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冷却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1857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冷却燃烧器,包括混合室和套在混合室下部的保护外套,以及安装在混合室上端的助燃气入口法兰和蒸汽入口法兰,所述保护外套为Inconel600保护外套、Incoloy800保护外套或GH3030保护外套;所述混合室由外室和内室两部分组成,所述外室的上部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内室安装在外室的内部,所述内室为助燃气进入通道,所述内室与外室之间形成蒸汽进入通道,所述助燃气入口法兰与所述助燃气进入通道相通,所述蒸汽入口法兰与所述蒸汽进入通道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冷却水系统即可将排放气体变为有效气体,简化了设备结构,减少了投入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燃烧器,尤其是涉及ー种无冷却燃烧器
技术介绍
焦化厂在炼焦时产生的排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ニ氧化碳、氢气、甲烷等气体,以往各炼焦厂是直接将排放气排放到大气中,这样不仅浪费能源,而且对空气造成极大的污染,同时也增加了温室效应。目前有部分燃烧器可实现对焦化厂炼焦时产生的排放气进行处理,该燃烧器的下部套有0Cr25Ni20保护外套,以防止排放气參加反应时产生的热烧坏混合室的下部,但是在实际使用时,仅仅依靠0Cr25Ni20保护外套不能起到保护作用,必须配套安装ー套冷却水系统,这样不仅大大增加了设备成本,且使得设备结构复杂化。为此,行业上急需ー种结构简単、制作成本低且能有效处理排放气的燃烧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ー种无冷却燃烧器,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无需冷却水系统即可将排放气体通过ー系列化学反应变为有效气体供エ厂后续使用,有效利用了能源,并大大減少了设备投入成本,使得设备结构简单化,使用性能稳定,使用安全可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无冷却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室和套在混合室下部的保护外套,以及安装在混合室上端的助燃气入口法兰和蒸汽入ロ法兰,所述保护外套为InCOnel600保护外套、Incoloy800保护外套或GH3030保护外套;所述混合室由外室和内室两部分组成,所述外室的上部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内室安装在外室的内部,所述内室为助燃气进入通道,所述内室与外室之间形成蒸汽进入通道,所述助燃气入口法兰与所述助燃气进入通道相通,所述蒸汽入口法兰与所述蒸汽进入通道相通。上述的无冷却燃烧器,其特征在干所述保护外套套在外室的下部,所述助燃气入ロ法兰和蒸汽入口法兰均安装在外室的上端。上述的无冷却燃烧器,其特征在干所述保护外套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均流器。上述的无冷却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入口法兰位于助燃气入口法兰的下方。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I、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2、本技术可将排放气体通过ー系列化学反应变为有效气体供エ厂后续使用,有效利用了能源,使用性能稳定,使用安全可靠。3、本技术通过采用Inconel600保护外套、Incoloy800保护外套或GH3030保护外套,以去除现有技术中燃烧器上的冷却水系统,不仅能保证燃烧器正常生产,且大大减少了设备投入成本,使得设备结构简单化。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ー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附图标记说明I 一助燃气入口法兰;2—蒸汽入口法兰;3—连接法兰;4-均流器;5-混合室;5-1-外室;·5-2—内室;6—排放气入口法兰;7—转化容器;8-保护外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包括混合室5和套在混合室5下部的保护外套8,以及安装在混合室5上端的助燃气入口法兰I和蒸汽入口法兰2,所述保护外套8为Inconel600保护外套、Incoloy800保护外套或GH3030保护外套;所述混合室5由外室5_1和内室5_2两部分组成,所述外室5-1的上部设置有连接法兰3,所述内室5-2安装在外室5-1的内部,所述内室5-2为助燃气进入通道,所述内室5-2与外室5-1之间形成蒸汽进入通道;所述保护外套8套在外室5-1的下部,所述助燃气入口法兰I和蒸汽入口法兰2均安装在外室5-1的上端,所述助燃气入口法兰I与所述助燃气进入通道相通,所述蒸汽入口法兰2与所述蒸汽进入通道相通。如图I所示,所述保护外套8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均流器4,均流器4的设置可使排放气与助燃气混和之前均匀分布。如图2所示,所述助燃气入口法兰I和蒸汽入口法兰2均设置在转化容器7的外部,所述保护外套8设置在转化容器7的内部,均流器4设置在所述转化容器7的内部且位于排放气入口法兰6的下方。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蒸汽入口法兰2位于助燃气入口法兰I的下方,当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如助燃气突然断流),这时容易出现回火现象,有可能烧坏燃烧器或助燃气流道,在这种情况下保证蒸汽的继续输入,就可以使整个设备中的气体一直保持由上端部向下端部输送,可以有效防止回火。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该燃烧器通过连接法兰3安装在转化容器7上(如图2所示),然后将经过预处理的助燃气通过助燃气入口法兰I进入助燃气进入通道,经过预处理的蒸汽通过蒸汽入ロ法兰2进入蒸汽进入通道,则助燃气和蒸汽均沿轴向向下流动并在混合室5下端混合,且混合气体高速喷入转化容器7内部參加反应;与此同时,排放气通过排放气入口法兰6进入与其相通的转化容器7,且排放气在燃烧器外侧与转化容器7内侧之间的通道沿轴向向下流动,通过固定在保护外套8下端的均流器4均匀分布后,流动到混合室5的下端与从燃烧器里喷出的助燃气和蒸汽迅速混和,且在混和的瞬间产生強烈反应,经过转化容器7上方的锥形空间后,助燃气完全燃烬,反应产物进入触媒床层,进ー步发生吸热转化反应并从转化容器7底部流出。由于本技术的保护外套为InConel600保护外套、IncOlOy800保护外套或GH3030保护外套,因这些保护外套均具有良好的耐热功能,因此无需増加冷却水系统,大大減少了设备投入成本,并使得设备结构简单化。综上所述,本技术为多孔喷射式,助燃气从中心进入,有蒸汽保护,防止排放气进入燃烧器;燃烧器下部的均流器,可保证排放气与助燃气混 和之前均匀分布。因此,不仅能有效实现对排放气的处理,且能为排放气提供转化所需的热量,同时简单化了设备结构,使用性能稳定,使用安全可靠。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ー种无冷却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室(5)和套在混合室(5)下部的保护外套(8),以及安装在混合室(5)上端的助燃气入口法兰(I)和蒸汽入口法兰(2),所述保护外套(8)为Inconel600保护外套、Incoloy800保护外套或GH3030保护外套;所述混合室(5)由外室(5-1)和内室(5-2)两部分组成,所述外室(5-1)的上部设置有连接法兰(3),所述内室(5-2)安装在外室(5-1)的内部,所述内室(5-2)为助燃气进入通道,所述内室(5-2)与外室(5-1)之间形成蒸汽进入通道,所述助燃气入ロ法兰(I)与所述助燃气进入通道相通,所述蒸汽入口法兰(2)与所述蒸汽进入通道相通。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冷却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套(8)套在外室(5-1)的下部,所述助燃气入口法兰(I)和蒸汽入口法兰(2)均安装在外室(5-1)的上端。3.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冷却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套(8)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均流器(4)。4.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无冷却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入口法兰(2)位于助燃气入口法兰(I)的下方。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冷却燃烧器,包括混合室和套在混合室下部的保护外套,以及安装在混合室上端的助燃气入口法兰和蒸汽入口法兰,所述保护外套为Inconel600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冷却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室(5)和套在混合室(5)下部的保护外套(8),以及安装在混合室(5)上端的助燃气入口法兰(1)和蒸汽入口法兰(2),所述保护外套(8)为Inconel600保护外套、Incoloy800保护外套或GH3030保护外套;所述混合室(5)由外室(5?1)和内室(5?2)两部分组成,所述外室(5?1)的上部设置有连接法兰(3),所述内室(5?2)安装在外室(5?1)的内部,所述内室(5?2)为助燃气进入通道,所述内室(5?2)与外室(5?1)之间形成蒸汽进入通道,所述助燃气入口法兰(1)与所述助燃气进入通道相通,所述蒸汽入口法兰(2)与所述蒸汽进入通道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辉石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