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沉淀一体化处理方法及其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10050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0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混凝-沉淀一体化的处理装置及混凝-沉淀一体化处理方法。该处理装置包括同心套设的一混凝反应池与一沉淀池,混凝反应池与沉淀池为相连通的筒体结构,混凝反应池为外筒体;沉淀池的筒口处形成有一出水槽,出水槽与沉淀池同心设置,且槽口低于所述的沉淀池的筒口。该处理方法包括:污泥悬浊液与混凝剂和/或助凝剂的混合液进入混凝反应池反应;后进入沉淀池,清液经出水槽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各类含悬浮固体、胶体的废水,处理量大;抗冲击能力强;去除效率高,出水稳定达标;系统水头损失小,能耗低,节约占地;结构简单,施工维修方便,投资维护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沉淀一体化处理方法及其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技术,是向含有悬浮固体颗粒或胶体颗粒的污水中加入混凝剂(或絮凝剂),充分混合后通过其水解产物压缩胶体颗粒的双电层结构,使胶体脱稳而相互凝聚,再通过混凝剂水解和缩聚反应而形成的高聚物的强有力的吸附架桥作用,将胶体颗粒卷扫、吸附在一起,同时吸附一些悬浮颗粒,形成更大的絮体,最后通过物理沉淀过程实现固液分离。原水与混凝剂充分混合后进入反应池,在水流推动下,胶体颗粒之间相互碰撞形成更大粒径的絮体。根据水流流动形式的不同,将混凝反应池分为以下几类 隔板往复式反应池隔板往复式反应池作为传统的混凝反应池形式之一,是利用水流在依次变宽的廊道内的速度梯度的不同来推动混合液反应,使胶粒之间相互作用。隔板往复式反应池的反应时间为20-30min,平均流速为O. 4-0. 6m/s,混凝效果通过速度梯度G和停留时间T来控制,GT值的范围为104-105。该反应池优点在于混凝效果好,构造简单,便于施工;缺点在于停留时间较长,构筑物水头损失大,转角处絮体容易破碎。折板式反应池折板反应池是利用池中设置的扰流单元来达到混凝所需要的湍流流态,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沉淀一体化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同心套设的一混凝反应池与一沉淀池,所述的混凝反应池与沉淀池为相连通的筒体结构,所述的混凝反应池为外筒体;所述的沉淀池的筒口处形成有一用于收集和排出清液的环形的出水槽,所述的出水槽与所述的沉淀池同心设置,且所述的出水槽的槽口低于所述的沉淀池的筒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锡标王远仇鑫耀袁晓辰李春峰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