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集成了多种污水处理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动集成式混凝澄清过滤装置。技术背景 长期以来废水处理的混凝澄清和过滤主要采用加药混凝反应、斜板(或斜管)沉淀、石英砂过滤技术,相应设计有混凝搅拌反应池、斜板(或斜管)沉淀池、中间水池、再通过泵提升至石英砂滤池;这种处理技术工艺链长,占地面积大,废水净化时间长,能耗高,排泥含水率高,斜板(或斜管)易堵塞,处理效果不稳定,相对投资及运行费用高,自动化程度低,针对传统工艺的不足,因此设计一种自动混凝澄清过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自动化水平低的问题,设计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污水处理效果好的自动集成式混凝澄清过滤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集成式混凝澄清过滤装置,它包括筒体I、支撑腿2、封头3和锥形污泥浓缩斗15,筒体I支承在支撑腿2上,封头3和锥形污泥浓缩斗15分别安装在筒体I的上端和下端,其特征是筒体I的内部设有旋流混凝反应区18、高致密污泥接触过滤区20、澄清区21、悬浮滤料过滤区22、清水区23和污泥压缩沉淀区19,所述的旋流混凝反应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集成式混凝澄清过滤装置,它包括筒体(1)、支撑腿(2)、封头(3)和锥形污泥浓缩斗(15),筒体(1)支承在支撑腿(2)上,封头(3)和锥形污泥浓缩斗(15)分别安装在筒体(1)的上端和下端,其特征是筒体(1)的内部设有旋流混凝反应区(18)、高致密污泥接触过滤区(20)、澄清区(21)、悬浮滤料过滤区(22)、清水区(23)和污泥压缩沉淀区(19),所述的旋流混凝反应区(18)位于筒体(1)的内中部并与电动进水阀(7)相连通,污泥压缩沉淀区(19)位于筒体(1)的最下部,高致密污泥接触过滤区(20)位于旋流混凝反应区(18)和污泥压缩沉淀区(19)之间,澄清区(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集成式混凝澄清过滤装置,它包括筒体(I)、支撑腿(2)、封头(3)和锥形污泥浓缩斗(15),筒体(I)支承在支撑腿(2)上,封头(3)和锥形污泥浓缩斗(15)分别安装在筒体(I)的上端和下端,其特征是筒体(I)的内部设有旋流混凝反应区(18)、高致密污泥接触过滤区(20)、澄清区(21)、悬浮滤料过滤区(22)、清水区(23)和污泥压缩沉淀区(19),所述的旋流混凝反应区(18)位于筒体(I)的内中部并与电动进水阀(7)相连通,污泥压缩沉淀区(19)位于筒体(I)的最下部,高致密污泥接触过滤区(20)位于旋流混凝反应区(18)和污泥压缩沉淀区(19)之间,澄清区(21)位于旋流混凝反应区(18)的周围,悬浮滤料过滤区(22)位于澄清区(21)的上部,清水区(23)位于悬浮滤料过滤区(22)的上部并与出水电动阀(8)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集成式混凝澄清过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封头(3)上设有检修人孔C¢)、反冲洗进水电动阀(9)、微量自动排气阀(12),筒体(I)上设有检修人孔A(4)、检修人孔B(5)、进水电动阀(7)、压力变送器(16)、取样管(13)、集水斗(14),锥形污泥浓缩斗(15)的底部设有排泥电动阀(11)和反冲洗排水阀(10)。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集成式混凝澄清过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筒体(I)内的旋流混凝反应区(18)设有下旋流反应筒(17),废水经泵提升至两级静态管道混合器加药混合后由电动进水阀(7)通过进水管道(24)沿下旋流反应筒(17)的切线方向以3 4m/s的进水流速进入旋流混凝反应区(18),废水在下旋流反应筒(17)内向下旋流运动继续完成絮凝使絮体不断变大并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及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絮体不断甩向下旋流反应筒(17)的内壁,在下旋流作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金山,徐志清,赵军,顾小红,侯炳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朗新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侯金山,赵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