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扰流装置的燃烧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9047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扰流装置的燃烧器,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和固定在前后支架之间的若干直立的火排片,每一火排片包括设在其顶部的沿纵长延伸的若干火孔,以及形成在本体上的燃气-空气混合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空气混合通道和顶部火孔之间设有扰流装置收容腔,其内收容有扰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使燃气和空气借助扰流装置可以进一步充分混合,从而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扰流装置的燃烧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或燃气锅炉用的燃烧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扰流装置的燃烧器。
技术介绍
燃气热水设备,如燃气热水器或燃气锅炉中通常设置有的燃烧器、热交换器以及容纳燃烧器和热交换器的燃烧室。燃烧器往往包括有并排设置的若干火排片,每一个火排片具有燃气-空气的混合通道,可在其内将燃气和空气混合并传递给位于火排片顶部的火孔以在燃烧室内燃烧并生成热量,生成的热量可加热热交换器内的水,从而被加热的水可用于饮用、洗浴或供暖等。现有的燃烧器中,燃气和空气的混合并不充分,从而燃气未充分燃烧,降低了燃烧效率,且由于不完全燃烧产生大量的废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扰流装置的燃烧器。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扰流装置的燃烧器,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和固定在前后支架之间的若干直立的火排片,每一火排片包括设在其顶部的沿纵长延伸的若干火孔,以及形成在本体上的燃气-空气混合通道,所述燃气-空气混合通道和顶部火孔之间设有扰流装置收容腔,其内收容有扰流装置,用于使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产生扰流,从而促使燃气和空气进一步混合,来提高燃烧效率。所述扰流装置呈螺旋状,优选为螺旋弹簧,便于可靠收容、定位在扰流装置收容腔内。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采用本技术的结构,使燃气和空气借助扰流装置可以进一步充分混合,从而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扰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I-前支架;2_后支架;3_火排片;4-火孔;5_燃气-空气混合通道;6-扰流装置收容腔;7-扰流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述如图1、2所示,一种具有扰流装置的燃烧器,包括前支架I、后支架2和固定在前后支架之间的若干直立的火排片3,每一火排片3包括设在其顶部的沿纵长延伸的若干火孔4,以及形成在本体上的燃气-空气混合通道5,所述燃气-空气混合通道5用于将燃气供应装置(未图示)供应的燃气和一次空气按设定的比例混合生成燃气-空气混合物,并传递给火孔4以供燃烧,所述燃气-空气混合通道5和顶部火孔4之间设有扰流装置收容腔6,其内收容有扰流装置7,用于使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产生扰流,从而促使燃气和空气进一步混合,来提高燃烧效 率。所述扰流装置7呈螺旋状,优选为螺旋弹簧,便于可靠收容、定位在扰流装置收容腔内。最后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扰流装置的燃烧器,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和固定在前后支架之间的若干直立的火排片,每一火排片包括设在其顶部的沿纵长延伸的若干火孔,以及形成在本体上的燃气-空气混合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空气混合通道和顶部火孔之间设有扰流装置收容腔,其内收容有扰流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具有扰流装置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装置呈螺旋状。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扰流装置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装置为螺旋弹簧。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扰流装置的燃烧器,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和固定在前后支架之间的若干直立的火排片,每一火排片包括设在其顶部的沿纵长延伸的若干火孔,以及形成在本体上的燃气-空气混合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空气混合通道和顶部火孔之间设有扰流装置收容腔,其内收容有扰流装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采用本技术的结构,使燃气和空气借助扰流装置可以进一步充分混合,从而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文档编号F23D14/02GK202647756SQ201220244620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9日专利技术者李冠科 申请人:威能(无锡)供热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扰流装置的燃烧器,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和固定在前后支架之间的若干直立的火排片,每一火排片包括设在其顶部的沿纵长延伸的若干火孔,以及形成在本体上的燃气?空气混合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空气混合通道和顶部火孔之间设有扰流装置收容腔,其内收容有扰流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冠科
申请(专利权)人:威能无锡供热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