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化学法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1034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粒——化学法轴承,包括轴承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轴承本体上镶嵌有微粒——化学法润滑材料。所述的微粒——化学法润滑材料为圆环状或柱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轴承本体上镶嵌有微粒——化学法润滑材料,该材料在轴承运行过程中,释放微粉吸附在摩擦副表面,硫化物微粉在高温效应下裂解,在金属摩擦表面形成一层硫合金润滑膜,硫合金的刚性与轴承本体材料的韧性构成了微粒——化学法润滑结构。其耐磨性能好,高温下抗氧化、稳定性高,自润滑能力强,可靠度高,在高温、重载、低速工况下无需注油,节能,无污染,结构简单,免维护、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润滑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微粒——化学法轴承
技术介绍
微粒一化学法轴承主要应用于高温、重载、低速和不易添加润滑脂的机械设备中,现有技术中,流体润滑的轴承设备在高温环境下运行会发生油脂流失、结焦、流体润滑失效,设备会经常导致卡死现象,难于适应高温工作条件,导致设备停运。因此为提高设备使用寿命,需要定期加油,增加维护成本和保养难度,使用寿命短,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粒——化学法轴承,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和较低的摩擦系数,自润滑能力强,可长时间在高温、无油润滑条件下工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微粒——化学法轴承,包括轴承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轴承本体上镶嵌有微粒——化学法轴承材料。所述的微粒——化学法材料为圆环状,镶嵌在轴承本体内的凹槽内。所述的微粒——化学法材料为柱状,镶嵌在轴承本体外部均匀分布的孔内。所述的微粒一化学法材料为以重量份计,二硫化钨15-25份、二硫化钥15-25份、氮化硼5-10份、环氧树脂20-30份、青铜粉20-30份。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轴承本体上镶嵌有微粒——化学法润滑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微粒——化学法轴承,包括轴承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轴承本体上镶嵌有微粒——化学法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希全钟启春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鞍山市高新自润滑轴承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