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精密铸造的
,具体为一种熔模铸造γ-TiAl基合金模壳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γ-TiAl合金由于其低密度、高强度、高弹性模量及其良好的高温性能而有望成为新一代航空航天和汽车领域中的结构材料。但影响TiAl元件广泛应用的最大障碍是其室温脆性和难加工性。熔模铸造作为一种可生产形状复杂、近净形结构件的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然而,熔融状态的TiAl具有较高的活性,几乎与所有的耐火材料发生化学反应,降低TiAl铸件的表面质量,因此,选择合适的制模材料来精铸TiAl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钛合金熔模铸造中,典型的工艺有三种石墨熔模型壳应用较早,采用的耐火材料是石墨,粘结剂也是碳质的,通常是树脂或胶体石墨。经前苏联改进的石墨型壳可预热到700℃左右,具有较高的强度,且改善了型壳内表面对钛液的润湿性;但这种型壳浇出的钛合金铸件表面存在较厚的α脆性层。第二种是钨面层陶瓷型壳,该工艺的特点是采用金属有机化合物,锆、铪的卤化物或胶体金属氧化物作粘结剂,以金属钨粉作面层耐火材料。采用此种工艺,铸件表面粗糙度低,内部质量高,缺点是金属面层导热性高,铸件易出现冷隔缺陷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熔模铸造γ-TiAl基合金模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将粒度为200~400目的刚玉粉与有机溶胶按重量比为3.0∶1~4.0∶1配制成流杯粘度为10~40秒的料浆;2)将上述料浆涂挂在蜡模上,撒粒度为100~16目的刚玉砂,干燥;如此反复7~8次,最后一层涂挂料浆,干燥;3)脱蜡,烧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熔模铸γ-TiAl基合金模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将粒度为200~400目的刚玉粉与有机溶胶按重量比为3.0∶1~4.0∶1配制成流杯粘度为10~40秒的料浆;2)将上述料浆涂挂在蜡模上,撒粒度为100~16目的刚玉砂,干燥;如此反复7~8次,最后一层涂挂料浆,干燥;3)脱蜡,烧结。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熔模铸造γ-TiAl基合金模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料浆制备过程中添加活性剂、消泡剂,其中活性剂占料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5‰,消泡剂占料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3‰,在搅拌状态下将刚玉粉与活性剂加入到有机溶胶中,再加入消泡剂,搅拌5小时以上,然后放置4~12个小时。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熔模铸造γ-TiAl基合金模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蜡模组浸入流杯粘度为30~40秒的料浆中3~6秒,撒粒度为100~65目刚玉砂,室温下干燥10~15小时,重复上述操作第2层,形成面层;然后涂挂第3~7层料浆,料浆流杯粘度为10~30秒,每层涂挂后撒粒度为4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清,崔玉友,杨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