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维持管理性及运行效率性优异的分批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分批式污水处理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分批式污水处理系统具备:分批槽(11、12),容纳污水SW及活性污泥SL;纵轴型曝气装置(20),具有升降型叶轮(21);流出/流入调整装置(31、32),调整流入工序中污水SW向分批槽(11、12)的流入及排出工序中净水CW从分批槽(11、12)的流出;及控制装置(40),以在流入工序中使叶轮(21)随着分批槽(11、12)内的水位上升而上升至气液界面附近的同时对污水SW进行曝气搅拌,且在排出工序中事前使叶轮(21)下降,以备下一个流入工序的方式控制曝气装置(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批 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分批式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通过在单一的分批槽内按时间区分进行各处理工序来去除污水中的污浊物质的分批式污水处理系统(以下,还称为分批式系统)(参考下述非专利文献I)。该系统中,在单一的分批槽内重复进行包括伴有污水搅拌处理的流入工序、沉淀工序及排出工序的循环。该系统无需最终沉淀池,因此能够降低施工成本,并优选应用于比较小规模的污水处理。分批式系统中,在流入工序中进行分批槽内的曝气搅拌(好氧搅拌)及搅拌(无氧搅拌)。以往,曝气搅拌及搅拌均利用设置于分批槽的深部的水中式曝气搅拌装置或散气搅拌装置(散气装置和搅拌装置的组合)进行。非专利文献I :日本农业集落排水协会-XIIG96型设计指针,社团法人日本农业集落排水协会,平成9年9月然而,水中式装置必需在水中设置驱动源、电气配线、悬吊用导管/导链及散气用空气管等,因而系统的维持管理变得麻烦。并且,众所周知,若与曝气或散气一同进行污水的搅拌,则叶轮(搅拌叶片)因气泡所导致的流体密度的下降而产生空转,搅拌效率降低。由此,在利用水中式装置的分批式系统中期望在维持管理方面及运行效率方面得到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试图提供一种维持管理性及运行效率性优异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一形态,提供一种分批式污水处理系统,其中,该分批式污水处理系统具备分批槽,容纳污水及活性污泥;纵轴型曝气装置,具有升降型叶轮;流出/流入调整装置,调整流入工序中污水向分批槽的流入及排出工序中净水从分批槽的流出;及控制装置,以如下方式控制曝气装置,即,在污水的流入工序中使叶轮随着分批槽内的水位上升而上升至气液界面附近的同时对污水进行曝气搅拌,且在排出工序中使叶轮事先下降,以备下一个流入工序。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形态,提供一种分批式污水处理方法,其中,包括在使污水流入分批槽的流入工序中以使设置于分批槽的纵轴型曝气装置的叶轮随着分批槽内的水位上升而上升至气液界面附近的同时对污水进行曝气搅拌的方式来控制曝气装置;及在使净水从分批槽流出的排出工序中事前使叶轮下降,以备下一个流入工序的方式来控制曝气装置。根据这种,在流入工序中纵轴型曝气装置控制成使叶轮随着分批槽内的水位上升而上升至气液界面附近的同时在分批槽内使其进行曝气搅拌。并且,在净水的排出工序中曝气装置控制成事前使叶轮下降,以备下一个流入工序。以往,认为纵轴型曝气装置适于在处理槽内的气液界面附近的曝气搅拌,而对伴有水位变动的分批槽的适用性较差。然而,根据上述结构,在伴有水位变动的分批槽中,也能够利用纵轴型曝气装置在气液界面附近对污水进行适当的曝气搅拌。纵轴型曝气装置仅将叶轮配置于水中即可,因此系统的维持管理变得轻松。并且,由于在气液界面附近进行曝气搅拌,因此也不会因叶轮的空转而导致搅拌效率降低。由此,能够提供与以往的系统及方法相比维持管理性及运行效率性优异的。并且,污水处理系统可具备分别设置有曝气装置及流出/流入调整装置的多个分批槽,流出/流入调整装置以使连续供给的污水同步流入多个分批槽中的任一个分批槽的方式来调整污水的流入,控制装置控制处于流入工序中的分批槽的曝气装置使其对应于该工序,且控制处于排出工序中的分批槽的曝气装置使其对应于该工序。由此,能够利用多个分批槽对连续供给的污水进行连续有效的处理。在此,流出/流入调整装置可调整污水向分批槽的流入,以使分批槽内的水位从低水位上升至高水位,且控制装置以使叶轮随着分批槽内的水位上升而从低水位附近上升至高水位附近的方式来控制曝气装置。由此,在伴有从低水位至高水位的水位上升的分批槽中,也能够利用纵轴型曝气装置在气液界面附近对污水进行适当的曝气搅拌。在此,控制装置以在整个流入工序的期间,重复进行在气液界面附近的标准深度处的曝气搅拌和在比标准深度更深的位置处的无氧搅拌的方式来控制曝气装置。由此,进行通过曝气搅拌而形成的好氧状态下的最佳硝化,及进行通过无氧搅拌形成的无氧状态下的最佳脱氮。专利技术效果如以上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维持管理性及运行效率性优异的。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二槽式分批式系统的处理工序的图。图2是表示二槽式系统的各处理工序中的动作的图。图3是接着图2表示二槽式系统的各处理工序中的动作的图。图4是接着图3表示二槽式系统的各处理工序中的动作的图。图5是接着图4表示二槽式系统的各处理工序中的动作的图。图6是表示纵轴型曝气装置的叶轮在分批槽内的位置的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槽式分批式系统的处理工序的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积存槽并用式的分批式系统的处理工序的图。图中10、11、12、13-分批槽,15-积存槽,20-曝气装置,21-叶轮,22-纵轴,23-旋转驱动装置,24-升降装置,31-调整阀(流入调整装置),32-流出调整装置,32a-可动闸门,32b-闸门驱动装置,40-控制装置,51-污水流入路,Sff-污水,SL-活性污泥,Cff-净水,WL-水位,HWL-高水位,LffL-低水位,Pl-流入工序,P2-沉淀工序,P3-排出工序,P4-搅拌工序,Al-(无氧)搅拌,A2-曝气(好氧)搅拌,Prl-积存工序,Pr2-非积存工序。具体实施例方式<第I实施方式>参考图I 图6对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二槽式的分批式系统(以下,还称为二槽式系统)进行说明。图I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二槽式系统的处理工序,图2 图5表示二槽式系统的各处理工序中的动作,图6表示纵轴型曝气装置20的叶轮21在分批槽10 (分批槽的总称)内的位置。如图I及图2所示,二槽式系统包含2个分批槽11、分批槽12,在各分批槽11、分批槽12中重复进行包括流入工序P1、沉淀工序P2及排出工序P3的处理循环。处理循环例如以3小时的流入工序Pl、l小时的沉淀工序P2及2小时的排出工序P3这6小时为周期重复进行。2个分批槽11、分批槽12的处理循环相互错开3小时来重复进行。S卩,若在第I分批槽11中完成流入工序Pl并开始沉淀工序P2,则在第2分批槽12中开始流入工序P1。·流入工序Pl中,使污水SW流入分批槽10的同时对污水SW进行搅拌处理。搅拌处理中,重复进行(无氧)搅拌Al和曝气(好氧)搅拌A2的组合。例如,通过在3小时的流入工序Pl期间将O. 5小时的搅拌Al和O. 5小时的曝气搅拌A2的组合重复进行3次来进行搅拌处理。搅拌Al在分批槽10内抑制活性污泥SL的沉降,曝气搅拌A2在抑制活性污泥SL的沉降的同时向污水SW中供给大量的氧。由此,在分批槽10内重复形成适于污水SW的脱氮的无氧状态和适于污水SW的硝化的好氧状态。沉淀工序P2中,在一同停止污水SW的搅拌与污水SW相对于分批槽10的流入及流出的状态下,使污水SW中的活性污泥SL在分批槽10内沉淀。排出工序P3中,在继续停止污水SW的搅拌的状态下,选择性地排出分批槽10内的上清水来作为净水(已处理完的污水)CW。分批槽10内的水位WL通常由于污水SW的流入而从低水位LWL上升至高水位HWL,并由于净水CW的流出而从HWL下降至LWL。在此,高水位HWL是作为与分批槽10中的污水的最大容纳量相当的上限水位来设定的。低水位LWL是从HW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批式污水处理系统,其中,该分批式污水处理系统具备:分批槽,容纳污水及活性污泥;纵轴型的曝气装置,具有升降型叶轮;流出/流入调整装置,调整流入工序中污水向所述分批槽的流入及排出工序中净水从所述分批槽的流出;及控制装置,以如下方式控制所述曝气装置,即,在所述流入工序中使所述叶轮随着所述分批槽内的水位上升而上升至气液界面附近的同时对所述污水进行曝气搅拌,且在所述排出工序中使所述叶轮事先下降,以备下一个流入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英二,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重机械环境工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