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戴式植保图像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95907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4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穿戴式植保图像采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植保图像采集不便的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伸缩杆的后端还安装有纵向微动组件,所述的纵向微动组件包括壳体,壳体内安装有蜗轮和蜗杆,蜗轮与蜗杆相啮合,蜗杆的上端伸出壳体顶面,摇柄安装在蜗杆上端且位于壳体上方,壳体前端纵向设有导向口,操动臂插在导向口内,操动臂的后端固定安装在蜗轮的输出轴上;前夹持座的底座安装在操动臂的前端,后夹持座的底座安装在壳体的右端面上且与壳体右端面构成转动配合,后夹持座的夹持端和前夹持座的夹持端均夹在伸缩杆上,背带组件安装在壳体的左端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快速便捷地对农田多点植保的病虫草害进行图像采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戴式植保图像采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保辅助设备
,具体来说是一种穿戴式植保图像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农作物病害、虫害频发一直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问题,做好农作物病害、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是农业增产的重要保障,农业植保问题尤为重要。传统的农业植保主要依靠植保人员深入田间进行病害、虫害的图像采集,其工作量巨大且田间工作环境恶劣,尤其是湿热的夏天,农作物丛中高热、潮湿的环境增加了图像采集的难度。因此,如何研发出一种便于农业植保人员深入作物丛中快速、便捷地采集植保图像的辅助装置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植保图像采集不便的缺陷,提供一种穿戴式植保图像采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穿戴式植保图像采集装置,包括伸缩杆、云台相机和智能终端,云台相机与智能终端进行无线通讯连接,云台相机安装在伸缩杆的前端,智能终端通过活动夹安装在伸缩杆的后端,所述伸缩杆的后端还安装有纵向微动组件,所述的纵向微动组件包括壳体,壳体内安装有蜗轮和蜗杆,蜗轮与蜗杆相啮合,蜗杆的上端伸出壳体顶面,摇柄安装在蜗杆上端且位于壳体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穿戴式植保图像采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穿戴式植保图像采集装置,包括伸缩杆(3)、云台相机(1)和智能终端(2),云台相机(1)与智能终端(2)进行无线通讯连接,云台相机(1)安装在伸缩杆(3)的前端,智能终端(2)通过活动夹(4)安装在伸缩杆(3)的后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3)的后端还安装有纵向微动组件(5),所述的纵向微动组件(5)包括壳体(11),壳体(11)内安装有蜗轮(12)和蜗杆(13),蜗轮(12)与蜗杆(13)相啮合,蜗杆(13)的上端伸出壳体(11)顶面,摇柄(19)安装在蜗杆(13)上端且位于壳体(11)上方,壳体(11)前端纵向设有导向口(20),操动臂(15)插在导向口(20)内,操动臂(15)的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戴式植保图像采集装置,包括伸缩杆(3)、云台相机(1)和智能终端(2),云台相机(1)与智能终端(2)进行无线通讯连接,云台相机(1)安装在伸缩杆(3)的前端,智能终端(2)通过活动夹(4)安装在伸缩杆(3)的后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3)的后端还安装有纵向微动组件(5),所述的纵向微动组件(5)包括壳体(11),壳体(11)内安装有蜗轮(12)和蜗杆(13),蜗轮(12)与蜗杆(13)相啮合,蜗杆(13)的上端伸出壳体(11)顶面,摇柄(19)安装在蜗杆(13)上端且位于壳体(11)上方,壳体(11)前端纵向设有导向口(20),操动臂(15)插在导向口(20)内,操动臂(15)的后端固定安装在蜗轮(12)的输出轴上;前夹持座(16)的底座安装在操动臂(15)的前端,后夹持座(14)的底座安装在壳体(11)的右端面(18)上且与壳体(11)右端面(18)构成转动配合,后夹持座(14)的夹持端和前夹持座(16)的夹持端均夹在伸缩杆(3)上,背带组件安装在壳体(11)的左端面(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桃胜谢成军朱利凯李瑞李伟宿宁张洁魏圆圆张正勇王儒敬宋良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