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铸造的蜡模快速成型法及其快速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482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精密铸造的蜡模快速成型法及其快速成型模具,主要是在精密铸造用的蜡模成型过程中以一可挠性模套来配合组构金属柱模,将可挠性模套先置入金属模具中再进行灌注蜡,藉此可令精密铸造用的蜡模成型过程得以简化,省略掉数道制作程序,再者,本快速成型法所制成的蜡模其端面平整,蜡模体内部无接合缝隙。因而无须再行修整,即可获致极精确细致的成型蜡模,此外可令产量提高,设备及制造成本降低,极具产业上利用的价值。(*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精密铸造的蜡模快速成型法及其快速成型模具。按,蜡模铸件的成型法与砂模和铁模的铸件完全不同,此法在浇铸后蜡模同时消失。该精密浇铸的方法可运用于结构极复杂的铸件,而形成的铸件有极光滑的表面和高度的准确性。因此,此法可模铸极难加工的金属和合金铸件。此法的程序是以原型制一铸件蜡模,依此制成模型,将此模型以制型材料填封而在浇铸之前先行将模型熔化消失,于是空出成为铸模,铸后将模壳击毁取出铸件。然而对于一些形体较为特殊的铸件,其蜡模的制造则极为繁复,即如图2、图3、图4所示的精密铸造成品,虽其形体并非复杂,但因此类铸件的各端口处必须攻设螺纹以供使用时接续管路之需,因而,其铸件的端口必须具较厚的厚度预留供予攻设内螺纹,故其在蜡模的制作成型方式上则颇为繁复,就以图2所示的精密铸造成品为例,为一端口口径63大于弯管口径621的蜡模,其铸件蜡模的成型法流程如附图说明图12所示b1. 将两金属柱模2套置入金属模具1中,如图13所示,并合起上、下模具11、12进行灌注蜡,如图14所示。b2. 开启金属模具1,由金属模具1中取出成型蜡模6,抽离出金属柱模2,并将成型蜡模6置入水中冷却。c1. 由另一组金属模具灌注入蜡,制出环状短管蜡模60a、60b。c2. 由该金属模具中取出环状短管蜡模60a、60b并置入水中冷却。b3. 冷却后的弯管蜡模6其两端开口,分别套置入两环状短管蜡模60a、60b,请参阅图15所示,藉以令两端口的直径小于内部的直径。b4. 以电热器具整修弯管两端口面61的蜡模端面接合缝隙611使其端面平整,请参阅图16所示。b5. 以人工方式修补弯管62内部两环状短管60a、60b蜡模端面缝隙621,使其平整。b6. 完成蜡模,其成品即如图16所示。以上即为现在用以制作其端口口径63大于弯管口径621的蜡模的成型法,虽然该成型方法可成型出预期的蜡模,但在成形过程乃存有许多不尽理想之处1. 因其必须分别由两组模具及两组灌注机具来成形弯管蜡模6及两环状短管蜡模60a、60b,故在设备成本上极高。2. 成形过程中弯管蜡模6在其两端开口需分别套置入两环状短管蜡模60a、60b,此道组合手续是人工完成,因而颇为耗费工时,难以提高产量。3. 弯管蜡模6与两环状短管蜡模60a、60b组合后,其弯管两端口面61及弯管62内部两环状短管的接合缝隙621处,均必须经人工予以整修使其端面61平整及填平接合缝隙621,否则由该蜡模所铸成的铸件必存有瑕疵,而影响铸件的品质。4. 因弯管蜡模6制作过程中人工手续颇多,其品质亦相对不甚稳定,铸件不良率亦高,致使整个生产成本均为之提升。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密铸造的蜡模快速成型法,它能使蜡模成型过程得以简化,省掉数道制作程序,从而使产量及铸件品质得以提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密铸造的蜡模快速成型模具,它能有助于实现上述精密铸造的蜡模快速成型法,从而快速获致极精确细致的成型蜡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精密铸造的蜡模快速成型法,其步骤包含有a1. 将两金属柱模分别由可挠性模套两模套孔插置入可挠性模套,并将该三者置于金属模具的模穴内,再令其合起上、下模进行灌注蜡。a2. 开启金属模具的上、下模并由模穴中取出成型蜡模,并分别将置于其中的两金属柱模抽离,再将成型蜡模置入水中冷却。a3. 待成型蜡模冷却后,由任一端口,以夹持工具夹住定位导块抽取出可挠性模套令其脱离成型蜡模。由上述蜡模快速成形法的实施步骤,即可直接制出一精确的成形蜡模,该蜡模的各端口面极为平整,并且其内部蜡模管壁口径与蜡模端口口径由大变小的口径接续部位亦滑顺无缝隙,无须再经任何人工手续,令精密铸造用的蜡模的成型过程得以简化,而省略掉数道制作程序,使产量及铸件品质得以提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精密铸造的蜡模快速成型法的蜡模快速成型模具,它包含有一金属模具,是由上、下模所组构而成,而在上、下模相向内侧分设有如所欲灌注成型蜡模外形的模穴;两金属柱模,当两者靠置时,两卡制接面紧密贴合,其中一金属柱模的卡制接面用以与可挠性模套内的定位导块之定位面相互配合定位;另一金属柱模近卡制接面端设有一定位导槽,用以配合可挠性模套内的定位导块令其卡置于其中;一可挠性模套,以适当弹性材质制成,可令两金属柱模插置于其中,在其内设有定位导块,可卡入于其中一金属柱模的定位导槽,而定位导块其定位面亦可顶制于另一金属柱模的卡制接面作定位之用;于蜡模成形后,该定位导块可供夹取出可挠性模套之用;其特征在于两金属柱模分别由两模套孔插入可挠性模套,其中一金属柱模在进入模套孔后,其近卡制接面端设有一定位导槽,使可挠性模套内的定位导块沿着定位导槽卡置于其中,以引导定位;另一金属柱模在进入模套孔后,其卡制接面为可挠性模套内的定位导块的定位面所紧靠顶制,以达致定位;藉此,将组合的两金属柱模及可挠性模套置入金属模具的模穴中,再令合起上、下模进行灌注蜡,待蜡模成形后,分别将置于其中的两金属柱模抽离,并由任一端口,以夹持工具夹住定位导块由弯管内抽取出可挠性模套令其脱离成型蜡模,即可获致一成形快速,减低制作成本,且无需再经人工整修的成型蜡模。上述精密铸造的蜡模快速成型法及其快速成型模具,亦可应用于诸如铸件要求各端口处必须攻设螺纹以供使用时接续管路,其铸件的端口必须具较厚的厚度预留供予攻设内螺纹之类的铸件蜡模,如弯管、直管、三通管管路接头或阀座体等。为了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成型方法及成型模具的具体目的、技术手段、特点、功效等,兹举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精密铸造的蜡模快速成型法的流程图。图2是藉蜡模成型的精密铸造成品例示图。图3是藉蜡模成型的另一精密铸造成品例示图。图4是藉蜡模成型的又一精密铸造成品例示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蜡模快速成型模具组装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蜡模快速成型模具的组构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蜡模快速成型模具中的可挠性模套构造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由成型蜡模中快速取出可挠性模套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成型蜡模局部剖示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蜡模快速成型模具的另一实施例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蜡模快速成型模具的又一实施例图。图12是习用精密铸造的蜡模成型法的流程图。图13是习用精密铸造的蜡模成型模具的组装示意图。图14是习用精密铸造的蜡模成型法的注蜡示意图。图15是习用精密铸造的蜡模的组构图。图16是习用精密铸造的成型蜡模局部剖示图。本专利技术精密铸造的蜡模快速成型法及其快速成型模具,主要是针对如图2、图3、图4所示的弯管、直管、三通管管路接头或阀座体等精密铸造成品,此类铸件要求其各端口处必须攻设螺纹以供使用时接续管路之需,因而,其铸件的端口必须具较厚的厚度预留供予攻设内螺纹。现以图2的弯管管路接头的精密铸造成品为例,以其成形蜡模制作的快速成型法及其快速成型模具作说明。其蜡模快速成型法,包含有如图1本专利技术的精密铸造的蜡模快速成型法的流程图所示的实施步骤a1. 将两金属柱模21、22分别由模套孔31a、31b插置入可挠性模套3,请参阅图5所示,并置于金属模具1的模穴10中,请参阅图6所示,再令其合起上、下模11、12进行灌注蜡。a2. 开启金属模具1的上、下模11、12并由模穴10中取出成型蜡模5,并分别将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精密铸造的蜡模快速成型法,其步骤包含有:a1.将两金属柱模分别由可挠性模套两模套孔插置入可挠性模套,并将该三者置于金属模具的模穴内,再令其合起上、下模进行灌注蜡。a2.开启金属模具的上、下模并由模穴中取出成型蜡模,并分别将置于其 中的两金属柱模抽离,再将成型蜡模置入水中冷却。a3.待成型蜡模冷却后,由任一端口,以夹持工具夹住定位导块抽取出可挠性模套令其脱离成型蜡模。由上述蜡模快速成形法的实施步骤,即可直接制出一精确的成形蜡模,该蜡模的各端口面极为平整,并且其 内部蜡模管壁口径与蜡模端口口径由大变小的口径接续部位亦滑顺无缝隙,无须再经任何人工手续,令精密铸造用的蜡模的成型过程得以简化,而省略掉数道的制作程序,使产量及铸件品质得以提高。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精密铸造的蜡模快速成型法,其步骤包含有a1. 将两金属柱模分别由可挠性模套两模套孔插置入可挠性模套,并将该三者置于金属模具的模穴内,再令其合起上、下模进行灌注蜡。a2. 开启金属模具的上、下模并由模穴中取出成型蜡模,并分别将置于其中的两金属柱模抽离,再将成型蜡模置入水中冷却。a3. 待成型蜡模冷却后,由任一端口,以夹持工具夹住定位导块抽取出可挠性模套令其脱离成型蜡模。由上述蜡模快速成形法的实施步骤,即可直接制出一精确的成形蜡模,该蜡模的各端口面极为平整,并且其内部蜡模管壁口径与蜡模端口口径由大变小的口径接续部位亦滑顺无缝隙,无须再经任何人工手续,令精密铸造用的蜡模的成型过程得以简化,而省略掉数道的制作程序,使产量及铸件品质得以提高。2. 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铸造的蜡模快速成型法的蜡模快速成型模具,它包含有一金属模具,是由上、下模所组构而成,而在上、下模相向内侧分设有如所欲灌注成型蜡模外形的模穴;两金属柱模,当两者靠置时,两卡制接面紧密贴合,其中一金属柱模的卡制接面用以与可挠性模套内的定位导块之定位面相互配合定位;另一金属柱模近卡制接面端设有一定位导槽,用以配合可挠性模套内的定位导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显荣
申请(专利权)人:新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