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撬装式可移动混凝沉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671482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8 0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撬装式可移动混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位于通过支架固定在底座上依次连接在一起的混凝区、沉淀区和缓冲区以及和混凝区、沉淀区和缓冲区采用螺丝固定在一起的平台,所述混凝区分为第一混凝区和第二混凝区,所述第一混凝区和第二混凝区之间设置有混凝区过水口,所述混凝区的上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溢流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混凝区、沉淀区、缓冲区和底座成为一个整体,可实现整体运输至污水处理现场,解决了污水处理现场需要配置多种安装工具以及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安装效率慢、对人力物力的要求高、安装耗费的时间长的问题,从而提升了工作效率、加快了水处理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撬装式可移动混凝沉淀装置。
技术介绍
小水量的污水处理过程中经常用到混凝沉淀的可移动污水处理设备,这种可移动的混凝沉淀装置是由多个单元组合拼接而成,设备单元较多,运输到现场后需组装接线比较麻烦,不仅需要准备各种安装工具,且需要专业的设备安装人员及电工,对人力物力的要求非常之高,且组装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影响了污水的处理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进行整体移动无需进行组装的撬装式可移动混凝沉淀装置。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撬装式可移动混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位于通过支架固定在底座上依次连接在一起的混凝区、沉淀区和缓冲区以及和混凝区、沉淀区和缓冲区采用螺丝固定在一起的平台,所述混凝区分为第一混凝区和第二混凝区,所述第一混凝区和第二混凝区之间设置有混凝区过水口,所述混凝区的上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溢流口,所述第一混凝区和第二混凝区内均设置有混凝区搅拌机,所述第二混凝区通过布水管与沉淀区相连通,所述布水管位于沉淀区内的部分上设置有若干与布水管相连通的填料斜管,所述沉淀区内位于布水管的下方设置有若干个依次排列的污泥斗,所述污泥斗的下方设置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与沉淀区外的排泥总管相连通,所述沉淀区与缓冲区的接触面位于填料斜管的上方处设置有溢流堰,所述缓冲区的底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混凝区的下方设置有加药桶,所述加药桶内设置有加药桶搅拌机,所述加药桶上设置有分别通入第一混凝区和第二混凝区的第一加药管和第二加药管,所述第一加药管和第二加药管均连接着计量泵。本技术的设计原理为:利用将混凝区、沉淀区和缓冲区固定在底座上,使得混凝区、沉淀区和缓冲区能够随着底座一起移动至污水处理现场,无需在处理现场进行复杂的组装过程,混凝区、沉淀区和缓冲区采用螺丝固定在一起的平台,平台可先从混凝区、沉淀区和缓冲区上拆除,减少装置的体积,待平台运至处理现场时,只需将配套的螺丝重新装上即可。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区底端的出水口连接着外排泵,外排泵能够更加快速、有效的将缓冲区内的污水排至下一处理装置内。进一步地,所述平台设置有爬梯,爬梯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更加方便的爬至平台上进行具体的工艺操作。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混凝区、沉淀区、缓冲区和底座成为一个整体,可实现整体运输至污水处理现场,现场只需利用螺丝将平台安装上去即可投入使用,解决了污水处理现场需要配置多种安装工具以及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安装效率慢、对人力物力的要求高、安装耗费的时间长的问题,从而提升了工作效率、加快了水处理进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面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撬装式可移动混凝沉淀装置,包括底座1、位于通过支架11固定在底座1上依次连接在一起的混凝区2、沉淀区3和缓冲区4以及和混凝区2、沉淀区3和缓冲区4采用螺丝固定在一起的平台9,所述混凝区2分为第一混凝区21和第二混凝区22,所述第一混凝区21和第二混凝区22之间设置有混凝区过水口26,所述混凝区2的上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23和溢流口24,所述第一混凝区21和第二混凝区22内均设置有混凝区搅拌机25,所述第二混凝区22通过布水管6与沉淀区3相连通,所述布水管6位于沉淀区3内的部分上设置有若干与布水管相连通的填料斜管32,所述沉淀区3内位于布水管6的下方设置有若干个依次排列的污泥斗7,所述污泥斗73和缓冲区4以及和混凝区2、沉淀区3和缓冲区4采用螺丝固定在一起的平台9,所述混凝区2分为第一混凝区21和第二混凝区22,所述第一混凝区21和第二混凝区22之间设置有混凝区过水口26,所述混凝区2的上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23和溢流口24,所述第一混凝区21和第二混凝区22内均设置有混凝区搅拌机25,所述第二混凝区22通过布水管6与沉淀区3相连通,所述布水管6位于沉淀区3内的部分上设置有若干与布水管相连通的填料斜管32,所述沉淀区3内位于布水管6的下方设置有若干个依次排列的污泥斗7,所述污泥斗7实施例2:污水从进水口23进入到第一混凝区21,利用加药桶5通过第一加药管向第一混凝区21内加药,经过第一混凝区21内的混凝区搅拌机25将污水和药剂充分搅拌后由过水口26进入到第二混凝区22,利用加药桶5通过第二加药管52向第二混凝区22内加药,经过第二混凝区22内的混凝区搅拌机25将污水和药剂充分搅拌后由布水管6进入到沉淀区3,污水在布水管6中经过填料斜管32中的填料加速沉淀,污泥滑落至污泥斗7内由排泥管71进入到排泥总管8后排出,经过沉淀后的污水的上层清液经过溢流堰31汇集到缓冲区4,从出水口41在外排泵42的作用下排出到后端处理工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撬装式可移动混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位于通过支架固定在底座上依次连接在一起的混凝区、沉淀区和缓冲区以及和混凝区、沉淀区和缓冲区采用螺丝固定在一起的平台,所述混凝区分为第一混凝区和第二混凝区,所述第一混凝区和第二混凝区之间设置有混凝区过水口,所述混凝区的上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溢流口,所述第一混凝区和第二混凝区内均设置有混凝区搅拌机,所述第二混凝区通过布水管与沉淀区相连通,所述布水管位于沉淀区内的部分上设置有若干与布水管相连通的填料斜管,所述沉淀区内位于布水管的下方设置有若干个依次排列的污泥斗,所述污泥斗的下方设置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与沉淀区外的排泥总管相连通,所述沉淀区与缓冲区的接触面位于填料斜管的上方处设置有溢流堰,所述缓冲区的底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混凝区的下方设置有加药桶,所述加药桶内设置有加药桶搅拌机,所述加药桶上设置有分别通入第一混凝区和第二混凝区的第一加药管和第二加药管,所述第一加药管和第二加药管均连接着计量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撬装式可移动混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位于通过支架固定在底座上依次连接在一起的混凝区、沉淀区和缓冲区以及和混凝区、沉淀区和缓冲区采用螺丝固定在一起的平台,所述混凝区分为第一混凝区和第二混凝区,所述第一混凝区和第二混凝区之间设置有混凝区过水口,所述混凝区的上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溢流口,所述第一混凝区和第二混凝区内均设置有混凝区搅拌机,所述第二混凝区通过布水管与沉淀区相连通,所述布水管位于沉淀区内的部分上设置有若干与布水管相连通的填料斜管,所述沉淀区内位于布水管的下方设置有若干个依次排列的污泥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平宋琪琪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西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