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提取污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36009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分离提取污泥装置,该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1)内设有隔板(13)、且隔板(13)的上部分为浓缩污泥储存池,下部分为污泥絮凝沉淀池,所述隔板(13)上还设有安装孔(14),所述隔板(13)下方设置的环形溢水堰(5)与回流管(12)连接,所述环形溢水堰(5)下方设置的污泥分配管(4)与排泥管(9)连接,所述排泥管(9)上还设有加药控制阀(10);所述装置本体(1)内设置了吸泥管(2),吸泥管(2)的上管口上设有挡泥帽(8),下管口内设有气液射流器(1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实施可行,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投资小,耗能少,既能有效保证污泥浓缩质量,易于污泥收集,又能提高出泥效率、降低运行费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分离提取污泥装置,属水处理系统中污泥的分离及气提专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日趋加强,污水处理中对污泥的处理、收集、提升及处置已被人们十分重视。在日常的污水处理中,用于提升污泥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污泥泵、螺旋式出泥机等吸泥机械,广泛应用于印染、酿酒、制药、化工等各行各业的水处理系统,成为污泥收集与提升的必需设备,具有一定的特点和提泥效果,但存在的主要缺点有一下几个方面一是消耗动力大;二是吸提泥效率低;三是装置投资多;四是运行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实施可行,操作方便,既能有效保证污泥浓缩质量,又能提高出泥效率、降低运行费用的分离提取污泥装置,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分离提取污泥装置,它包括装置本体、吸泥管、压缩空气管、污泥分配管、环形溢水堰、浓污泥管、空气电控阀、挡泥帽、排泥管、加药控制阀、气液射流器、回流管、隔板、安装孔。所述的分离提取污泥装置,所述装置本体内设有隔板、且隔板的上部分为浓缩污泥储存池,下部分为污泥絮凝沉淀池,所述隔板上还设有安装孔;所述隔板下方设置的环形溢水堰与回流管连接,所述环形溢水堰下方设置的污泥分配管与排泥管连接,所述排泥管上还设有加药控制阀;所述装置本体内设置了吸泥管,吸泥管的上管口上设有挡泥帽、下管口内设有气液射流器,所述吸泥管与压缩空气管平行竖立敷设并分别穿过隔板,所述压缩空气管下端弯管管口从吸泥管下端管口内进入、且管口置中向上,所述压缩空气管和气液射流器的管口中心与吸泥管的管口中心保持同一轴线,所述压缩空气管上还配置空气电控阀。所述的分离提取污泥装置,所述装置本体采用立式的圆形或方形的钢砼浇制或碳钢板材焊制,距其底板向上O. 5m I. 5m部分制成锥体、且锥角为40° 60°,所述装置本体采用单个或多个单体组合并联建设使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所述的分离提取污泥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I、图2 :1-装置本体,2-吸泥管,3-压缩空气管,4-污泥分配管,5_环形溢水堰,6-浓污泥管,7-空气电控阀,8挡泥帽,9-排泥管,10-加药控制阀,11-气液射流器,12-回流管,13-隔板,14-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详述本技术实施效果,将分离提取污泥装置作如下说明。某印染有限公司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原有排放的稀污泥100T/d,含水量高达95%以上,经投加絮凝剂,流入污泥池中自然沉淀,然后用污泥提升泵抽吸至浓缩污泥储存池,不但抽吸效果差,污泥含水率高,严重影响机械脱水效率,而且上清液中带走的污泥含量高,增加了污水处理的重复处理负荷,导致动力消耗大,运行成本高。采用如图I、图2所示的分离提取污泥装置,它包括装置本体I、吸泥管2、压缩空气管3、污泥分配管4、环形溢水堰5、浓污泥管6、空气电控阀7、挡泥帽8、排泥管9、加药控制阀10、气液射流器11、回流管隔板12、隔板13、安装孔14。该技术便于实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但污泥浓缩好,提升速度快,而且吸出的污泥含水量大大降低。为了提高分离提取污泥装置的污泥絮凝浓缩、收集吸泥的效果,本实施例采用二组装置组合并联建设使用,将单个装置本体I以立式圆型直径为2m、高度为6m的钢砼浇制,距其底板向上Im部分制成锥体,锥角为60°,在中间设隔板13并配置了安装孔14,便于吸泥管2、压缩空气管3及气液射流器11的安装,上部分为浓缩污泥储存池并置浓污泥管6,下部分为污泥絮凝沉淀池。本实施例的装置本体I内置的隔板13之下方设有环形溢水堰5,与装置本体I内壁连成一体,其出水口与回流管12相连接,使上清液经回流管12回流至水处理系统;环形溢水堰5之下方设有污泥分配管4与排泥管9连接,调节排泥管9上的加药控制阀10,向以重力流形式流入排泥管9中的污泥中投加适量的絮凝剂,经分配管4流入装置本体I底部,使污泥在装置本体I内得到絮凝沉淀。本实施例的装置在运行时,当自动调节压缩空气管3上配置的空气电控阀7,使压缩空气进入吸泥管2下端管内,克服管中向上输送污泥的自重与位能及管内摩擦阻力,气与泥在气液射流器11引吸下,使浓缩污泥从吸泥管2下口吸入至上口排出,被挡泥帽8阻挡后,落到装置本体I的上部分储泥池内,经浓污泥管6排入下一道机械脱水工序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分离提取污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吸泥管(2)、压缩空气管(3)、污泥分配管(4)、环形溢水堰(5)、浓污泥管(6)、空气电控阀(7)、挡泥帽(8)、排泥管(9)、加药控制阀(10)、气液射流器(11)、回流管(12)、隔板(13)、安装孔(14);?所述装置本体(1)内设有隔板(13)、且隔板(13)的上部分为浓缩污泥储存池,下部分为污泥絮凝沉淀池,所述隔板(13)上还设有安装孔(14),所述隔板(13)下方设置的环形溢水堰(5)与回流管(12)连接,所述环形溢水堰(5)下方设置的污泥分配管(4)与排泥管(9)连接,所述排泥管(9)上还设有加药控制阀(10);?所述装置本体(1)内设置了吸泥管(2),吸泥管(2)的上管口上设有挡泥帽(8),下管口内设有气液射流器(11),所述吸泥管(2)与压缩空气管(3)平行竖立敷设并分别穿过隔板(13),所述压缩空气管(3)下端弯管管口从吸泥管(2)下端管口内进入、且管口置中向上,所述压缩空气管(3)和气液射流器(11)的管口中心与吸泥管(2)的管口中心保持同一轴线,所述压缩空气管(3)上还配置空气电控阀(7)。

【技术特征摘要】
1.分离提取污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I)、吸泥管(2)、压缩空气管(3)、污泥分配管(4)、环形溢水堰(5)、浓污泥管¢)、空气电控阀(7)、挡泥帽(8)、排泥管(9)、加药控制阀(10)、气液射流器(11)、回流管(12)、隔板(13)、安装孔(14); 所述装置本体(I)内设有隔板(13)、且隔板(13)的上部分为浓缩污泥储存池,下部分为污泥絮凝沉淀池,所述隔板(13)上还设有安装孔(14),所述隔板(13)下方设置的环形溢水堰(5)与回流管(12)连接,所述环形溢水堰(5)下方设置的污泥分配管(4)与排泥管(9)连接,所述排泥管(9)上还设有加药控制阀(10); 所述装置本体(I)内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国夫祁华宝王兴林宋国粱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深水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