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印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8132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丝网印刷机,其中,在取下掩模时,利用涂刷器升降工作缸使处于膏剂扒拢面朝向斜下方的基准姿态的各涂刷器下降而使各涂刷器的下端与掩模抵接。之后,丝网印刷机利用涂刷器摆动电动机使一对涂刷器向下端彼此接近的方向同时摆动而使一对涂刷器的下端彼此接触。由此,丝网印刷机利用一对涂刷器掬取掩模上的膏剂,之后利用涂刷器升降工作缸使一对涂刷器同时上升并维持一对涂刷器对膏剂的掬取状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在基板上实施焊料等膏剂的丝网印刷的丝网印刷机
技术介绍
丝网印刷机中,使具有与在基板的上表面设置的电极部的配置相同配置的开口部的丝网掩模(以下简称为“掩模”)与基板的上表面接触后,向掩模上供给焊料等膏剂,使下端与掩模的上表面抵接的涂刷器(squeegee)在水平面内方向(掩模面的面内方向)上移动。由此,丝网印刷机向掩模的开口部内压入膏剂并使膏剂转印,之后从基板分离掩模。在这样的丝网印刷机中,由于掩模的开口部的配置根据成为丝网印刷的对象的基 板的电极的配置而不同,因此在变更作为丝网印刷的对象的基板时,操作人员还要更换掩模。在该掩模的更换中取下掩模时,通常丝网印刷所使用的膏剂会残留在掩模上。然而,由于残留在该掩模上的膏剂在掩模更换完成后再次使用,因此操作人员使用刮刀D )等刮取膏剂并将其暂时保管在其它地方。并且,这样的通过操作人员的手工作业来进行的膏剂的刮取及保管作业花费时间,而导致掩模的更换作业的作业效率差。为了改善该作业效率,已知有具备刮取保管作业装置的丝网印刷机,该刮取保管作业装置自动地执行掩模上的膏剂的刮取、暂时保管及膏剂返回到更换后的掩模上的作业等。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与该申请的技术关联的先行技术文献信息,例如,已知有日本的专利公开公报的特开2006-62209号公报。然而,在上述现有的丝网印刷机中,需要另行设置机构复杂的膏剂的刮取保管作业装置,相应地存在丝网印刷机的成本变高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无需复杂的机构就能够进行掩模更换时的膏剂的暂时保管的丝网印刷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技术的丝网印刷机是具备基板保持部、掩模、基体构件、一对涂刷器、升降致动器、摆动致动器和控制部的丝网印刷机。这里,基板保持部对上述基板进行保持。掩模与由上述基板保持部保持的上述基板的上表面接触。基体构件在上述掩模的上方沿水平面内的一个方向移动自如地设置。一对涂刷器以膏剂扒拢面彼此在上述基体构件的移动方向上对置的姿态配置在上述基体构件的下方。各涂刷器分别相对于上述基体构件升降自如,且能够进行从上述膏剂扒拢面朝向斜下方的基准姿态以水平的摆动轴为中心而使下端沿上述基体构件的移动方向移动的摆动。升降致动器使上述一对涂刷器分别相对于上述基体构件升降。摆动致动器使上述一对涂刷器以各涂刷器的摆动轴为中心而摆动。控制部利用上述升降致动器使处于上述基准姿态的一方的涂刷器下降,在维持着该下降的涂刷器的下端与上述掩模抵接的状态的同时使上述基体构件移动。由此,将供给到上述掩模上的膏剂利用下端与上述掩模抵接这一侧的涂刷器的上述膏剂扒拢面扒拢而向上述基板转印上述膏剂。并且,本技术的丝网印刷机的上述控制部在取下上述掩模时,利用上述升降致动器使处于上述基准姿态的各上述涂刷器下降,而使各上述涂刷器的下端与上述掩模抵接。之后,利用上述摆动致动器使上述一对涂刷器向下端彼此接近的方向同时摆动而使上述一对涂刷器的上述下端彼此接触。由此,上述控制部由如下结构构成利用上述一对涂刷器掬取上述掩模上的上述膏剂,之后利用上述升降致动器使上述一对涂刷器同时上升来维持上述一对涂刷器对上述膏剂的掬取状态。通过该结构,丝网印刷机中,一对涂刷器分别通过摆动致动器而绕水平的摆动轴摆动。并且,丝网印刷机在取下掩模时,使下端与掩模抵接的一对涂刷器向下端彼此接近的方向同时摆动来掬取掩模上的膏剂。之后,丝网印刷机使一对涂刷器同时上升来维持膏剂的掬取状态。由此,本技术的丝网印刷机无需复杂的机构就能够进行掩模更换时的膏剂的暂时保管,由此能够提高掩模的更换作业的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丝网印刷机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丝网印刷机的侧视图。图3A是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丝网印刷机所具备的涂刷器头的侧视图。图3B是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丝网印刷机所具备的涂刷器头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丝网印刷机所进行的丝网印刷作业的执行顺序的流程图。图5A是说明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丝网印刷机所进行的丝网印刷作业的执行顺序的侧视图。图5B是说明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丝网印刷机所进行的丝网印刷作业的执行顺序的侧视图。图5C是说明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丝网印刷机所进行的丝网印刷作业的执行顺序的侧视图。图6A是说明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丝网印刷机所进行的丝网印刷作业的执行顺序的侧视图。图6B是说明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丝网印刷机所进行的丝网印刷作业的执行顺序的侧视图。图7A是说明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丝网印刷机所进行的丝网印刷作业的执行顺序的侧视图。图7B是说明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丝网印刷机所进行的丝网印刷作业的执行顺序的侧视图。图8A是说明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丝网印刷机所进行的丝网印刷作业的执行顺序的侧视图。图SB是说明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丝网印刷机所进行的丝网印刷作业的执行顺序的侧视图。图SC是说明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丝网印刷机所进行的丝网印刷作业的执行顺序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附图中,对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同一符号,因此有时省略说明。(实施方式)图I是表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丝网印刷机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丝网印刷机的侧视图。图3A及图3B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丝网印刷机所具备的涂刷器头的侧视图。如图I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丝网印刷机I是执行对设置在基板2上的多个电极部3分别丝网印刷焊料等膏剂Pt的作业(丝网印刷作业)的装置。本实施方式的丝网印刷机I具备设置在未图示的基台上的作为基板保持部的基板保持单元11、设置在基板保持单元 11的上方的掩模12、设置在掩模12的上方的涂刷器头13、设置在基板保持单元11与掩模12之间的区域的相机单元14及进行上述各部的动作控制的控制部15。如图I及图2所示,基板保持单元11具备基体部21、一对传送带22、下支承部24及一对夹紧构件25。这里,基体部21在沿X轴、Y轴及Z轴方向自如地移动的机器人所构成的单元移动机构IlM的作用下向水平面内(包括X轴及Y轴的面内)的方向的移动(也包括旋转)及上下方向(Z轴方向)的移动自如。一对传送带22安装在基体部21上且沿水平面内的一个方向(这里,例如为X轴方向)输送基板2。下支承部24通过设置在基体部21上的下支承部升降工作缸(cylinder) 23来升降,将基板2从下方抬起进行支承,使得通过传送带22而被输送及定位到所规定的作业位置(图I所示的位置)处的基板2的两端从传送带22向上方离开(参照图2)。一对夹紧构件25沿与基板2的输送方向(X轴方向)正交的水平面内方向(Y轴方向)开闭自如地设置,将由下支承部24抬起支承的基板2从其两侧方(Y轴方向)夹紧。掩模12由矩形框状的掩模框12W来支承四边,且在中央区域设有与基板2上的各电极部3对应的多个开口部12h、与在基板2的一个对角线上设置的两个基板侧标记2m对应的两个掩模侧标记12m。如图I及图2所示,涂刷器头(squeegee head) 13具备作为基体构件的基体板31和一对涂刷器单元33。这里,基体板31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丝网印刷机,其具备:基板保持部,其对基板进行保持;掩模,其与由所述基板保持部保持的所述基板的上表面接触;基体构件,其被设置为在所述掩模的上方沿水平面内的一个方向移动自如;一对涂刷器,它们以膏剂扒拢面彼此在所述基体构件的移动方向上对置的姿态配置在所述基体构件的下方,各涂刷器分别相对于所述基体构件升降自如,且能够进行从所述膏剂扒拢面朝向斜下方的基准姿态以水平的摆动轴为中心而使下端沿所述基体构件的移动方向移动的摆动;升降致动器,其使所述一对涂刷器分别相对于所述基体构件升降;摆动致动器,其使所述一对涂刷器以各涂刷器的摆动轴为中心而摆动;和控制部,其利用所述升降致动器使处于所述基准姿态的一方的涂刷器下降,维持着该下降的涂刷器的下端与所述掩模抵接的状态的同时使所述基体构件移动,由此将供给到所述掩模上的膏剂利用下端与所述掩模抵接这一侧的涂刷器的所述膏剂扒拢面扒拢而向所述基板转印所述膏剂,其中,所述控制部在取下所述掩模时,利用所述升降致动器使处于所述基准姿态的各所述涂刷器下降,而使各所述涂刷器的下端与所述掩模抵接,之后利用所述摆动致动器使所述一对涂刷器向下端彼此接近的方向同时摆动而使所述一对涂刷器的所述下端彼此接触,由此利用所述一对涂刷器掬取所述掩模上的所述膏剂,之后利用所述升降致动器使所述一对涂刷器同时上升并维持所述一对涂刷器对所述膏剂的掬取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友松道范村上俊行村上稔前田亮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