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脊柱前柱假体,该假体由穿孔套管主体和位于主体(1)内的定位器(2)构成,穿孔套管主体具有至少一个锚定元件、齿和增生孔。主体在其壁中具有至少一个贯通的操作孔(6)和与之协作的至少一个贯通的定位孔(7),它们的纵向轴线彼此平行,而定位器具有与主体的至少一个定位孔协作的至少一个定位元件(8)、以及至少一个孔(12),其中主体的操作孔的长度对应于位于操作孔内径内的定位器孔的极限位置之间的距离。主体壁和/或主体的至少一个端面(3)具有至少一对相对的导线(14)。为了将假体导入椎间隙中,使用杆形式的引导器械,该杆在一侧终止于保持器,另一侧终止于成形的作业元件。本申请还涉及使用假体引导器械植入假体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脊柱前柱(anterior spinal column)的假体、假体引导器械和假体的安装方法,这些应用于颈部、胸部和腰部脊柱节段的治疗。
技术介绍
从专利申请US2009/0149955已知一种脊柱假体,该脊柱假体为具有穿孔壁的圆柱体形式,附接到脊柱假体的椎间盘假体由弹性硅橡胶制成,为球囊的形状。通过使圆柱体的长形突缘进入板的狭槽内来实现圆柱体锚定在受损椎骨中,而所述板通过螺钉保持在受损椎骨的凹陷内。由弹性珠子制成的弹簧通过固定板而附接到受损椎骨上面和下面的正常椎骨,该板具有用螺钉固定到这些椎骨的凸缘。在邻接椎骨受损的情况下,两个或多个用于锚定单一椎骨的假体圆柱体与相互连接的弹性珠子一起使用。该技术方案的不便之处在于它的复杂结构,在假体安装过程中必须对椎骨进行钻孔并用额外的螺钉来固定它。 由专利申请US2006/064168可知一种用于椎体局部置换的假体,该假体具有连接到上椎体的上接触板、连接到下椎体的下接触板、以及使上接触板和下接触板彼此连接并桥接位于上椎体与下椎体之间的至少一个椎体的桥接部分。该桥接部分容纳在椎体的凹陷中。为了固定在所述凹陷中,假体具有位于桥接部分的两侧的侧面锚定突出部,所述侧面锚定突出部穿入骨质中。其横截面朝后变窄,优选为梯形形状。该方案的不便之处在于假体的复杂结构,以及必须使骨凹陷适应桥接部分以加强椎体的支撑。用于置换诸如椎体、具有关节突关节的椎弓根和椎板的所有椎骨要素的假体从专利申请EP1188424中可知。假体借助专用螺钉具有与后路融合系统的互连能力。假体由截面为八角形形状的前部和可以将其连接到后路固定椎弓根螺钉系统的螺钉构成,从而形成取代整个脱位椎骨单元的完整构造。该技术方案的不便之处在于,必须通过后路融合系统与额外的后路脊柱稳定装置协作,以及复杂的两次外科手术,即首先使用后路方法,然后使用前侧方法。从专利申请EP 0968692可知一种具有伸缩穿孔圆柱体的假体。该圆柱体由两个部件和交叉护罩构成,它们用螺钉连接。伸缩结构允许根据相邻椎骨之间的距离调节假体的长度。假体通过固定在圆柱体的孔中的两个外部螺钉而定位于限定位置。圆柱体设置有齿和其它的锚定元件,以防止假体滑动和假体在植入过程中高度降低。该技术方案的不便之处在于假体的多元件构造。假体的支撑表面小,这降低了它的负载承受能力。圆柱体的圆形形状不适应脊柱骨骼。为了正确放置假体,必须使用上述螺钉形式的外部元件。上述技术方案的不便之处在于,在相邻椎骨之间植入假体的外科手术的持续时间长,必须用额外的螺钉来紧固假体,并且在有些情况下,需要额外的稳定装置,这使外科手术复杂化并延长植入时间。由专利申请US2007/0270873可知一种改进脊柱融合术的使用的单轨系统、以及一种用于准备椎间隙和用于导入植入物的方法。该系统由用于撑开椎间隙的器械(优选为具有轨道的杆的形式)、具有与轨道协作的导管的凿子和具有与轨道协作的导管的植入物构成。用于撑开的器械的滑动部分由轨道构成,该用于撑开的器械与用于准备椎间隙的其它器械协作,并且可以用作将植入物插入到椎间隙中的器械。该器械和植入物设置有导管,该导管在引导和控制它们插入椎间盘间隙中的过程中与导轨连接。该技术方案的不便之处是,在植入物插入椎间隙的过程中缺少定位和锚定器械的可能性。而且,存在器械可能滑动和损害敏感组织的可能性。由LfC植入物的使用说明可知一种用于支撑脊柱前柱的可扩展假体的安装方法。该方法包括-切除一个或多个椎体,以使假体能够可靠地轴向安装,-测量所切除的间隙高度,-从生物力学和尺寸方面准确地选择与所切除间隙大小相对应的假体,-用自体骨移植物或能够使骨融合的另一材料填充假体, -用“间隔抓紧器”以能够自由接近阻挡螺钉的方式将假体插入通过外科手术准备的间隙中,特别注意相对于椎体的支撑表面正确放置外部抵抗环,从而不会刺激脊髓,-用“间隔扩张器”使假体伸长到所需的高度以进行期望的撑开,并将假体可靠地放置在椎体之间,-通过套管中的专用狭槽将自体骨移植物或能够使骨融合的另一材料补充到假体的内部,-将阻挡螺钉向下拧入内套管的横向槽口中,以稳定并可靠地支撑间隔器的两个套管的相互位置,-松开器械并将器械从手术部位取出。从ECD植入物一Synthes的可扩展椎体次全切装置(Expandable CorpectomyDevice of Synthes)的导入说明可知一种进行椎体置换外科手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进行椎体次全切并清洁椎体终板,-撑开脊柱片段,以设定椎间隙的解剖高度,-选择植入物的大小,-通过将植入物的齿安置在植入物的槽口中,将植入物连接到保持撑开器械,-将假体安置在脊柱的切除部分中,并使假体在矢状面和冠状面中对齐,植入物的最佳布置是椎体终板的中央。为了实现骨融合,在椎体终板周围必须提供一些空间,-借助保持撑开器械原地拉伸植入物,即通过旋转该器械的手柄,直到达到植入物的期望高度,并将假体锚定在椎体终板中,-将植入物从器械释放,-填充植入物周围的空间,尤其是用骨移植物或骨替代物填充其前部。上述方法的不便之处体现在它们的复杂性和外科手术的持续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不存在上述的不便之处,其中脊柱前柱假体的元件包括穿孔套管主体,该穿孔套管主体设置有用于骨增生(bone overgrowth)的孔(在下文中称为增生孔)以及位于主体的每个端面上的至少一个锚定元件。根据本专利技术,主体在其壁中具有至少一个贯通的操作孔和与操作孔协作的至少一个定位孔。这两孔的纵向轴线彼此平行。取决于实施例,定位孔是通孔或盲孔,并从主体的内侧形成在主体的内表面中。操作孔和定位孔为长形或与轮子相似的形状。优选地,至少一个端面和/或主体的壁设置有至少一对相对的导线(guideline)。位于操作孔一侧的主体的至少一个端面的一部分相对于主体的横向轴线以不大于80°的角度α倾斜。主体的内侧的壁优选设置有阻碍物(bar),该阻碍物内形成空隙。在假体的一个实施例中,主体的内侧的壁设置有螺纹。主体的内部有定位器,该定位器设置有增生孔和与形成在主体中的至少一个定位孔协作的至少一个定位元件。定位器具有至少一个孔,该至少一个孔位于主体的操作孔的内径内,用于与已知的安装器械协作。主体的操作孔的长度对应于位于操作孔的内径内的定位器孔的极限位置之间的距离。定位器为成形实体(shaped solid)的形式,取决于实施例,它的形状类似于中空的筒、中空的圆柱体、碗,或者它的截面为多边形形状。优选地,定位器具有用于构成弹性臂的纵向切口,这便于定位器安置在主体内部。不同实施例中的定位元件为枢轴、突出部、销、与附加的外部紧固元件协作的狭槽、钩或隆起的形式。在一个实施例中,定位器的定位元件的长度近似于定位器的长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定位器的外侧的壁设置有螺纹,该螺纹与位于主体的内侧的壁上的螺纹协作。优选地,定位器设置有突出部,该突出部与形成在主体的门槛(threshold)中的空隙协作,以确保定位器不在主体内旋转和从主体中掉出。优选地,定位器的壁中的孔具有螺纹。在一个实施例中,定位器具有内凸出部,定位器的孔位于该内凸出部中。取决于实施例,定位器的孔是通孔或盲孔。假体引导器械用于正确安装脊柱前柱的假体。它为杆的形式,一侧终止于保持器,另一侧终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F希厄匹克,P波克维茨,E阿什科纳齐,
申请(专利权)人:LFC斯博拉卡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