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混凝-膜过滤小试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38237 阅读:4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1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实验室混凝-膜过滤小试实验装置,包括混凝池(11)和膜反应器(6),混凝池(11)与膜反应器(6)之间设有挡板(12),挡板(12)上设有溢流堰,混凝池(11)的出水经溢流堰进入膜反应器(6),膜反应器内6安装有膜组件(13),膜组件(13)下方设有曝气系统,膜组件(13)的膜出水口(14)通过管道一(1)连接压力表(2),压力表(2)安装在膜反应器(6)外壁上,压力表(2)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二(4)连接抽吸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新颖、简单,通过将膜组件安装在膜反应器内,从而便于比较,可用于不同材料、不同孔径的膜的比较,并在膜组件下方进行曝气,可达到均化水质、减缓膜污染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
,具体地说是一种操作简单、运行稳定的实验室混凝-膜过滤小试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膜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技术之一,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流体分离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被应用于很多领域,尤其在水资源利用、处理和环境保护方面更是举足轻重的作用。超滤是一种以静压差为推动力,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同来进行分离的膜技术。其原理是在常温下以一定流量和压力,利用不对称微孔结构和半透膜介质,以膜两侧的压差为动力对流体进行分离。超滤膜适用于处理溶液中溶质的分离和浓缩。但膜污染一直制约着膜技术推广应用,因此,在膜过滤前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可有效减缓膜污染,混凝预处理工艺效果明显,实际工程中混凝-膜过滤工艺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混凝-膜过滤工艺被应用到实际工程之前需要一个技术论证,此时小试实验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实验室小试来论证实际工程技术的可行性以及通过小试实验来优化水处理参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实验室混凝-膜过滤小试实验装置,通过将膜组件安装在膜反应器内,从而便于比较,可用于不同材料、不同孔径的膜的比较,并在膜组件下方进行曝气,可达到均化水质、减缓膜污染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实验室混凝-膜过滤小试实验装置,包括混凝池11和膜反应器6,所述混凝池11与膜反应器6之间设有挡板12,所述挡板12上设有溢流堰,所述混凝池11的出水经溢流堰进入膜反应器6,所述膜反应器内6安装有膜组件13,所述膜组件13下方设有曝气系统,所述膜组件13的膜出水口14通过管道一1连接压力表2,所述压力表2安装在膜反应器6外壁上,所述压力表2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二4连接抽吸泵。所述曝气系统包括曝气装置5和曝气泵,所述曝气装置5设置于膜反应器6底部,所述曝气装置5通过管道三9连接曝气泵。所述膜反应器6内壁上6设有卡槽3,所述膜组件13通过卡槽3可拆卸式安装在膜反应器6内。所述混凝池11、膜反应器6上均开设有放空管口,所述混凝池11、膜反应器6的放空管口分别连接有混凝池放空管10、膜反应器放空管7。所述膜组件13为浸没式平板膜组件,所述膜组件13上设有引水槽15。所述抽吸泵为蠕动泵,所述曝气泵为气泵或鼓风机。所述曝气装置5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曝气口8。所述混凝池11内投入有混凝剂和助凝剂,所述混凝池11底部设有曝气系统二。所述膜组件13上黏贴有一层无纺布,所述膜组件13的膜黏贴于无纺布上。所述膜组件13的膜为微滤膜、超滤膜或纳滤膜。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将膜组件安装在膜反应器内,从而便于比较,可用于不同材料、不同孔径的膜的比较,并在膜组件下方进行曝气,从而可达到均化水质、减缓膜污染的效果;(2)该装置安装方便、操作简单、节能环保,实验室可长期使用;(3)该装置可与其他工艺联用,如在膜反应器内投加活性污泥或活性炭,在膜组件过滤前与氧化剂氧化工艺联用等;(4)膜组件安装拆卸方便,便于膜清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道一2、压力表3、卡槽4、管道二5、曝气装置6、膜反应器7、膜反应器放空管8、曝气口9、管道三10、混凝池放空管11、混凝池12、挡板13、膜组件14、膜出水口15、引水槽。[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本技术的主体部分为混凝池11和膜反应器6,混凝池11与膜反应器6之间设有挡板12,混凝池11与膜反应器6被挡板12相隔,挡板12上设有溢流堰,混凝池11的出水经溢流堰进入膜反应器6,膜反应器内6安装有膜组件13,膜组件13下方设有曝气系统,膜组件13的膜出水口14通过管道一1连接压力表2,压力表2安装在膜反应器6外壁上,压力表2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二4连接抽吸泵,曝气系统包括曝气装置5和曝气泵,曝气装置5设置于膜反应器6底部,曝气装置5通过管道三9连接曝气泵。其中,膜反应器6内壁上6设有卡槽3,膜组件13通过卡槽3可拆卸式安装在膜反应器6内,可随时安装拆卸膜组件,便于膜组件的清洗,卡槽数量对应平板膜的张数,卡槽的数量可根据实验需要选择;混凝池11、膜反应器6上均开设有放空管口,混凝池11、膜反应器6的放空管口分别连接有混凝池放空管10、膜反应器放空管7,从而便于混凝池11、膜反应器6的清洗;膜组件13为浸没式平板膜组件,膜组件13上设有引水槽15,便于过滤液的收集;抽吸泵为蠕动泵,可通过转速(0-100rpm)来控制膜通量;曝气泵为气泵或鼓风机;曝气装置5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曝气口8;膜组件13上黏贴有一层无纺布,膜组件13的膜黏贴于无纺布上;膜组件13的膜为微滤膜、超滤膜或纳滤膜。本技术中,膜反应器内可安装不同材料、不同孔径的膜,在膜过滤实验时,便于比较;所用平板膜通量为10-200L/m2·h,跨膜压差(TMP)为0-0.1MPa;膜反应器内投加活性污泥,本实验装置便能作为膜生物反应器(MBR)使用;膜组件上首先黏贴一层无纺布,再将实验所用膜黏贴上去,使用ABS胶黏贴;此实验装置可与其他工艺联用,如在膜反应器内投加PAC等;还可在混凝池投入混凝剂和助凝剂,在混凝池底部设有曝气系统二,从而保证混凝效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废水经提升泵进入混凝池,在混凝池内混凝沉淀,混凝池出水经溢流堰到达膜反应器内,膜反应器内膜组件和曝气系统同时工作,抽吸泵将膜组件出水经压力表抽出,此时的出水为最终出水。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但并不限制本技术:混凝池尺寸为长宽高:0.1mx0.1mx0.1m,混凝池内投加混凝剂和助凝剂,混凝池底部予以曝气,保证混凝效果。膜反应器尺寸为长宽高:0.2mx0.1mx0.2m,反应器内设有三个卡槽,可安装三个膜组件(分别为PVDF超滤膜、PES超滤膜、PAN超滤膜,孔径均为100nm),膜组件尺寸为长宽:0.1mx0.1mx2(2表示两面),底部设有曝气系统,曝气量0.3-2.0m3/min,蠕动泵转速控制为5rpm,三组膜组件(PVDF、PES、PAN)水通量均为30L/(m2·h),三组膜组件(PVDF、PES、PAN)初始压力分别为0.002、0.004、0.004Mpa。使用三组膜组件(PVDF、PE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实验室混凝-膜过滤小试实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验室混凝‑膜过滤小试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池(11)和膜反应器(6),所述混凝池(11)与膜反应器(6)之间设有挡板(12),所述挡板(12)上设有溢流堰,所述混凝池(11)的出水经溢流堰进入膜反应器(6),所述膜反应器内6安装有膜组件(13),所述膜组件(13)下方设有曝气系统,所述膜组件(13)的膜出水口(14)通过管道一(1)连接压力表(2),所述压力表(2)安装在膜反应器(6)外壁上,所述压力表(2)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二(4)连接抽吸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混凝-膜过滤小试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池(11)和膜反应器(6),所述混凝池(11)与膜反应器(6)之间设有挡板(12),所述挡板(12)上设有溢流堰,所述混凝池(11)的出水经溢流堰进入膜反应器(6),所述膜反应器内6安装有膜组件(13),所述膜组件(13)下方设有曝气系统,所述膜组件(13)的膜出水口(14)通过管道一(1)连接压力表(2),所述压力表(2)安装在膜反应器(6)外壁上,所述压力表(2)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二(4)连接抽吸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混凝-膜过滤小试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系统包括曝气装置(5)和曝气泵,所述曝气装置(5)设置于膜反应器(6)底部,所述曝气装置(5)通过管道三(9)连接曝气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室混凝-膜过滤小试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反应器(6)内壁上6设有卡槽(3),所述膜组件(13)通过卡槽(3)可拆卸式安装在膜反应器(6)内。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实验室混凝-膜过滤小试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池(11)、膜反应器(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东苏付迪梦娇杜长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