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金锔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脱模结构及具有改进脱模结构的混凝土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8882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改进脱模结构,包括塑料制成的外套和内套,外套呈筒状,内套呈盖状且具有盖端面,内套设置在外套内且盖在外套的一端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具有改进脱模结构的混凝土模板。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外套和内套分别采用塑料制成,不会腐蚀、生锈。与现有的通过螺纹安装在混凝土模板上的脱模螺栓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内套和外套采用内外套设的方式,进行脱模时,将内套从外套中顶出,在内套顶出的作用力下,使混凝土模板的内成型面从成型后的混凝土表面上脱开,从而实现脱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内外套设的结构脱模的操作性强,便捷、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模板,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模板上的脱模结构。
技术介绍
在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过程中大量使用模板,由于不同形状的建筑物使用的混凝土模板不同,因此大部分的模板不能重复使用造成了极大浪费;为此采用了标准化的模板单元,模板单元可重复使用并能拼接成各种形状的混凝土模板。但是此种混凝土模板在脱模时,通过敲击使模板单元从成型混凝土块上剥离,模板单元会发生变形,模板单元的各结合面也相应地产生变形,使模板单元产生较大的拼缝,而且敲击脱模也对成型的混凝土块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申请了公开号为CN102407566A的“一种新型混凝土 模板的改进结构”,包括相互拼接的多个模板单元和多个用于接设多个模板单元的模板扣件,所述模板单元上分布有多个脱模用的脱模螺栓。在混凝土凝固后,朝成型混凝土块方向旋转脱模螺栓,在脱模螺栓旋出的作用力下使模板与成型混凝土块松脱。虽然模板单元采用塑料制成,但是在混凝土、泥水的作用下,金属制的脱模螺栓会腐蚀、生锈,并与模板单元结合在一起,不易从模板单元上脱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不会腐蚀生锈又易于脱模的改进脱模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还提供一种脱模操作便捷省力的具有改进脱模结构的混凝土模板。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改进脱模结构,包括塑料制成的外套和内套,外套呈筒状,内套呈盖状且具有盖端面,内套设置在外套内且盖在外套的一端部。所述外套包括端部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外套和第二外套。所述第一外套和所述第二外套相邻的端部套接或卡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外套和所述第二外套相对的端部分别向外凸出形成定位用的外台阶。所述第一外套的端面和所述内套的所述盖端面相平齐。一种具有改进脱模结构的混凝土模板,混凝土模板具有相对设置的内成型面和外板面,以及连接内成型面和外板面的侧板面,混凝土模板上布设有多个贯通内成型面和外板面的孔,各孔内分别设有脱模结构,所述脱模结构包括塑料制成的外套和内套,外套呈筒状,内套呈盖状且具有盖端面,外套嵌设在所述孔内,内套设置在外套内且盖在外套位于所述内成型面的一端部。所述外套包括端部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外套和第二外套,第一外套指向所述内成型面,第二外套指向所述外板面。所述第一外套和所述第二外套相邻的端部套接或卡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外套和所述第二外套相对的端部分别向外凸出形成定位用的外台阶。所述第一外套的端面和所述内套的所述盖端面分别平齐于所述内成型面。所述第二外套的端面平齐于所述外板面。混凝土模板上设有条孔,条孔贯通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侧板面,所述外板面上沿条孔延伸方向设有T型槽,T型槽的截面呈T型。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脱模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外套和内套分别采用塑料制成,不会腐蚀、生锈。与现有的通过螺纹安装在混凝土模板上的脱模螺栓相比,本专利技术由于内套和外套采用内外套设的方式,进行脱模时,将内套从外套中顶出,在内套顶出的作用力下,使混凝土模板的内成型面从成型后的混凝土表面上脱开,从而实现脱模。本专利技术的内外套设的结构脱模的操作性强,便捷、省力。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改进脱模结构的混凝土模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与现有的通过螺纹安装在混凝土模板上的脱模螺栓相比,本专利技术中的内套和外套采用内外套设的方式,这种结构只需将内套直接顶出外套即可实现脱模,操作性强,便捷、省力。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改进脱模结构的混凝土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的A-A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脱模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改进脱模结构的混凝土模板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脱模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改进脱模结构的混凝土模板的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脱模结构的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混凝土模板I内成型面11外板面 12侦彳板面 13条孔 14T型槽 15内台阶 16脱模结构2内套21外台阶 211外套22第一外套221第二外套222内台阶 223外台阶 22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I至7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改进脱模结构的混凝土模板I,采用塑料制成,具有相对设置的内成型面11和外板面12,以及连接内成型面11和外板面12的侧板面13。另外,混凝土模板I上设有条孔14,条孔14贯通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面13,条孔14 一方面可以减轻混凝土模板I的重量,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还可提高混凝土模板I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外板面12上沿条孔14延伸方向设有T型槽15,T型槽15的截面呈T型,T型槽15 —方面是与现有的扣件结构配合使用,将多块混凝土模板I拼接在一起,另一方面与脱模工具配合使用,从而实现脱模。其中,条孔14和T型槽15的数量根据混凝土模板I的尺寸规格而定。混凝土模板I上布设有多个贯通内成型面11和外板面12的孔,各孔内分别设有脱模结构2。实施例一如图2至3所示,脱模结构2包括塑料制成的一个内套21和一个外套22,内套21 呈盖状且具有盖端面,外套22呈筒状。外套22嵌设在上述孔内,内套21设置在外套22内且盖在外套22位于内成型面11的一端。内套21的上述盖端面向外凸出形成外台阶211,外套22指向内成型面11的端部的内壁面凹进形成内台阶223,且外台阶211和内台阶223相互搭合。装配时,先在外套22的外壁面、混凝土模板I的上述孔的内孔壁上分别涂上结合齐U,然后再将外套22嵌入上述孔内。其中,脱模结构2的数量根据混凝土模板I的尺寸规格而定,多个脱模结构2排成一列或多列,每列脱模结构2等距离均布,相邻两列脱模结构2错开设置。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在外套22内扣上内套21,然后将混凝土模板I搭成所需形状,在混凝土模板I所围成的成型腔成浇筑混凝土。待成型后,从混凝土模板I的外板面12伸入外套22内,将内套21从外套22内稍稍顶出一些,使成型的混凝土与混凝土模板I脱开,从而完成脱模,然后拆卸混凝土模板I即可。本实施例由于采用相互套合的一个内套21和一个外套22,且外套22仅在一端形成内台阶223,零件数量少,结构简单,易于装配,易于开模,成本低。实施例二如图4至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外套22的结构。外套22包括端部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外套221和第二外套222,第一外套221指向内成型面11,第二外套222指向外板面12,第一外套221和第二外套222的柱体外形尺寸相同。第一外套221和第二外套222相邻的端部套接或卡接在一起,第一外套221和第二外套222相对的端部分别向外凸出形成定位用的外台阶224,而且第二外套222指向外板面12的内壁凹进形成内台阶223。这样,外套22嵌在混凝土模板I内,第一外套221和第二外套222相互套合在一起不易松开,通过外台阶224卡设在混凝土模板I内,也不易从混凝土模板I上脱下来。装配时,第一外套221和第二外套222分别对应从混凝土模板I的内成型面11和外板面12嵌入上述孔内。第一外套221和第二外套222的外台阶224分别搭接在内成型面11和外板面12上。本实施例进行浇筑混凝土和脱模的过程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制成的外套和内套,外套呈筒状,内套呈盖状且具有盖端面,内套设置在外套内且盖在外套的一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金锔吴清瑶
申请(专利权)人:许金锔吴清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