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能耗分散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162634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2 2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低能耗分散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本体,在所述罐体本体内依次包括预处理单元、处理单元、后处理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去进水管连接的格栅单元、预沉降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包括缓冲池和复合生化池单元,所述后处理单元包括沉降池和与出水管连接的消毒池,所述预处理单元设有预处理反冲洗机构,所述预处理反冲洗机构包括设置在预处理单元和处理单元之间的控制阀、连通格栅单元的第一管和连通预沉降单元的第二管。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体化设计,占地面积小、安装快,具有能耗低、噪音低的特点,其出水水质稳定,有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环保
,具体涉及一种低能耗分散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农村生活污水主要包括厨房炊事用水、沐浴、洗涤用水和冲洗厕所用水,这些用水分散,农村没有任何收集的设施,随着雨水的冲刷,随着地表流入河流、湖沼、沟渠、池塘、水库等地表水体、土壤水和地下水体,其中有机物含量大是其主要的特点。因此,现有农村生活污水的水处理工作原理通常为:通过格栅拦污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内污水采用污水提升泵提升至生化池,进行生化处理;在生化池内,由于污水中有机物浓度较高,微生物处于缺氧状态,此时微生物为兼性微生物,它们将污水中有机氮转化为氨氮,同时利用有机碳源作为电子供体,及利用部分有机碳源和氨氮合成新的细胞物质。所以生化池不仅具有一定的有机物去除功能,减轻后续生化池的有机负荷,以利于硝化作用进行,而且依靠污水中的高浓度有机物,完成反硝化作用,最终消除氮的富营养化污染。在生化池中均安装有填料,整个生化处理过程依赖于附着在填料上的多种微生物来完成的。沉淀池固液分离后的出水进入消毒出水池,经消毒后即可直接排放。由于水处理步骤较多,涉及的装置较多,安装设置不便,为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能有效消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出水水质稳定、节能环保的一体化低能耗分散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能耗分散污水处理装置,解决混凝土腰梁浇筑时两端封堵效果欠佳、拆卸不便等问题。为实现前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低能耗分散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本体,在所述罐体本体内依次包括预处理单元、处理单元、后处理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去进水管连接的格栅单元、预沉降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包括缓冲池和复合生化池单元,所述后处理单元包括沉降池和与出水管连接的消毒池,所述预处理单元设有预处理反冲洗机构,所述预处理反冲洗机构包括设置在预处理单元和处理单元之间的控制阀、连通格栅单元的第一管和连通预沉降单元的第二管。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复合生化池单元分为厌氧滤床池和好氧曝气池。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沉降池连接有加药系统。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加药系统同样连接消毒池。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后处理单元设有后处理反冲洗机构。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后处理反冲洗机构包括设置在处理单元和后处理单元之间的副控制阀、连通格沉降池的第三管和连通消毒池的第四管。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一体化设计,占地面积小、安装快,具有能耗低、噪音低的特点,其出水水质稳定,有利于推广使用。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低能耗分散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罐体本体2格栅单元3预沉降单元4缓冲池5复合生化池单元6沉降池7消毒池8进水管9出水管10控制阀11第一管12第二管13加药系统14副控制阀15第三管16第四管51厌氧滤床池52好氧曝气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低能耗分散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本体1,在所述罐体本体1内依次包括预处理单元、处理单元、后处理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去进水管8连接的格栅单元2、预沉降单元3,所述处理单元包括缓冲池4和复合生化池单元5,所述后处理单元包括沉降池6和与出水管9连接的消毒池7,所述预处理单元设有预处理反冲洗机构,所述预处理反冲洗机构包括设置在预处理单元和处理单元之间的控制阀10、连通格栅单元2的第一管11和连通预沉降单元3的第二管12。应当说明的是,所述复合生化池单元5分为厌氧滤床池51和好氧曝气池52。所述沉降池6连接有加药系统13。所述加药系统13同样连接消毒池7。所述后处理单元设有后处理反冲洗机构。所述后处理反冲洗机构包括设置在处理单元和后处理单元之间的副控制阀14、连通格沉降池6的第三管15和连通消毒池7的第四管16。本技术低能耗分散污水处理装置工作原理如下:生活污水预处理单元出去较大杂质和沉淀,预处理经过生化池的生化作用,污水中仍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和较高的氮氨存在,为使有机物进一步氧化分解,同时在碳化作用趋于完全的情况下,硝化作用能顺利进行,特设置厌氧滤床池51和好氧曝气池52。厌氧滤床池51出水自流进入好氧曝气池52,好氧曝气池52的处理依靠自养型细菌,如硝化菌完成,它们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碳源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营养源。好氧曝气池52出水一部分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另一部分可回流至厌氧滤床池51进行内循环,以达到反硝化的目的。经复合生化池单元5出水流至沉降池6和消毒池7,排出复合要求的水。因此,本技术一体化设计,占地面积小、安装快,具有能耗低、噪音低的特点,其出水水质稳定,有利于推广使用。本技术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低能耗分散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能耗分散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本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罐体本体(1)内依次包括预处理单元、处理单元、后处理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去进水管(8)连接的格栅单元(2)、预沉降单元(3),所述处理单元包括缓冲池(4)和复合生化池单元(5),所述后处理单元包括沉降池(6)和与出水管(9)连接的消毒池(7),所述预处理单元设有预处理反冲洗机构,所述预处理反冲洗机构包括设置在预处理单元和处理单元之间的控制阀(10)、连通格栅单元(2)的第一管(11)和连通预沉降单元(3)的第二管(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能耗分散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本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罐体本体(1)内依次包括预处理单元、处理单元、后处理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去进水管(8)连接的格栅单元(2)、预沉降单元(3),所述处理单元包括缓冲池(4)和复合生化池单元(5),所述后处理单元包括沉降池(6)和与出水管(9)连接的消毒池(7),所述预处理单元设有预处理反冲洗机构,所述预处理反冲洗机构包括设置在预处理单元和处理单元之间的控制阀(10)、连通格栅单元(2)的第一管(11)和连通预沉降单元(3)的第二管(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能耗分散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力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