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副旋轮的旋压式翻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6955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副旋轮的旋压式翻边机,其由机座、机架、手轮、旋轮、副旋轮、顶轮、底托轮、侧托轮、主动轮、主轴、减速箱、电机等组成,其特征是副旋轮呈锥筒形,在旋轮外侧翻边两侧至少设置一对副旋轮。所述副旋轮的大径d取60~100mm,高度比翻边宽度小5~10mm,锥度为2α,α=arcsin(d/D)+(0.25~1.25)度(D为翻边宽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首先决了工件7翻边加工过程中的缩口问题,其次减轻甚至消除了工件7翻边表面划伤的问题,大大提高了产品品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见机制造
,具体涉及ー种带副旋轮的旋压式翻边机
技术介绍
风机制造领域,风筒是主要的零部件之一,由筒身及法兰环组成。筒身由板材卷焊而成,法兰环则由板材切割然后与筒身焊接,或者直接由筒身手工敲打翻边而成,但生产成本高,而且材料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针对风筒加工,各种翻边机应运而生,旋压式翻边机因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在风机制造领域最常见。但现有的旋压式翻边机存在两大缺陷其一,翻边加工过程中,旋轮沿45度方向慢慢压下,法兰边的边缘尺寸从较小尺寸逐渐扩大,直到翻成直角。因此,在整个法兰面上都存着一定量的收缩应力,这个收缩应カ会引起筒身的ロ部尺寸在弹性变形的范围减小,即缩ロ现象;其ニ,主动轮、旋轮和エ件分别沿不同 的旋转中心旋转,在接触位置,相互之间的线速度差异很大,翻边过程中会产生较大量的打滑,特别是旋到位后还需要施加一定压力,以维持法兰角度,这样在旋轮与エ件之间、主动轮与エ件之间均会在较大正压カ的情况下打滑,这样就会造成エ件“划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翻边机存在的两大加工缺陷,即解决缩ロ现象和表面划伤,具体为ー种带副旋轮的旋压式翻边机。ー种带副旋轮的旋压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副旋轮的旋压式翻边机,由机座、机架、手轮、旋轮、副旋轮、顶轮、底托轮、侧托轮、主动轮、主轴、减速箱、电机组成,其特征是副旋轮呈锥筒形,在旋轮外侧翻边两侧至少设置一对副旋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用良赵世宏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虞市鹏翔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