状活性炭的浓度以所述立方块颗粒的质量百分率计量,其数量为1-8%;所述水性聚氨酯凝胶体原料预聚体的浓度以所述立方块颗粒的质量百分率计量,其数量为6-12%。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悬浮型生物活性炭颗粒载体去除水中以氨氮为主的污染物,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和水处理
,涉及景观水体、水产养殖水体、观赏鱼水体以及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和工厂等水处理或水质净化处理中所使用的含有微生物或细菌的悬浮颗粒载体,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悬浮型生物活性炭颗粒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生物和活性炭是水处理领域中常用的材料。现行的“生物活性炭处理技术”是将颗粒状活性炭装填入水处理装置中,然后使微生物在颗粒活性炭的表面生长,形成生物活性炭处理技术。这种技术的特征是微生物在活性炭颗粒表面附着生长。微生物先靠自然吸附与活性炭颗粒结合,然后逐步繁殖形成生物膜。所形成的生物膜在处理过程中逐步增厚,并会脱落。 当所处理水中的污染物浓度比较低,如处理河水、湖水等时,生物膜的形成时间比较长、容易脱落,造成处理效果不稳定。而且,还存在着活性炭与微生物结合的效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颗粒的比重较大,达到悬浮状态时所需要的动力比较大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比重适中、活性炭与微生物结合好、处理效果稳定的悬浮型生物活性炭颗粒载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悬浮型生物活性炭颗粒载体的方法。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浮型生物活性炭颗粒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型生物活性炭颗粒载体是一种边长为2?5mm、比重为1.02?1.08的立方块颗粒,所述立方块颗粒包括:微生物菌体、竹制粉末状活性炭及水性聚氨酯凝胶体;所述微生物菌体以MLVSS浓度计量,其数量为2000?30000mg/L;所述竹制粉末状活性炭的浓度以所述立方块颗粒的质量百分率计量,其数量为1?8%;所述水性聚氨酯凝胶体原料预聚体的浓度以所述立方块颗粒的质量百分率计量,其数量为6?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家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康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