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芯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1860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结构,包括衬底、P电极和N电极,衬底上淀积N型氮化镓层,在N型氮化镓层上设有量子阱,量子阱上设有P型氮化镓层;其特征是:所述P型氮化镓层上设有第一反射层,N型氮化镓层的端部刻蚀形成台阶,在台阶上设有第二反射层;所述第一反射层和P型氮化镓层上设有透明导电层,在透明导电层上淀积钝化层,钝化层包覆透明导电层下方的P型氮化镓层、N型氮化镓层和量子阱;在所述钝化层上设有第一接触孔和第二接触孔,第一接触孔的底部与第一反射层相接触,第二接触孔的底部与第二反射层相接触,P电极填充于第一接触孔内,N电极填充于第二接触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芯片的出光效率,延长了LED芯片使用寿命,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结构,属于LED芯片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ED)芯片由于特征尺寸变小,芯片也越来越小,但由于封装等因素制约电极尺寸变小遇到障碍,从而影响芯片亮度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结构,提高了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发光效率,提高出光。 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结构,包括衬底及位于衬底上方的P电极和N电极,衬底上淀积N型氮化镓层,N型氮化镓层覆盖于衬底上;在所述N型氮化镓层上设有量子阱,量子阱上设有P型氮化镓层;其特征是所述P型氮化镓层上设有第一反射层,所述N型氮化镓层的端部刻蚀形成台阶,在台阶上设有第二反射层;所述第一反射层和P型氮化镓层上设有透明导电层,透明导电层覆盖于P型氮化镓层上,并与P型氮化镓层电连接;在所述透明导电层上淀积钝化层,钝化层覆盖于透明导电层上,并包覆透明导电层下方的P型氮化镓层、N型氮化镓层和量子阱;在所述钝化层上设有第一接触孔和第二接触孔,第一接触孔的底部与第一反射层相接触,第二接触孔的底部与第二反射层和N型氮化镓层相接触;所述P电极填充于第一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结构,包括衬底(1)及位于衬底(1)上方的P电极(5)和N电极(6),衬底(1)上淀积N型氮化镓层(2),N型氮化镓层(2)覆盖于衬底(1)上;在所述N型氮化镓层(2)上设有量子阱(3),量子阱(3)上设有P型氮化镓层(4);其特征是:所述P型氮化镓层(4)上设有第一反射层(7),所述N型氮化镓层(2)的端部刻蚀形成台阶(11),在台阶(11)上设有第二反射层(8);所述第一反射层(7)和P型氮化镓层(4)上设有透明导电层(9),透明导电层(9)覆盖于P型氮化镓层(4)上,并与P型氮化镓层(4)电连接;在所述透明导电层(9)上淀积钝化层(10),钝化层(10)覆盖于透明导电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高云张淋邓群雄许雪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广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