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互补模糊图像采集系统及利用该系统的模糊图像恢复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91251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互补模糊图像采集系统及利用该系统的模糊图像恢复方法,该系统包括分光镜、第一棱镜组合、第二棱镜组合。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互补模糊图像采集系统,获取同一场景在运动模糊影响下的两个退化图像;利用两个模糊核之间的关系作为约束,得到初始的模糊核和清晰图像的估计;将模糊核进行细化;由最终得到的模糊核实现图像去卷积,获得理想的图像去模糊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互补模糊图像采集系统两组棱镜的成像平面并排排列,可以使用一部相机采集到具有90°旋转关系的图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运动模糊图像恢复方法具有简单有效、鲁棒、实时性强的优点,在低复杂度的前提下,能够显著提高运动模糊图像的恢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视觉增强
,特别涉及一种互补模糊图像采集系统及利用该系统的运动模糊图像恢复方法。
技术介绍
运动模糊是在成像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位于快速行驶的汽车、飞机或其他飞行器上的相机,在拍摄图像的过程中由于拍摄对象相対速度过快或者拍摄过程中的抖动,使得拍摄的图像产生运动模糊,会严重影响获取图像的质量。实现运动模糊图像的复原,恢复原始的清晰图像,有利于获取更高分辨率的图像细节信息,对于使用基于图像信息进行的后续处理的场合是非常必要的预处理过程。 在运动模糊的研究当中,通常假设得到的模糊图像服从以下成像模型B = mK + n其中,B为获取的模糊图像,I为要恢复的清晰图像,K为模糊核,n为加性噪声。在该模型的定义中,模糊图像由清晰图像与模糊核卷积,再加入噪声而产生。运动去模糊的问题是在图像获取以后,通过一定的方法获取运动信息,从而最大可能的恢复原始的清晰图像。按照模糊核已知和未知,通常可以分为非盲去卷积和盲去卷积两类。非盲去卷积,即模糊核已知或已通过其他方式求得,由图像去卷积估计清晰图像。传统的方法使用Wiener滤波恢复图像,对噪声的抑制作用比较差。1974年提出的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互补模糊图像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光镜、第一棱镜组合和第二棱镜组合,所述第一棱镜组合装设于第一棱镜支架上,所述第二棱镜组合装设于第二棱镜支架上;所述第一棱镜支架通过第一螺旋高度调节架和第一导轨与基座固定,所述第二棱镜支架通过第二螺旋高度调节架和第二导轨与基座固定,通过对第一螺旋高度调节架和第一导轨位置以及第二螺旋高度调节架和第二导轨位置的调节,使所述第一棱镜组合和第二棱镜组合的光心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并且使第一棱镜组合和第二棱镜组合的工作面相互平行;所述分光镜位于所述第一棱镜组合和第二棱镜组合的光路上,入射光线经分光镜分为两路,一路经第一棱镜组合实现光路旋转90°,另一路经第二棱镜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琼海李雯张军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