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涛专利>正文

预混式合金纤维灶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59721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混式合金纤维灶头,包括外壳体(1)、设置在外壳体内的进气管(2)与内腔筒(3)和外壳体顶部多孔结构的燃烧板(7);内腔筒底部开口,其顶部设有底座(5);进气管下部固定在外壳体底部,其上部连接涡轮混风板(4),进气管与涡轮混风板伸入内腔桶内,涡轮混风板边沿固定在内腔筒的内壁上,涡轮混风板上开有一个以上贯穿其上下的斜槽(9);燃烧板与底座之间设有布风板(6),布风板上开有供气体通过的小孔;所述的内腔筒内壁、进气管和涡轮混风板形成内混腔,内腔筒外壁、外壳体和布风板形成外混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燃气与空气混合均匀,燃气的燃烧率高,有害气体排放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灶头,尤其是涉及一种预混式合金纤维灶头
技术介绍
燃气的燃烧均需要空气助燃,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比例及混合程度决定了燃气的燃烧程度。当空气和燃气的混合比例最佳及混合程度均为最佳时时,燃气燃烧最充分,燃烧得也最完全,所产生的热值也最高,且燃烧后所产生的废气和有害气体也最少,从而达到高效、节能和环保的目的。目前市场上的各类商用灶具,一般采用自然引射式和鼓风式两种空燃混合燃烧方式。这两种燃烧模式都是后混式燃烧,即燃气 在炉膛内燃烧的同时,与空气进行混合,无法保证燃气与空气的充分混合,这必然造成部分燃气未能充分燃烧即从烟道中排出,热效率较低且火焰温度较低,浪费了大量能源,且未充分燃烧的燃气中一氧化碳以及氮的氧化物含量都比较高,因此也对空气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混式合金纤维灶头,使燃气和空气能够充分混合,提高燃气的燃烧效率,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以实现节能环保。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混式合金纤维灶头,包括外壳体、设置在外壳体内的进气管与内腔筒和外壳体顶部多孔结构的燃烧板;所述的内腔筒底部开口,其顶部设有底座;所述的进气管下部固定在外壳体底部,其上部连接涡轮混风板,所述的进气管与涡轮混风板伸入内腔桶内,涡轮混风板边沿固定在内腔筒的内壁上,涡轮混风板上开有一个以上贯穿其上下的斜槽;所述燃烧板与底座之间设有布风板,所述的布风板上开有供气体通过的小孔;所述的内腔筒内壁、进气管和涡轮混风板形成内混腔,内腔筒外壁、外壳体和布风板形成外混腔。燃气和空气在内混腔中实现第一次混合,然后混合气体进入到外混腔中,在通过多孔金属布风板时进行第二次混合,充分混合的气体在燃烧板表面充分燃烧,大大提高了燃气的燃烧效率,燃烧后的烟气中一氧化碳以及氮的氧化物含量也随之而减少,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腔体呈渐变式结构,其上下两端为圆柱状,中间为圆台状,且上端圆柱直径小于下端圆柱的直径。下端直径大于上端直径的渐变式结构腔体提高了燃气的进入速度,便于燃气与空气在内混腔中混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斜槽均匀分布在涡轮混风板上。斜槽均匀分布有利于气体进入外混腔后比较均匀,不至局部压力过大或者过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斜槽有十二个。十二个斜槽使得空气和燃气在第一次混合得更加充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外壳体由上下两部分构成,其上端为圆柱状,下端为圆台状。上大下小的外壳体适合内部结构的设计安排,且减小了整个灶头占用的空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腔体底部设有内螺纹。腔体底部设置内螺纹并与燃气管道通过螺纹连接,不仅安装方便,而且密封效果好,不漏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燃烧板顶部设有法兰片,所述的法兰片和燃烧板由螺栓固定在外壳体顶部。用法兰片固定燃烧版不仅密封效果好不漏气,而且燃烧板各处受力均匀,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燃气与空气混合均匀,燃气的燃烧率高,有害气体排放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少。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预混式合金纤维灶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预混式合金纤维灶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预混式合金纤维灶头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预混式合金纤维灶头上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1、外壳体;2、腔体;3、内腔筒;4、润轮混风板;5、底座;6、布风板;7、燃烧板;8、法兰片;9、斜槽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I至图4所示预混式合金纤维灶头,包括外壳体I、设置在外壳体I内的进气管2与内腔筒3和外壳体I顶部多孔结构的燃烧板7 ;所述的外壳体I由上下两部分构成,其上端为圆柱状,下端为圆台状;所述的进气管2呈渐变式结构,其上下两端为圆柱状,中间为圆台状,且上端圆柱直径小于下端圆柱的直径;所述的内腔筒3底部开口,其顶部设有底座5 ;所述的进气管2下部固定在外壳体I底部,其上部连接涡轮混风板4,所述的进气管2与涡轮混风板4伸入内腔桶3内,涡轮混风板4边沿固定在内腔筒3的内壁上,涡轮混风板4上均匀的开有十二个贯穿其上下的斜槽9 ;所述燃烧板7与底座5之间设有布风板6,所述的布风板6上开有供气体通过的小孔;所述的内腔筒3内壁、进气管2和涡轮混风板4形成内混腔,内腔筒3外壁、外壳体I和布风板6形成外混腔。所述的进气管2底部设有内螺纹。所述的燃烧板7顶部设有法兰片8,所述的法兰片8和燃烧板7由螺栓固定在外壳体顶部。本专利技术中的燃烧版7采用的材料是烧结式合金纤维板,为多孔结构,孔隙率为80%-90%,孔径大小为IOOum左右。上述的布风板6所采用的材料是不锈钢,厚度为2 mm左右,其上小孔的孔径为I. 5 mm左右。除此之外,所有的部件均为不锈钢材质制作。不锈钢的材质抗氧化性强,经久耐用,整体上提高了预混式合金纤维灶头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预混式合金纤维灶头的工作原理是燃气和空气通过渐变式结构的腔体2进入到内混腔中,由于渐变式的腔体2是由大变小的结构,提高了燃气的进入速度,燃气快速进入后接触到底座5后被弹回,向下通过涡轮混风板4的斜槽9,在此过程中燃气与空气在内混腔内进行预混,预混后的气体从内混腔底部进入到外混腔中,在外混腔中通过布风板6进行第二次混合,二次混合后的气体通过在燃烧板7的表面进行燃烧,达到很好的燃烧效果。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 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预混式合金纤维灶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I)、设置在外壳体(I)内的进气管(2)与内腔筒(3)和外壳体(I)顶部多孔结构的燃烧板(7); 所述的内腔筒(3)底部开口,其顶部设有底座(5);所述的进气管(2)下部固定在外壳体(I)底部,其上部连接涡轮混风板(4),所述的进气管(2)与涡轮混风板(4)伸入内腔桶(3)内,涡轮混风板(4)边沿固定在内腔筒(3)的内壁上,涡轮混风板(4)上开有一个以上贯穿其上下的斜槽(9); 所述燃烧板(7)与底座(5)之间设有布风板(6),所述的布风板(6)上开有供气体通过的小孔; 所述的内腔筒(3)内壁、进气管(2)和涡轮混风板(4)形成内混腔,内腔筒(3)外壁、夕卜壳体(I)和布风板(6 )形成外混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预混式合金纤维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2)呈渐变式结构,其上下两端为圆柱状,中间为圆台状,且上端圆柱直径小于下端圆柱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预混式合金纤维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槽(9)均匀分布在涡轮混风板(4)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混式合金纤维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槽(9)有十二个。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预混式合金纤维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体(I)由上下两部分构成,其上端为圆柱状,下端为圆台状。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预混式合金纤维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2)底部设有内螺纹。7.根据权利要求I至6任一项所述的预混式合金纤维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板(7)顶部设有法兰片(8),所述的法兰片(8)和燃烧板(7)由螺栓固定在外壳体顶部。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混式合金纤维灶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混式合金纤维灶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设置在外壳体(1)内的进气管(2)与内腔筒(3)和外壳体(1)顶部多孔结构的燃烧板(7);所述的内腔筒(3)底部开口,其顶部设有底座(5);所述的进气管(2)下部固定在外壳体(1)底部,其上部连接涡轮混风板(4),所述的进气管(2)与涡轮混风板(4)伸入内腔桶(3)内,涡轮混风板(4)边沿固定在内腔筒(3)的内壁上,涡轮混风板(4)上开有一个以上贯穿其上下的斜槽(9);所述燃烧板(7)与底座(5)之间设有布风板(6),所述的布风板(6)上开有供气体通过的小孔;所述的内腔筒(3)内壁、进气管(2)和涡轮混风板(4)形成内混腔,内腔筒(3)外壁、外壳体(1)和布风板(6)形成外混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涛李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宋涛李成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