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建筑钢结构插入式柱脚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轻型、重型钢结构厂房柱脚安装主要以预埋锚栓定位法施工为主,经过汶川地震惨痛教训后,人们对抗震概念设计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通常的预埋锚栓连接形式已经被插入式柱脚连接方法所取代。究其原因,插入式柱脚设计与刚性假定最为吻合,且施工安全、质量可靠。然而对插入式柱脚的施工方法,一直沿用了以前的施工方法,此类施工方法,施工需要的安装人员较多,效率低,施工过程中钢柱的定位需要楔形木块或钢板一些辅助用材进行调整,需要反复调整才能就位,且辅助用材难以保证钢柱被完全固定。工程中经常出现钢柱水平定位、竖向垂直度偏位过大,现场难以矫正,施工安全存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无辅助装置安装插入式柱脚的局限性,提供一种钢结构插入式柱脚安装装置。为解决技术问题,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钢结构插入式柱脚安装装置,包括通过底板,还包括两组相同的固定安装座,以及安装于两组固定安装座之间的T形腹板;τ形腹板具有水平的上部和竖直的下部,且其竖直下部具有通长的U型槽;每组固定安装座均具有下述结构—个竖直安装的倒L形滑移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结构插入式柱脚安装装置,包括通过底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相同的固定安装座,以及安装于两组固定安装座之间的T形腹板;T形腹板具有水平的上部和竖直的下部,且其竖直下部具有通长的U型槽;每组固定安装座均具有下述结构:一个竖直安装的倒L形滑移板,其水平伸出的顶部凸板具有通长的U型槽;其下端具有两对凸板,每对凸板均相背对称设置,且每个凸板均具有通长的U型槽;两个竖直且相对安装的F形腹板,其底端固定于底板上;每个F形腹板的顶部及下部均具有两个等长、同向的凸板,且每个凸板均对应地嵌于所述倒L形滑移板下端凸板的U型槽中;L形滑移板下端凸板的U型槽的宽度和厚度均略大于F形腹板的凸板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罗军,罗浩,金海,费建伟,黄功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恒达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