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管材穿插连接的单边孔防水密封组件,包括弹性密封套、底堵盖以及套接于所述管材底端的底堵,底堵挂设于单边孔开口边缘,弹性密封套包括压紧于管材外壁与底堵内壁之间的第一挤压密封部、通过底堵盖压紧于单边孔周边的第二挤压密封部、以及连接第一挤压密封部和第二挤压密封部的连接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密封性好、安装稳固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管材穿插连接的配件,尤其涉及用于管材穿插连接的单边孔密封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护栏、护窗经常用到金属管材相互穿插连接的连接结构,这种连接结构通常是在大径管材上开设合适大小的孔,将小径管材端部套上插接装饰套,再将小径管材的一端连同插接装饰套插入大径管材的开孔中,安装方便,且不需要焊接连接,不仅使护栏、护窗造型美观,而且消除了因焊缝易锈蚀而引起的安全隐患。目前用到的单边孔连接套均是塑料装饰套,其目的是为了安装的方便,提高安装效率,但是塑料装饰套不具备密封效果,在潮湿环境中水分很容易从塑料装饰套上端和大·径管材单边孔之间的缝隙进入,使大径管材的开孔及内壁产生锈蚀,锈水可能会顺着塑料装饰套流出,从而影响护栏、护窗的使用寿命和外观整洁性,甚至还会造成连接失效,留下安全隐患。若是将塑料装饰套更换为橡胶材料制成的弹性套则会改善密封效果,但目前的橡胶弹性套大多是直接插接在管材与单边孔之间的缝隙中,没有固定结构,故安装后橡胶弹性套很容易从单边孔中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密封性好、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稳固的用于管材穿插连接的单边孔防水密封组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管材穿插连接的单边孔防水密封组件,包括弹性密封套、底堵盖以及套接于所述管材底端的底堵,所述底堵挂设于单边孔开口边缘,所述弹性密封套包括压紧于管材外壁与底堵内壁之间的第一挤压密封部、通过底堵盖压紧于单边孔周边的第二挤压密封部、以及连接第一挤压密封部和第二挤压密封部的连接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堵盖包括底堵盖本体以及设于底堵盖本体下端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单边孔开口边缘内侧壁扣紧,并驱使底堵盖本体将第二挤压密封部压紧于单边孔开口边缘外侧壁。所述底堵的开口端设有可与单边孔开口边缘外侧壁配合的卡接边,所述连接部位于底堵盖本体与卡接边之间,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供卡接部穿过的通孔,所述卡接边上设有供卡接部穿过的避让孔或避让槽。所述卡接部包括与底堵盖本体相连的连接臂以及设于连接臂底端用来与单边孔开口边缘内侧壁配合扣紧的倒钩。所述连接臂上设有可与避让槽边缘下侧壁配合的凸起,所述卡接边和连接部夹紧于底堵盖本体与凸起之间。所述倒钩上设有易插斜面。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用来与底堵盖本体配合的凹入部。所述第一挤压密封部的上端开口处设有倒角。所述底堵内壁上设有用来与第一挤压密封部的下端配合定位的定位台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用于管材穿插连接的单边孔防水密封组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其弹性密封套、底堵和底堵盖共同配合作用固定卡接于单边孔处,安装稳固、不易松脱;而且弹性密封套的第一挤压密封部将管材的外壁压 紧密封,第二挤压密封部将单边孔的开口边缘压紧密封,从而形成全方位的紧密密封结构,可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避免单边孔开口处和横管内壁产生锈蚀,使护栏、护窗保持外观整洁性和良好的耐用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在具体应用实例中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弹性密封圈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弹性密封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底堵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底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弹性密封套;11、第一挤压密封部;111、倒角;12、第二挤压密封部;13、连接部;131、通孔;132、凹入部;14、容置槽;2、底堵;21、卡接边;211、避让槽;22、定位台阶;3、底堵盖;31、底堵盖本体;32、卡接部;321、连接臂;322、倒钩;3221、易插斜面;323、凸起;4、管材;5、单边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用于管材穿插连接的单边孔防水密封组件,包括弹性密封套I、底堵盖3以及套接于管材4底端的底堵2。底堵2挂设于单边孔5的开口边缘,弹性密封套I包括压紧于管材4外壁与底堵2内壁之间的第一挤压密封部11、通过底堵盖3压紧于单边孔5周边的第二挤压密封部12、以及连接第一挤压密封部11和第二挤压密封部12的连接部13。安装后弹性密封套I的第一挤压密封部11将管材4外壁与底堵2内壁之间的缝隙密封,第二挤压密封部12将单边孔5的周边密封,形成全方位的紧密密封结构,可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避免单边孔5开口处和横管内壁产生锈蚀,使护栏、护窗保持外观整洁性和良好的耐用性。本实施例中,底堵盖3包括底堵盖本体31以及设于底堵盖本体31下端的卡接部32,安装时,通过使卡接部32与单边孔5开口边缘的内侧壁扣紧,即可将第二挤压密封部12压紧于单边孔5开口边缘,即起到了固定弹性密封套I的作用,又达到了密封效果。本实施例中,底堵2的开口端设有可与单边孔5开口边缘外侧壁配合的卡接边21,弹性密封套I的连接部13位于底堵盖本体31与卡接边21之间,即底堵盖本体31盖设于连接部13的上方,连接部13盖设于卡接边21的上方,第一挤压密封部11、第二挤压密封部12和连接部13之间形成卡接边21的容置槽14(参见图3)。连接部13的上端设有用来与底堵盖本体31配合的凹入部132 (参见图3、图4),可使组装后的密封组件更加紧凑美观。连接部13上设有供卡接部32穿过的通孔131 (参见图3、图4),卡接边21上设有供卡接部32穿过的避让槽211 (参见图6),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用避让孔替换本实施例中的避让槽211。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卡接部32为两个,并对称布置于底堵盖本体31的两侧。每个卡接部32包括与底堵 盖本体31相连的连接臂321以及设于连接臂321底端用来与单边孔5开口边缘内侧壁配合扣紧的倒钩322。倒钩322上设有易插斜面3221,使倒钩322能够更顺利地插入连接部13上的通孔131以及单边孔5中。参见图5,本实施例中,连接臂321的两侧设有可与避让槽211边缘下侧壁配合的凸起323,该凸起323可将卡接边21和连接部13卡紧于底堵盖本体31下方,以使底堵盖3、弹性密封套I和底堵2固定在一起(参见图2),方便运输和安装。本实施例中,第一挤压密封部11的上端开口处设有倒角111,使管材4能够更容易插入弹性密封套I,避免由于插入阻力过大而把弹性密封套I带入底堵2。本实施例中,底堵2内壁上设有用来与第一挤压密封部11的下端配合定位的定位台阶22,可进一步防止弹性密封套I在管材4的摩擦力作用下被带入底堵2。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管材穿插连接的单边孔防水密封组件,包括弹性密封套(I)以及套接于所述管材(4)底端的底堵(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堵盖(3),所述底堵(2)挂设于单边孔(5)开口边缘,所述弹性密封套(I)包括压紧于管材(4)外壁与底堵(2)内壁之间的第一挤压密封部(11)、通过底堵盖(3)压紧于单边孔(5)周边的第二挤压密封部(12)、以及连接第一挤压密封部(1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管材穿插连接的单边孔防水密封组件,包括弹性密封套(1)以及套接于所述管材(4)底端的底堵(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堵盖(3),所述底堵(2)挂设于单边孔(5)开口边缘,所述弹性密封套(1)包括压紧于管材(4)外壁与底堵(2)内壁之间的第一挤压密封部(11)、通过底堵盖(3)压紧于单边孔(5)周边的第二挤压密封部(12)、以及连接第一挤压密封部(11)和第二挤压密封部(12)的连接部(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斌泉,许又配,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金为型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