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式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0213 阅读:7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卸式料斗,它包括钢筋边框和两块钢筋底框,钢筋边框上方四角分别焊接钢筋吊环,钢筋底框对称焊接两个“U”形钢筋,钢筋边框通过合页分别与钢筋底框活动连接,钢筋边框和钢筋底框上固定竹胶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固定式料斗,节省人力,缩短装卸时间,加快施工进度;可用废钢筋和木胶板,节约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吊运小型号松散材料的自卸式料斗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施工现场吊运材料传统的料斗是用角铁和钢板焊制而成的方盘,在卸料时再由人工卸出,既浪费了人力,又提高了料斗的周转使用率和吊车的使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卸式料斗。本技术的一种自卸式料斗,它包括钢筋边框和两块钢筋底框,所述钢筋边框上方四角分别焊接钢筋吊环,所述钢筋底框对称焊接两个“U”形钢筋,所述钢筋边框通过合页分别与钢筋底框活动连接。所述钢筋边框和钢筋底框上固定竹胶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I、本技术固定式料斗,节省人力,缩短装卸时间,加快施工进度。2、本技术可用废钢筋和木胶板,节约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ー步详细的说明。图I为本技术闭合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打开状态示意图图中1 ー钢筋边框 2—钢筋底框 3—钢筋吊环 4一“U”形钢筋5—合页。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和图2的一种自卸式料斗,它包括钢筋边框I和两块钢筋底框2,钢筋边框I上方四角分别焊接钢筋吊环3,钢筋底框2对称焊接两个“U”形钢筋4,钢筋边框I通过合页5分别与钢筋底框2活动连接;钢筋边框I和钢筋底框2上固定竹胶板。装货时如附图说明图1,将吊车所用的钢丝绳穿过同侧两个钢筋吊环3,挂在同侧的“U”形钢筋4上,使得两块钢筋底框2闭合,从而可以承装货物。卸货时如图2,将自卸式料斗起吊到目的地,将钢丝绳从挂在同侧的“U”形钢筋4上取下,然后吊车起吊,承载的货物就可以卸载在地上。权利要求1.ー种自卸式料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钢筋边框(I)和两块钢筋底框(2),所述钢筋边框(I)上方四角分别焊接钢筋吊环(3),所述钢筋底框(2)对称焊接两个“U”形钢筋(4),所述钢筋边框(I)通过合页(5 )分别与钢筋底框(2 )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自卸式料斗,其特征是所述钢筋边框(I)和钢筋底框(2)上固定竹胶板。专利摘要本技术的一种自卸式料斗,它包括钢筋边框和两块钢筋底框,钢筋边框上方四角分别焊接钢筋吊环,钢筋底框对称焊接两个“U”形钢筋,钢筋边框通过合页分别与钢筋底框活动连接,钢筋边框和钢筋底框上固定竹胶板。本技术固定式料斗,节省人力,缩短装卸时间,加快施工进度;可用废钢筋和木胶板,节约成本。文档编号E04G21/16GK202658908SQ201220315079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日专利技术者苏海明, 王跃军, 刘雅斌, 牛世平, 廖珍, 王军, 王小莉, 任东斌 申请人:甘肃第三建设集团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卸式料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钢筋边框(1)和两块钢筋底框(2),所述钢筋边框(1)上方四角分别焊接钢筋吊环(3),所述钢筋底框(2)对称焊接两个“U”形钢筋(4),所述钢筋边框(1)通过合页(5)分别与钢筋底框(2)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海明王跃军刘雅斌牛世平廖珍王军王小莉任东斌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第三建设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